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87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提供一种带磁钢的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设有衔铁、动簧、触点、绝缘材料和磁钢,绝缘材料将衔铁、与衔铁贴合的磁钢和位于衔铁侧的动簧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件,动簧设有连接件和至少两个自由端,一自由端是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其它自由端是动簧的接触端,接触端上连接有触点。消除因零件接合而产生的附加电阻,省去焊接设备,简化生产工艺,使继电器小型化而其负载不减小;动簧与衔铁连动,且在动簧与衔铁间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驱动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提高了继电器的能力体积比、可靠性、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设备中,由于科技发展的需要,要求继电器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但负载不减小,使用寿命更长及工作可靠性更高。在CN98806661.0、EP0727803、US5337029和JP11-345555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几种电磁继电器中,需要在最终装配时,将衔铁部件上的动簧片和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焊接在一起,这样的动簧引出方式不仅存在焊接点虚焊的隐患,而且需要额外的加工设备,加工工艺长而复杂。CN200310114279和US6765462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两种电磁继电器,其优点在于衔铁到动簧的爬电距离较长,缺点在于需要衔铁驱动推动块,推动块驱动动簧来进行工作,其工作效率较低,装配工序长,继电器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本专利技术不仅消除了因几个零件接合而产生的附加电阻,而且省去了焊接设备的投入,简化了部件的生产工艺,从而使继电器进一步小型化而其负载不减小;动簧与衔铁连动,且在动簧与衔铁间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驱动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因此提高了继电器的能力体积比、可靠性、生产效率和合格率。本专利技术设有导磁部件、动簧、触点和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将导磁部件和位于导磁部件侧的动簧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件,动簧与导磁部件之间、动簧与动簧之间两两相互绝缘;动簧设有连接件和至少两个自由端,一自由端是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其它自由端是动簧的接触端,接触端连接有触点,连接件支承衔铁部件。衔铁部件的运动模式可以是翘翘板式运动,也可以是拍合式运动,在翘翘板式运动模式中,衔铁的一极面可以焊上一隔磁片,使衔铁受到的磁力左右不对称。导磁部件可以为衔铁,也可以由贴合在一起的衔铁和磁钢组成。连接件为导体,使继电器负载直接由接触端传递到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端,消除了因几个零件接合而产生的附加电阻。动簧在衔铁部件制成前在同一框架上,在衔铁部件制成后被切断,从而得到至少一个独立的动簧。动簧的接触端设有槽,为“匚”形。为增加爬电距离,绝缘材料在动簧与衔铁间有凸台或凹槽;或除了衔铁的极面露出来之外,绝缘材料包覆了衔铁的其余部分。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设有罩壳、线圈部件、基座、衔铁部件、磁钢、动簧片,线圈绕制在带有C形铁芯的线圈架上;基座将带有静触点的静簧和线圈部件注塑在一起,铁芯的两个极面露在外面;衔铁部件包括注塑在一起的衔铁、动簧片、触点、绝缘材料和磁钢;动簧片为一体结构,包括连接件和两个自由端,一自由端是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其它自由端是动簧的接触端,动簧片的接触端上焊有触点,连接件支承动簧,让两接触端做翘翘板式运动。衔铁部件通过动簧片的连接件固定在基座上。衔铁部件通过线圈部件的励磁、消磁而转动,驱动动簧片运动,实现动、静触点的开断。也可以是动簧片设两个自由端,一自由端是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另一自由端是动簧的接触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现有技术中动簧的接触端和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设置成一体,省略了用额外设备将上述两部分焊接在一起的生产工序,省去了设备的投入,消除了因几个零件接合而产生的附加电阻,消除了可能存在的虚焊隐患,大大简化了继电器生产工艺,使继电器进一步小型化而其负载不减小;绝缘材料将动簧与衔铁注塑在一起,使动簧与衔铁连动,且在动簧与衔铁间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提高了驱动部件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简化了生产工艺,因此提高了继电器的能力体积比、可靠性、生产效率和合格率,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应用实例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应用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衔铁部件3设有衔铁31、绝缘材料32、动簧33、隔磁片34、触点35和磁钢36,绝缘材料32将衔铁31、动簧33、触点35和磁钢36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件,且使动簧与衔铁之间、动簧与动簧之间两两相互绝缘;动簧33为一体结构设计,包括三个自由端,一自由端是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33a,另两端是动簧的接触端33c、33d。还包括连接件33e、33f、33g和33b;连接件33e、33f、33g和33b支承动簧33,让两接触端33c、33d做翘翘板式运动,且连接件33e、33f、33g和33b是导电的,使继电器负载直接由接触端33c或33d传递到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端33a,消除了因几个零件接合而产生的附加电阻。其工作原理为,衔铁31驱动动簧33运动,从而驱动动簧33上接触端33c、33d的触点35运动,实现继电器动静触点的开断。增加隔磁片34可使衔铁部件3两端受到的磁力左右不对称。图2的动簧33是一体的,包括三个自由端,一自由端是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33a,另两自由端是动簧的接触端33c、33d,还包括连接件33e、33f、33g和33b。动簧33在衔铁部件3制成前在同一框架上,在衔铁部件3制成后被切断,从而得到至少一个独立的动簧33。动簧33的接触端33c、33d为“匚”形;动簧33的接触端33c或33d部焊有触点35;或者动簧33的接触端33c和33d部焊有触点35。图3显示了衔铁31和动簧33间的爬电距离,如黑实线52所示。为增加上述爬电距离,可在绝缘材料32上做凸筋或凹槽,从而得到如图3中所示的黑实线51代表的爬电距离;也可以是除了衔铁的极面露出来之外,绝缘材料包覆了衔铁的其余部分。图5给出了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参见图1-4,电磁继电器包括罩壳4、衔铁部件3、将静簧和线圈部件1注塑在一起的基座2,衔铁部件3包括注塑在一起的衔铁31、动簧33、磁钢36、触点35和绝缘材料32。动簧33包括三个自由端,一端是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33a,另两端是动簧的接触端33c、33d,接触端33c、33d上焊有触点35,还包括连接件33e、33f、33g和33b支承衔铁部件3,让衔铁部件3做翘翘板式运动。其工作原理为,线圈部件1产生的磁力驱动衔铁31运动,衔铁31驱动动簧33运动,从而驱动动簧33上接触端33c、33d的触点35运动,实现继电器动静触点的开断。在上述过程中,动簧33的连接件33e、33f、33g和33b起支承和导电的作用。在图4中,C形导磁体11、绝缘线圈架12和线圈13组成了线圈部件,线圈引出脚为15a。衔铁31具有两个极面31a、31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设有导磁部件、动簧、触点和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绝缘材料将导磁部件和动簧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件,动簧设有连接件和至少两个自由端,一自由端是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其它自由端是动簧的接触端,接触端上连接有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设有导磁部件、动簧、触点和绝缘材料,其特征在于绝缘材料将导磁部件和动簧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部件,动簧设有连接件和至少两个自由端,一自由端是继电器的动簧引出脚,其它自由端是动簧的接触端,接触端上连接有触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部件为衔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部件由贴合在一起的衔铁和磁钢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其特征在于动簧与衔铁之间、动簧与动簧之间两两相互绝缘。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支承衔铁部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其特征在于衔铁的一极面焊接有一隔磁片。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为导体。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衔铁部件,其特征在于动簧的接触端部设有槽,为“匚”形。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