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04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第一继电器线圈和控制信号源的串联支路接于电源上;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和第八常开触点接电源正极,第一常开触点和第六常闭触点接电源负极,第二动触点接双稳态接触器线圈正极,其第七动触点接第二继电器的第七动触点;双稳态接触器线圈负极接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接第七二极管阴极,第六常闭触点接第七二极管阳极,第一常开触点接第八二极管阳极,第八常开触点接第八二极管阴极;延时电路的采样端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七动触点,其输出端接第二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稳定可靠,电路简单,成本低廉,电路在控制前和控制完成后不耗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双稳态接触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普通常开型接触器维持闭合状态或普通常闭型接触器维持断开状态都需要外界提供维持能量。双稳态接触器区别于普通接触器的地方是双稳态接触器能够稳定工作在常开或者常闭两种工作状态,而且维持这两种工作状态都不需要外界提供维持能量。因此,从当今环保和节能的角度看,选用双稳态接触器的控制方式是将来的趋势。使用双稳态接触器能够节能,但是双稳态接触器的控制要比普通接触器的控制要复杂。双稳态接触器的驱动线圈有正极和负极,默认情况下,给双稳态接触器的正极对负极加一个一定宽度的正脉冲,双稳态接触器的状态就会由断开状态改变到闭合状态(如果原来就是闭合的状态则不改变状态);给双稳态接触器的正极对负极加一个一定宽度的负脉冲,双稳态接触器的状态就会由闭合状态改变到断开状态(如果原来就是断开的状态则不改变状态)。不同的双稳态接触器需要的脉冲宽度和脉冲幅值可以从不同的接触器生产厂家的技术手册上查到。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目前的市场应用中,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都是通过微机的I/O端口输出控制信号CON_ON或者CON_OFF信号,通过光藕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双稳态接触器(K3)、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和延时电路(A);所述第一继电器(K1)线圈和控制信号源(SIGNAL)的串联支路连接到直流电源上;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常闭触点(K1-3)和第八常开触点(K1-8)接电源正极,第一常开触点(K1-1)和第六常闭触点(K1-6)接电源负极,第二动触点(K1-2)接所述双稳态接触器(K3)线圈的正极,其第七动触点(K1-7)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七动触点(K2-7);所述双稳态接触器(K3)线圈的负极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动触点(K2...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5-1-8 200510006043.11.一种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双稳态接触器(K3)、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和延时电路(A);所述第一继电器(K1)线圈和控制信号源(SIGNAL)的串联支路连接到直流电源上;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三常闭触点(K1-3)和第八常开触点(K1-8)接电源正极,第一常开触点(K1-1)和第六常闭触点(K1-6)接电源负极,第二动触点(K1-2)接所述双稳态接触器(K3)线圈的正极,其第七动触点(K1-7)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七动触点(K2-7);所述双稳态接触器(K3)线圈的负极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动触点(K2-2);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三常闭触点(K2-3)接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其第六常闭触点(K2-6)接接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其第一常开触点(K2-1)接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其第八常开触点(K2-8)接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所述延时电路(A)的采样端(a)接第一继电器(K1)的第七动触点(K1-7),其输出端(c)接所述第二继电器(K2)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K2)线圈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A)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三极管(Q1);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所述采样端(a),其阴极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其负极接电源负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其集电极接电源正极,其发射极接所述输出端(c);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接采样端(a),其阳极接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第一电容(C1)的正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第二动触点(K1-2)和第七动触点(K1-7)为联动的动触点;所述第二继电器(K2)的第二动触点(K2-2)和第七动触点(K2-7)为联动的动触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双稳态接触器(K3)的线圈相并联的吸收电路,所述吸收电路是第五稳压二极管(D5)和第六稳压二极管(D6)组成的串联支路,所述第五稳压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第六稳压二极管(D6)的阴极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还包括由第三电阻(R3)与第二电容(C2)组成的串联支路,该串联支路与所述双稳态接触器(K3)的线圈相并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稳态接触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并联于所述第一继电器(K1)线圈的第一二极管(D1)和反并联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