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涂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623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涂覆装置,包括真空系统和涂覆系统,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抽滤泵,真空抽滤泵与总管连接,总管通过电磁三通阀与两个分管连接,两个分管分别连接第一浆料室和第二浆料室,在第一浆料室和第二浆料室顶部均设置有进料口,涂覆系统包括涂覆室,涂覆室通过第一浆料连通管和第二浆料连通管分别与第一浆料室和第二浆料室连接,在涂覆室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夹持件,通过两个相对的夹持件夹持蜂窝载体催化剂,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三通阀的通断,在真空作用下实现浆料在“第一浆料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涂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室用催化剂制备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涂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整体式催化剂(monolithic catalysts)是由许多狭窄的平行通道整齐排列的一体化催化剂,由于该类催化剂一般以堇青石蜂窝陶瓷、碳化硅蜂窝陶瓷等具有蜂窝结构载体为基体,也被称为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与传统的颗粒型催化剂相比,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可有效克服催化剂床层压降大,反应气体流动不理想、床层温度梯度大等不足,提高催化效率。目前, 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已被广泛应用在机动车尾气后处理、工业废气净化等环保领域,在催化燃烧、水煤气变换、加氢/脱氢、选择性氧化等多相催化过程中也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0003]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通常由蜂窝载体和催化材料涂层两部分组成。蜂窝载体在担载催化材料涂层的同时,而且还为反应提供合适的流体通道;催化材料涂层通常由Al2O3等高比表面积材料和Pt、Pd等活性组分组成。实际制备过程中,往往首先将催化材料配置成一定粘度、固含量的浆料,然后通过浸渍、涂覆、喷涂等方式引入到蜂窝载体表面形成催化材料涂层。
[0004]随着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应用范围与受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在高校、科研院所等实验室研究中,制备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的需求也日益突显,所制备的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通常用于科学研究或前期应用探索,具有单批制备量少、蜂窝载体尺寸不固定、浆料配方变动大、要求制备过程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目前实验室常用的浸渍法制备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效率低下且涂覆过程较难控制;而工业生产中采用专用的自动化涂覆机通过涂覆法制备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剂,涂覆机开发成本高昂、需要针对特定尺寸蜂窝载体制造专用模具、浆料配方固定且配制量大,不适合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制备。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涂覆过程可控、成本经济的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涂覆装置,满足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的制备需求,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科研院所的催化剂科学研究和前期应用探索。
[0005]授权公告号为CN201620427882.4公开了一种蜂窝陶瓷载体催化剂浆料涂覆装置,具体公开了浆料的供应回收系统和载体浸涂系统,通过载体浸涂系统对载体进行固定涂覆,通过供应回收系统进行供料和回收,总体结构相对复杂,部件较多。申请公布号为CN107159523 A公开了一种蜂窝陶瓷载体催化剂微型涂覆机,包括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和浆料盆,通过浸渍完成催化剂的引入。浆料进入到第一缓冲罐无法自动回到浆料盆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涂覆过程可控、成本低的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涂覆装置。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本技术是一种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涂覆装置,包括真空系统和涂覆系统,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抽滤泵,真空抽滤泵与总管连接,总管通过电磁三通阀与两个分管连接,两个分管分别连接第一浆料室和第二浆料室,在第一浆料室和第二浆料室顶部均设置有进料口,涂覆系统包括涂覆室,涂覆室通过第一浆料连通管和第二浆料连通管分别与第一浆料室和第二浆料室连接,在涂覆室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夹持件,通过两个相对的夹持件夹持蜂窝载体催化剂,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三通阀的通断,在真空作用下实现浆料在“第一浆料室

涂覆室

第二浆料室”之间来回流动,与蜂窝载体充分接触,完成涂覆。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第一浆料室和第二浆料室顶部均设置有与分管连接的管道连接口。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控制器为电脑。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夹持件包括螺纹杆、把手和夹板,通过转动把手对夹板进行位置调节,使其适应与不同大小的蜂窝载体。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浆料室、第二浆料室的容积大于涂覆室的容积。
[0013]在涂覆室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顶盖,在顶盖上设置有与第一浆料连通管连接的连接口,在顶盖与涂覆室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装置通过夹持件实现不同尺寸蜂窝载体的夹持;通过电脑控制电磁三通阀开启和流向切换,使得浆料在“第一浆料室
⇔ꢀ
涂覆室
ꢀ⇔ꢀ
第二浆料室”之间来回流动,与蜂窝载体充分接触,完成涂覆;通过调节真空抽滤泵真空度及流量,实现涂覆时间、涂覆速度等参数改变。可以满足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的制备需求,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科研院所的催化剂科学研究和前期应用探索。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真空抽滤泵,2

总管,3

分管,4

电磁三通阀,5

第一浆料室,6

第二浆料室,7

进料口,8

涂覆室,9

夹持件,10

第二浆料连通管,11

第一浆料连通管。
具体实施例
[001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本技术是一种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涂覆装置,包括真空系统和涂覆系统,真空系统的真空抽滤泵1与总管2连接,总管2通过电磁三通阀4与两个分管3连接,两个分管3分别连接第一浆料室5和第二浆料室6的顶部,在第一浆料室5和第二浆料室6顶部均设置有进料口7,涂覆系统的涂覆室8通过第一浆料连通管11与第一浆料室5连接,通过第二浆料连通管10与第二浆料室6连接,第一浆料连通管11的一端与涂覆室8顶部连接,另
一端与第一浆料室5下端连接,第二浆料连通管10的两端分别与涂覆室8的底部和第二浆料室6的下端连接,在涂覆室8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夹持件9,通过两个相对的夹持件9夹持蜂窝载体催化剂,第一浆料室5、第二浆料室6的容积大于涂覆室8的容积,可使浆料完全充满涂敷室并有效防止浆料倒吸进入真空抽滤泵1,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三通阀4的通断,控制器可以是电脑,在真空作用下实现浆料在“第一浆料室5

涂覆室8

第二浆料室6”之间来回流动,与蜂窝载体充分接触,完成涂覆。
[0020]在涂覆室8顶部设置有可打开的顶盖,在顶盖上设置有与第一浆料连通管11连接的连接口,在顶盖与涂覆室8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级整体式蜂窝载体催化剂涂覆装置,包括真空系统和涂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系统包括真空抽滤泵(1),真空抽滤泵(1)与总管(2)连接,所述总管(2)通过电磁三通阀(4)与两个分管(3)连接,两个所述分管(3)分别连接第一浆料室(5)和第二浆料室(6),在所述第一浆料室(5)和所述第二浆料室(6)顶部均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涂覆系统包括涂覆室(8),所述涂覆室(8)通过第一浆料连通管(11)和第二浆料连通管(10)分别与第一浆料室(5)和第二浆料室(6)连接,在所述涂覆室(8)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夹持件(9),通过两个相对的夹持件(9)夹持蜂窝载体催化剂,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三通阀(4)的通断,在真空作用下实现浆料在“第一浆料室(5)

涂覆室(8)

第二浆料室(6)”之间来回流动,与蜂窝载体充分接触,完成涂覆。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潇娴万杰田景晨吴功德王晓丽宁艳馨袁国龙朱子强陈潇丽阚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