多层互连板及连接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81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互连板,包含多个不导电的绝缘层以及穿透绝缘层的穿通孔。在每个绝缘层上制作了多个导电图形,它们彼此电绝缘,且在相同的穿通孔轴向位置处暴露于穿通孔的内侧。连接针带有不导电的心柱和制作在不导电心柱上的连接图形。连接图形沿连接针的轴向延伸,并借助于使导电图形在轴向不同而圆周上相同的位置处相接触而将在穿通孔中相同的圆周位置处的制作在不同绝缘层上的二个导电图形电连接起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要求基于1997年8月2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H09-233713,其内容在此列为参考。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到用来将通信系统的用户线连接到通信网络的互连板及连接针,并涉及到带有上述互连板及连接针的主配线架(MDF)。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能使制作在绝缘层上的导电图形(在本说明书中简称为导电图形)沿所希望的路径进行电连接的多层互连板及连接针。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到一种MDF,它利用多层互连板及连接针将用户线连接到诸如公众通信系统中的交换器之类的服务节点,且连接到其中提供了MDF的终端交换站。通常,电话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线被连接到多层互连板,然后用连接针连接到诸如交换器之类的服务节点。在多层互连板的各个绝缘层上提供有导电图形。一个绝缘层上的一个导电图形,用连接针连接于制作在另一绝缘层上的另一导电图形。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连接针76。此连接针76有一个不导电的心柱20以及制作在不导电心柱20上的环形连接图形21。图2示出了常规技术中的一种多层互连板23和连接针76J与76K(通称为76)。当连接针76插入穿过多层互连板23的穿通孔24时,连接针76将多层互连板23的二个导电图形12A至12H(通称为12)连接起来。在图2中,多层互连板23包括基本上不导电的绝缘层14A-14H(通称为14)以及分别制作在绝缘层14A-14H上的导电图形12A-12H(通称为12)。一个绝缘层14上的导电图形12与另一绝缘层上的导电图形电隔离。导电图形12在穿通孔24内壁处暴露。当连接针76插入制作在多层互连板23中的穿通孔24J或24K(通称为24)中时,不同绝缘层上的导电图形12被连接针76的连接图形21彼此电连接。由于心柱20J和20K不导电而连接图形21L-21O导电,故沿12A-21L-12B、12C-21M-12D、12E-21N-12F和12G-21O-12H各路径形成电连接。图3详细示出了图2所示的电通路12A-21L-12B和12C-21M-12D。导电图形12A与12B由连接图形21L连接,而导电图形12C与12D由连接图形21M连接。连接图形21L和21M彼此电绝缘。常规连接针76只在二个不同绝缘层上的导电图形12之间形成一个电通路。例如在图2和3中,只在导电图形12A和12B之间形成一个电通路,而另一电通路形成在导电图形12C和12D之间。导电图形12B和12C彼此电隔离。为了用上述结构在小的体积内得到足够的电通路,多层互连板必须含有8-10层,其制造及运行要求很高的精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小的体积内提供高密度的电通路而不要求过高的制造精度的多层互连板、一种用于这种多层互连板的连接针以及一种可使这种连接针沿所希望的方位插入多层互连板中的MDF。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情况,互连板包括多个不导电的绝缘层以及穿过此绝缘层的穿通孔。在各绝缘层上制作了多个导电图形,它们彼此电绝缘且在穿通孔的相同的轴向位置处暴露于穿通孔的内表面。待要插入穿通孔的连接针有一个不导电的心柱和制作在不导电心柱上用来电连接暴露于不同绝缘层上穿通孔内侧的二个导电图形的连接图形。连接针在其不同的各个轴向位置处可有多个连接图形。连接图形沿连接针的轴向延伸,且借助于在轴向不同而圆周上相同的位置处使导电图形相接触而将制作在不同绝缘层上的二个导电图形在穿通孔中相同的圆周位置处电连接起来。或者,一个连接图形可沿连接针的轴向与圆周向二者延伸以便连接制作在穿通孔中不同层上不同圆周位置处的二个导电图形。连接针还包含一个针头。沿连接针的径向相反方向伸出且彼此面对的第一对凸出物连接于针头的上部。沿连接针的径向伸出且彼此面对的第二对凸出物沿与第一对相同的圆周方位制作且连接于针头的下部。用来将用户线连接到所需服务节点的MDF包含一个带有多个多层互连板的矩阵板、连接于用户线的用户侧以及连接于服务节点的服务节点侧。机械手有一对彼此面对面的臂,每个臂有沿连接针轴向对准的第一和第二腔。第一和第二腔被制成与连接于针头上部的凸出物及连接于针头下部的凸出物分别配合,以便臂可沿所需方位抓住连接针。每个连接针的凸出物具有包括沿脚的轴向对准的边的V形,且臂的各个腔具有对应于凸出物V形的V形。机械手控制单元控制机械手以其臂去抓住连接针并沿所需方位将连接针插入一个穿通孔中,以便沿所需路径将用户侧连接于服务节点侧。图1示出了一种常规的连接针76。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针76与多层互连板之间的连接。图3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连接针76J与多层互连板之间的连接。图4示出了采用多层互连板的终端交换站30的分布。图5示出了图4中矩阵板单元44的结构。图6示出了图5中连接针的结构。图7A和7B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针体22。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连接针插入多层连接板的状态。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电图形之间的连接。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针体22。以下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实施例1图4示出了电话通信系统中本专利技术的终端交换站30的分布。此终端交换站30包含避雷器32、主配线架(称为MDF)52、服务节点端46、交换单元48及租用专线模块50。用户的通信设备56经由用户线58和避雷器32连接于MDF52。MDF52根据用户所要求的通信服务类型而将用户线58与诸如交换单元48和租用专线模块50之类的服务节点连接。MDF经由电话网络60由操作端54控制。MDF52包含矩阵板单元44、连接针阵列40和42以及以其臂来移动连接针76的机械手38。MDF52还包含一个用来控制机械手38的机械手控制单元36和一个用来从操作端54接收机械手控制单元36所需控制信息的通信单元34。在连接针阵列40和42中,安置有待要插入矩阵板单元44中的连接针76。安置在连接针阵列40中的连接针76的类型不同于安置在连接针阵列42中的连接针76的类型。机械手控制单元36根据从操作端54接收到的命令,从连接针阵列40或42中的一个选取能将用户线58连接到所需服务节点的恰当的连接针76,然后控制机械手38以便将选定的连接针76插入到矩阵板单元44的恰当位置中。图5详细示出了图4所示的矩阵板单元44。此矩阵板单元44包含排列成矩阵的多个多层互连板23。矩阵板一列中的多层互连板23连接于排列在下一列中的多层互连板23。每个多层互连板23有多个较靠近避雷器32的用户侧端62、较靠近服务节点端46的服务侧端64以及排列成矩阵的穿通孔24。连接针76在被机械手38的臂68旋转到预定方位之后,被插入到所需的穿通孔24中。每个用户线58经由避雷器32被连接到多层连接板23的用户侧端62。根据插入到所需穿通孔24中的连接针76的位置、方位和类型,多层互连板23的各个用户侧端62被连接到所需的服务侧端64。此服务侧端64进一步被连接到排列在下一列中的多层连接板23的用户侧端62。图6详细示出了图5所示的连接针76和臂68。虽然为简化起见在图6中只示出了一个臂68,但实际上机械手38的彼此面对的二个臂68从相反的方向抓住连接针76。连接针76包含一个连接针体22和一个径向大于连接针体22的连接针头74。在围绕连接针体22整个周边局部延伸的连接针体22的外表面的有限部位处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来互连通信线的互连板,它包含:带有穿通孔的绝缘层,上述绝缘层基本上是不导电的且为所述穿通孔所穿通;以及制作在上述绝缘层上的多个导电图形,上述多个导电图形彼此电绝缘且在上述穿通孔的大致相同的轴向位置处暴露在上述穿通孔的内侧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7-8-29 233713/971.一种用来互连通信线的互连板,它包含带有穿通孔的绝缘层,上述绝缘层基本上是不导电的且为所述穿通孔所穿通;以及制作在上述绝缘层上的多个导电图形,上述多个导电图形彼此电绝缘且在上述穿通孔的大致相同的轴向位置处暴露在上述穿通孔的内侧上。2.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板,还包含其上各带有上述多个导电图形的多个上述绝缘层。3.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连板,其中上述多个导电图形中的每一个在上述穿通孔中基本上有相同的宽度。4.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连板,其中任何一对上述多个导电图形之间的圆周间距在上述穿通孔处基本上相同。5.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连板,其中任何一对上述多个导电图形之间的圆周范围在上述穿通孔处基本上相同。6.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连板,其中二个上述绝缘层上的上述导电图形在上述穿通孔处有基本相同的圆周位置。7.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连板,还包含插入在上述穿通孔中的连接针,上述连接针带有不导电的心柱和制作在上述不导电心柱上用来电连接至少二个上述暴露在上述穿通孔的上述内侧的导电图形的连接图形。8.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连板,还包含插入在上述穿通孔中的连接针,上述连接针带有不导电的心柱和制作在上述不导电心柱上的连接图形,其中所述的连接图形电连接至少二个制作在不同绝缘层上的上述导电图形。9.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连板,其中所述的连接针有多个制作在上述不导电心柱上的上述连接图形,上述连接图形中的每一个电连接二个制作在不同绝缘层上的上述导电图形。10.权利要求9所述的互连板,其中所述的二个上述导电图形制作在上述穿通孔中的相同圆周位置处,而上述连接图形中的一个沿上述穿通孔的轴向延伸以连接上述二个导电图形。11.权利要求9所述的互连板,其中所述的二个导电图形制作在上述穿通孔中不同的圆周位置处,而上述连接图形中的一个沿上述穿通孔的轴向和圆周方向二者延伸以连接上述二个导电图形。12.一种用来电互连导电图形的连接针,它包含不导电的心柱;以及在上述连接针的大致相同的轴向位置处制作在上述不导电心柱上的多个连接图形,从而上述连接图形连接二个上述导电图形且彼此电绝缘。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针,还包含在上述连接针二个不同轴向位置的每一个处的上述多个连接图形。14.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针,其中制作在上述连接针的上述相同的轴向位置处的上述多个连接图形中的每一个有基本相同的圆周宽度。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针,其中制作在上述连接针的上述相同的轴向位置处的上述多个连接图形的任何一对之间的圆周间距基本上恒定。16.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针,其中制作在上述连接针的上述相同的轴向位置处的上述多个连接图形的任何一对之间的圆周范围基本上相同。17.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针,其中所述的上述二个不同的轴向位置处的连接图形制作在大致相同的圆周位置处。18.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针,其中每个上述连接图形借助于使二个上述导电图形在轴向不同而圆周方向相同的位置处相接触而连接上述导电图形。19.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针,还包含沿上述连接针径向伸出的凸出物。20.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针,还包含一对彼此面对的上述凸出物。21.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针,还包含带有上部和下部的连接针头;彼此面对且连接于上述上部的第一对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田重人齐藤久志森岛和寿
申请(专利权)人: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