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积物中微塑料分离及吸附污染物部分解吸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沉积物中分离微塑料的提取
,具体涉及沉积物中微塑料分离及吸附污染物部分解吸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因其具有塑性强,质量轻及价格低廉等诸多优良特性充斥着城市各行各业,据统计每年全球塑料的使用量已超过2亿吨,预计至2050年,全球塑料总产值将达到330万亿吨,如此庞大的塑料产量也为环境带来沉重负荷,塑料所具的难降解特性以及人类不善的处理方式使得大量塑料废弃垃圾流入海洋,并在光降解,水流冲刷和海流作用下分解破碎为微小塑料,简称“微塑料”;
[0003]微塑料定义为粒径小于5mm的新型污染物,自2004年被提出开始在学术界引发热烈关注并展开大量研究,海洋微塑料主要分为初生微塑料与次生微塑料,前者是原始生产粒径微小的塑料通过污水排放进入水体,后者是大型塑料在各种物理侵蚀、化学降解及生物腐蚀下破碎形成,微塑料到达水体环境中,因功能所需在生产制造中所添加的各种化学添加物质及自身降解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可能释放二次污染,其本身疏松多孔,比表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沉积物中微塑料分离及吸附污染物部分解吸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升降固定控制部分,细化层分部分、消解解吸部分及分离收集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升降固定控制部分包括自动升降杆(1)、自动升降承台(2)、气泵电机固定架(3)和粉碎腔固定架(4);所述自动升降杆(1)固定于自动升降承台(2)上;所述气泵电机固定架(3)与自动升降杆(1)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粉碎腔固定架(4)与自动升降杆(1)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细化层分部分包括可调立式直流电机(5)、微型真空气泵(6)、齿轮运转腔(7)、不锈钢空心轴管(8)、沉积物粉碎腔(9)、沉积物浮选沉淀腔(10)、超声仪(11)和微型增压水泵(12);所述可调立式直流电机(5)与微型真空气泵(6)置于气泵电机固定架(3)上方;所述沉积物粉碎腔(9)置于粉碎腔固定架(4)上方;所述可调立式直流电机(5)与微型真空气泵(6)分别通过第一短管 (13)和第二短管 (14)与齿轮运转腔(7)相接;所述齿轮运转腔(7)包括外层保护壳(701)、主动齿轮(702)和从动齿轮(703);所述第一短管 (13)下方与主动齿轮(702)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短管 (14)通过旋转接头(1401)与不锈钢空心轴管(8)连接;所述不锈钢空心轴管(8)管壁从上至下依次固定从动齿轮(703)和进风式扇叶(801)、粉碎刀叶(802)和搅拌刀叶(804);所述不锈钢空心轴管(8)下方管壁均匀分布有曝气孔(803);所述沉积物粉碎腔(9)由圆柱腔筒(901)与倒锥形腔筒(902)组成;所述沉积物粉碎腔(9)侧壁上方两侧固定喷洒水头(903);所述沉积物粉碎腔(9)的圆柱腔筒(901)与倒锥形腔筒(902)衔接处卡接样品过滤网(15);所述倒锥形腔筒(902)置于沉积物浮选沉淀腔(10)中;所述沉积物浮选沉淀腔(10)侧壁左下方设置有第一进液管 (1001);所述沉积物浮选沉淀腔侧壁右上方设置有溢流出液管(1002);所述喷洒水头(903)与第一进液管 (1001)通过输水软管(16)与微型增压水泵(12)出水口相连接;所述沉积物浮选沉淀腔(10)置于超声仪(11)中;所述超声仪(11)置于自动升降承台(2)上;所述消解解吸部分包括注液漏斗(17)、消解解吸反应室(18)和恒温水浴仪(19);所述消解解吸反应室(18)包括消解解吸池(1801)和圆形封闭盖(1802);所述消解解吸池(1801)左侧壁上方通过第一圆孔 (1803)插接沉积物浮选沉淀腔侧壁上的溢流出液管(1002);所述圆形封闭盖(1802)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二圆孔 (1804)与第三圆孔 (1805);所述注液漏斗(17)插接在圆形封闭盖第二圆孔 (1804)上;所述分离收集部分包括抽滤封闭柱(20)、真空抽滤气泵(21)、超纯水储液箱(22)、可循环液池(23)和废液池(24);所述抽滤封闭柱(20)包括抽滤封闭柱身(2001)和抽滤封闭柱盖(2002);所述抽滤封闭柱(20)、消解解吸反应室(18)、超纯水储液箱(22)通过第二进液管(25)相连;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