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三轮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789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三轮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涉及车辆电子制动控制技术领域。正三轮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包括ESC总成、前轮轮速传感器、右后轮轮速传感器、左后轮轮速传感器、储液罐;有效解决正三轮车转向过度和转向不足问题,保持车辆行驶在期望的轨迹之上,有效的防止车辆转向时发生侧滑事故。有效的防止车辆转向时发生侧滑事故。有效的防止车辆转向时发生侧滑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三轮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电子制动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正三轮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稳定性控制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系统是一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其主要包含纵向的制动防抱死系统ABS(Anti

Lock Brake System)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以及主动横摆力矩控制系统AYC(Active Yaw Control),典型的ESC系统是用于四轮以上的车辆。主要作用体现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检测车辆是否出现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通过ESC控制发动机输出扭矩和对应轮的制动力来避免车辆出现侧滑及失控,提高汽车行驶安全。
[0003]机动三轮车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在农用车、摩托车以及电动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正三轮车的整体表现来看,是各种三轮车车型中安全性最高的车辆的。正三轮车(Right Three

wheeled vehicle),装有三个车轮,其中一个车轮在纵向中心平面上,另外两个车轮与纵向中心平面对称布置。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频发侧翻事故,特别是转弯时,如果车速过快,转角过大、重心过高,都会造成侧翻,市面上暂无专门针对三轮车的ESC系统产品,大多数正三轮车通过加装防倾侧的机械结构来提高行车安全。多数防侧倾装置是改造三轮车悬架系统,增加可伸缩拉扯的缓冲装置,在车身倾斜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作用有限,而液压制动系统ESC可在车辆行驶轨迹偏离时及时矫正,甚至在车身倾斜之前就有效的预防;并且ESC是通过改变轮边制动力,效果更加直接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三轮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车辆不需要增加其他防倾侧结构,仅依靠ESC系统即可保证车身平衡,准确控制。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三轮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包括ESC总成、前轮轮速传感器、右后轮轮速传感器、左后轮轮速传感器、储液罐;ESC总成通过油管与储液罐、轮缸连接;前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正三轮车前轮上,右后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正三轮车右后轮上,左后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正三轮车左后轮上,ESC总成通过电缆线与前轮轮速传感器、右后轮轮速传感器、左后轮轮速传感器连接。ESC总成包括HCU和ECU,ECU包含主控芯片、系统电源、陀螺仪传感器、ASIC芯片、ESC电机MOS管、主MOS管;陀螺仪传感器与主控芯片通过SPI相连;ASIC芯片与主控芯片通过SPI相连;系统电源给系统供电;ASIC芯片驱动ESC电机MOS管给电机供电;主MOS管与ASIC芯片连接,为电磁阀供电总开关;主控芯片型号优选英飞凌XC系列,所述ASIC芯片型号优选恩智浦SC900系列。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正三轮车转向过度和转向不足问题,保持车辆行驶在期望的轨迹之上,有效的防止车辆转向时发生侧滑事故;另外ESC还兼具ABS功能,能防止车辆急刹车时跑偏甩尾,在装配方面,三轮车ESC支持后装,在不
改变车辆本身结构前提下,简单的布置线路即可。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正三轮车的ESC系统框架图;
[000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正三轮车的ESC系统ECU硬件系统结构图;
[000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正三轮车的ESC系统工作逻辑图;
[0010]图4为转向不足时,本技术提供的正三轮车的ESC系统干预时车身轨迹示意图;
[0011]图5为转向过度时,本技术提供的正三轮车的ESC系统干预时车身轨迹示意图;
[0012]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正三轮车的ESC总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一种正三轮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系统主要包括ESC总成、前轮轮速传感器、右后轮轮速传感器、左后轮轮速传感器、储液罐;ESC总成通过油管与储液罐、轮缸连接;前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正三轮车前轮上,右后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正三轮车右后轮上,左后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正三轮车左后轮上;ESC总成可以安装在车身底盘支架上或发动机舱内,通过电缆线分别与前轮轮速传感器、右后轮轮速传感器、左后轮轮速传感器连接。ESC总成包括HCU和ECU。HCU由液压调节阀、ESC电机和油管通道组成,液压调节阀可调节轮缸压力,回油电机将蓄能器油抽回储液罐。
[0015]如图2所示,ECU包含主控芯片、系统电源、陀螺仪传感器、ASIC芯片、ESC电机MOS管、主MOS管;陀螺仪传感器与主控芯片通过SPI相连,计算横摆角速度,横向加速度,坡度等信息提供给主控芯片;ASIC芯片与主控芯片通过SPI相连;系统电源给系统供电;ASIC芯片驱动ESC电机MOS管给电机供电;主MOS管与ASIC芯片连接,为电磁阀供电总开关。主控芯片型号为英飞凌XC系列,ASIC芯片型号为恩智浦SC900系列。主控芯片:承载系统软件,实现控制逻辑,驱动外围设备;系统电源输出稳定的12V、3.3V电压,12V给ESC电机和阀供电,3.3V给主控芯片和ASIC芯片供电;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ECU端口连接,主控芯片通过ADC转换模块实时获取压力数据;ASIC芯片驱动ESC电机MOS管开关给电机供电,驱动主MOS管给电磁阀供电;3路低边数字开关驱动3路减压阀,3路低边pwm开关驱动增压阀,2路数字低边开关驱动限压阀,2路低边数字开关驱动吸入阀;2路报警灯驱动,2路轮速信号输出,3路轮速传感器信号输入;同时还集成有K线物理收发器,CAN线物理收发器。
[0016]正三轮车ESC系统主要功能是解决车辆转向过度和转向不足问题,从而保持车身稳定,其控制逻辑是:当驾驶员转向操作时,通过方向盘转角信息和轮速计算出车辆行驶期望的轨迹,同时通过横摆角速度和横向加速度计算出实际的行驶轨迹,然后确定两者的差异。转向不足时,增加后内侧轮边制动力,有必要的话还可减少后外侧轮边制动力,和减小发动机扭矩;转向过度时,增加后外侧轮边制动力,必要时减小后内侧轮边制动力,最终在ESC干预下,车身保持预期的行驶轨迹,有效的防止车辆转向时发生侧滑事故。
[0017]以正三轮车左转弯为例,如图4所示,当正三轮车左转弯转向不足时,车身向外侧
偏离,若没有安装ESC,三轮车很容易偏离原行驶轨道,车轨迹如图4中虚线所示;若安装了ESC系统,发生转向不足系统进行干预时,ESC系统通过增加左后轮制动力,减小右后轮制动力,必要时减小发动机扭矩来防止车身向外侧偏离,车身轨迹如实线所示,车辆按轨迹行驶,保障行车安全。
[0018]如图5所示,当正三轮车左转弯转向过度时,车身向内侧偏离,没有ESC车辆很容易偏离原行驶轨道,发生交通事故,车轨迹如虚线所示;有ESC干预时,ESC系统通过增加右后轮制动力,减小左后轮制动力,必要时减小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三轮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ESC总成、前轮轮速传感器、右后轮轮速传感器、左后轮轮速传感器、储液罐;所述ESC总成通过油管与储液罐、轮缸连接;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正三轮车前轮上,所述右后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正三轮车右后轮上,所述左后轮轮速传感器安装在正三轮车左后轮上,所述ESC总成通过电缆线与所述前轮轮速传感器、右后轮轮速传感器、左后轮轮速传感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三轮车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SC总成包括H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毅徐诚王磊程胜前刘海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瑞立科德斯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