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13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包括观光车整车系统,观光车整车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监控传感系统、交互系统和无线通讯模块,监控传感系统包括卫星定位模块、全景摄像模块、探路雷达模块和车况监视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作为驱动的电力能源由氢燃料电池利用空气与氢气在电池内产生反应获得电能,电能既可以直接供给输出驱动车辆运行,又可以转存至动力电池作为备用,其运行里程较现有电动观光车相比有很大提升,同时对于低温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力,寒冷环境下依然有较高的续航里程,在高山高海拔的长期寒冷气温条件下仍能满足其使用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观光车设备
,具体是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

技术介绍

[0002]观光车是一种摆渡车,动力上一般使用电瓶车,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拥有个性化的操控系统,转向灵活,手感舒适,轻便顺畅,驾驶简单,电动可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观光车广泛应用于酒店,景区,售楼看房车,工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体育馆,公园等场所.
[0003]目前的观光车由于使用电瓶储电作为动力来源,因此在较寒冷环境下,由于电瓶的低温导致电量快速损失,使得观光车的使用得到大幅度影响,同时现有观光车均由人工进行驾驶,需要雇佣大量驾驶员,增加了管理支出.为此,专利技术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了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包括车体,车体内中间以及尾部设有乘客位,车体内前侧设有驾驶位,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位与乘客位之间通过隔离门相隔开,车体底部对应四轮位置安装有冬季阻滑器,冬季阻滑器包括防滑辊,防滑辊表面均匀固定有尖齿;
[0007]还包括观光车整车系统,观光车整车系统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监控传感系统、交互系统和无线通讯模块,监控传感系统包括卫星定位模块、全景摄像模块、探路雷达模块和车况监视模块.
[0008]监控传感系统在获取车辆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路况以及车况数据时,即可根据获得的数据进行自动驾驶,驾驶路线与速度经事先设定由系统全程坚定执行,一方面节省了管理企业的雇佣司机费用支出,同时驾驶时路线与速度均严格由系统执行,车辆不会出现人为驾驶时的超速情况,这就使得人员乘坐时更加的安全,而作为驱动的电力能源由氢燃料电池利用空气与氢气在电池内产生反应获得电能,电能既可以直接供给输出驱动车辆运行,又可以转存至动力电池作为备用,其运行里程较现有电动观光车相比有很大提升,同时对于低温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力,寒冷环境下依然有较高的续航里程,在高山高海拔的长期寒冷气温条件下仍能满足其使用需求,大大拓展了电动观光车的使用,同时契合本观光车在寒冷环境下的优良适应性,通过增加带尖齿的防滑辊来增加观光车驾驶时与地面的摩擦力,搭配观光车现有的防滑链进行使用,寒冷环境下的冰雪路面仍有较好的摩擦力提供行进需求,车辆打滑情况少,驾驶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交互系统包括触控显示屏、远程对讲器、切换控制键和播音器,触控显示屏设有两块,分别安装在车体内驾驶位位置以及驾驶位后侧位
置,驾驶位置的触控显示屏为人工驾驶时提供车辆的状态参数显示,驾驶位后侧位置的触控显示屏则为乘客提供视频观看功能,提高乘坐时的舒适度,远程对讲器设有一个,安装在驾驶位位置,为人工驾驶时与观光车管控中心进行远程通话服务,方便管控中心进行统筹调度安排,切换控制键位于驾驶位位置,用于在自动驾驶功能失常时转由人工进行驾驶,可以快速使失常观光车脱离正常车道,然后进行拖曳维修,避免对后续观光车的自动驾驶产生障碍,维护整个自动驾驶无人观光车网络的有效稳定运行,播音器同驾驶位后侧位置的触控显示屏进行安装,播放管控中心的语音提示.
[0010]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冬季阻滑器还包括固定壳罩,固定壳罩顶部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壳罩底部镂空形成预留腔,防滑辊套装固定于预留腔内,降低从地面一侧对防滑辊造成的影响.
[0011]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壳罩左右两侧外与预留腔之间通过下斜口相连通,在冰雪路面行进时,防滑辊转动使尖齿带起的冰雪从下斜口漏出,避免冰雪在内侧堆积造成防滑辊摩擦力增大甚至卡死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0012]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尖齿与防滑辊表面夹角为115
°
,确保尖齿与车体相平行,车辆行进时能够获得足够的摩擦抓地力.
[0013]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车体为左右敞开式设置,车体尾部设有后矮车门,左右敞开方便乘客进行上下座,后矮车门则方便最后排乘客上下座,由于本观光车在寒冷环境下仍适合使用,而寒冷环境下容易出现风雨雪天气,为避免乘客乘坐时直接受到风吹雪打,在车体的两侧增加挂帘或者加装车门均是可以预见的,同时将加装的车门以及挂帘设置成可拆卸的也是常规手段.
[0014]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驾驶位位置的方向杆上套有套管,套管外侧焊接固定有固定块,套管内侧朝向方向杆位置设有限位块,套管外侧固定有与限位块相固定的电动活塞,方向杆上对应限位块位置预设有凹槽,在进行自动无人驾驶时,电动活塞推动限位块卡进凹槽内,阻止方向杆的转动,以免自动驾驶时人为触碰方向杆导致冲突的情况发生,在使用切换控制键将自动驾驶切换为人工驾驶时,电动活塞回缩使限位块从凹槽内移出,方向杆可以正常转动,提高车辆驾驶安全性,手动驾驶模式的锁死同时由观光车整车系统进行控制,解开需要观光车的管控中心发送解锁命令才可进行解锁,以此来获得双重安全保障,提高安全,减少误操作风险概率.
[0015]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车体底部前侧车轮位置的两个冬季阻滑器位置组合成正八字形,后侧车轮位置的两个冬季阻滑器组合成倒八字形,阻滑器呈不同角度在车体底部进行固定,是考虑到车辆在进行转弯时,防滑辊与尖齿不至于产生较大摩擦力使车辆转向顿挫困难的情况发生,同时在车辆转向时依然能够提供稳定持续的抓地力,使车辆无论是在直行或转弯时均能平稳过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供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技术中利用氢燃料电池提供电动观光车的动力来源,使得观光车在低温寒冷环境下依然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受低温导致的电能流失幅度小,拓展了电动观光车的使用,同时观光车改为自动无人驾驶,省去了人工雇佣费用,同时驾驶时也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0018]2、本技术进一步增加冬季阻滑器来针对低温寒冷环境下的冰雪路面行进需
求,行驶时无论是转向还是直行均转变顺滑,无明显顿挫感,乘坐舒适度有保障;
[0019]3、本技术进一步限定观光车可在自动与手动驾驶直接切换,满足了应急情况下的应对需求,使得车辆在运维管理时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的立体图.
[0021]图2为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中套管的剖视图.
[0022]图3为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中冬季阻滑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中防滑辊的俯视图.
[0024]图5为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的系统模块化框图.
[0025]图6为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中监控传感系统的系统模块化框图.
[0026]图7为一种氢能源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包括车体(1),车体(1)内中间以及尾部设有乘客位(12),车体(1)内前侧设有驾驶位(11),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位(11)与乘客位(12)之间通过隔离门(14)相隔开,车体(1)底部对应四轮位置安装有冬季阻滑器(2),冬季阻滑器(2)包括防滑辊(21),防滑辊(21)表面均匀固定有尖齿(22);还包括观光车整车系统(3),观光车整车系统(3)包括氢燃料电池系统(31)、动力电池系统(32)、运动控制系统(33)、监控传感系统(34)、交互系统(35)和无线通讯模块(36),监控传感系统(34)包括卫星定位模块(341)、全景摄像模块(342)、探路雷达模块(343)和车况监视模块(3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系统(35)包括触控显示屏(351)、远程对讲器(352)、切换控制键(353)和播音器(354),触控显示屏(351)设有两块,分别安装在车体(1)内驾驶位(11)位置以及驾驶位(11)后侧位置,远程对讲器(352)设有一个,安装在驾驶位(11)位置,切换控制键(353)位于驾驶位(11)位置,播音器(354)同驾驶位(11)后侧位置的触控显示屏(351)进行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源无人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宇段波孙钰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若木云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