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53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包括车体组件、驱动组件和主控系统,车体组件包括车体平台、储存仓和机械臂固定窗,主控系统包括动力驱动单元、传感单元和操控单元,动力驱动单元包括燃料电池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和动力电池模块,燃料电池模块包括燃料电池、供氢模块和供空气模块,动力电池模块由镍氢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传感单元包括摄像模块、激光雷达模块、卫星定位模块、AGX控制模块和惯性测量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驾驶时由主控系统进行无人驾驶控制,使用前事先将对应的机械臂安装在机械臂固定窗位置,然后将机械臂与主控系统连接,人工事先设定控制逻辑行程即可,使用用途更广,更灵活方便。更灵活方便。更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无人车设备
,具体是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传统农业从开垦到播种,中间的管理以及最后的收获均由人工进行,而随着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逐渐进行无人化升级。
[0003]现有的无人车多用在农业的喷药洒水以及相关环节,应用范围有限,且该中无人车均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续航能力直接受电池大小限制,使得整体的作业效率有限。为此,专利技术人综合各类因素提出了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包括车体组件、驱动组件、车头组件和主控系统,车体组件包括车体平台、储存仓、固定架和机械臂固定窗,储存仓焊接固定于车体平台的左右两侧位置,固定架由螺栓固定于车体平台的前后左右四侧位置,机械臂固定窗预设于车体平台顶部位置上,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行走轮,驱动电机与行走轮均与固定架连接,驱动电机同时与行走轮驱动连接,车头组件安装于车体平台前端位置,主控系统包括动力驱动单元、传感单元、操控单元和扩展单元。
[0007]驾驶时由主控系统进行驾驶控制,无人车用途的使用则事先将对应的机械臂安装在机械臂固定窗位置,然后将机械臂与主控系统连接,人工事先设定控制逻辑行程即可,使用用途更广,更灵活方便。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动力驱动单元包括燃料电池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和动力电池模块,燃料电池模块包括燃料电池、供氢模块、供空气模块、冷却模块及压力及温度传感器构成,动力电池模块由镍氢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构成。
[0009]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传感单元包括摄像模块、激光雷达模块、卫星定位模块、AGX控制模块和惯性测量模块,惯性测量模块利用陀螺仪、加速度计以及惯性敏感元件和电子计算机,实时测量运载体相对于地面运动的加速度,以确定运载体的位置和地球重力场参数的组合系统,为车辆提供惯性导航数据支持。
[0010]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操控单元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云平台模块和参数设定模块。
[0011]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车体平台后端位置螺丝固定有防撞挂板,
保护车辆的尾部,在车辆倒行时避免因死角较大的原因导致对车体的破坏。
[0012]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机械臂固定窗设置数量有四个,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用途的机械臂,由对应的机械臂执行对应的操作即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提供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技术中该农业无人车利用氢燃料电池通过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从而获得电能,只产生水和热,排放污染为零,且无噪音,效率高,作为无人车动力源非常适合,且直接加氢即可补充,不需要漫长的充电;
[0015]2、本技术中该无人车通过安装不同用途的机械臂来获取对应的农业操作,使用范围不受限,使用更加的灵活方便,且有利于降低配置成本;
[0016]3、本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无人化的作业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的俯视图。
[0018]图2为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的系统模块化框图。
[0019]图3为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中动力驱动单元的系统模块化框图。
[0020]图4为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中传感单元的系统模块化框图。
[0021]图5为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中操控单元的系统模块化框图。
[0022]图中:1、车体组件;11、车体平台;12、防撞挂板;13、储存仓;14、固定架;15、机械臂固定窗;2、驱动组件;21、驱动电机;22、行走轮;3、车头组件;4、主控系统;41、动力驱动单元;411、燃料电池模块;412、电压转换模块;413、动力电池模块;42、传感单元;421、摄像模块;422、激光雷达模块;423、卫星定位模块;424、AGX控制模块;425、惯性测量模块;43、操控单元;431、无线通讯模块;432、云平台模块;433、参数设定模块;44、扩展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4]请参阅图1

5,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包括车体组件1、驱动组件2、车头组件3和主控系统4;
[0025]车体组件1包括车体平台11、防撞挂板12、储存仓13、固定架14和机械臂固定窗15,防撞挂板12由螺丝固定于车体平台11后端位置,储存仓13焊接固定于车体平台11的左右两侧位置,固定架14由螺栓固定于车体平台11的前后左右四侧位置,机械臂固定窗15预设于车体平台11顶部位置上,机械臂固定窗15设置数量有四个;
[0026]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1和行走轮22,驱动电机21与行走轮22均与固定架14连接,驱动电机21同时与行走轮22驱动连接;
[0027]车头组件3安装于车体平台11前端位置;
[0028]主控系统4包括动力驱动单元41、传感单元42、操控单元43和扩展单元 44,动力驱动单元41主要为车辆的行进提供动力,同时输出电能供其他用电器件工作;传感单元42则为车辆的行进以及功能操作提供状态参数获取,从而确保进行有效运行;操控单元43则进
行无人操作的相关设置;扩展单元44为扩展接口,为需要加装的工作器件提供连入系统的窗口,从而进行统协控制;
[0029]动力驱动单元41包括燃料电池模块411、电压转换模块412和动力电池模块413,燃料电池模块411包括燃料电池、供氢模块、供空气模块、冷却模块及压力及温度传感器构成,即现有的氢燃料电池,通过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从而获得电能;动力电池模块413由镍氢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构成,用于储存电能;电压转换模块412用于将燃料电池输出的电能经电压转换供入动力电池储存,或在需要时直接供给给车辆的动力驱动单元41提供驱动动力;
[0030]传感单元42包括摄像模块421、激光雷达模块422、卫星定位模块423、AGX 控制模块424和惯性测量模块425,摄像模块421利用摄像机获取车辆周边的环境图像,从而为系统提供自动操作的数据参考;激光雷达模块422则对车辆的无人驾驶提供道路数据获取,确保车辆能够顺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包括车体组件(1)、驱动组件(2)、车头组件(3)和主控系统(4),其特征在于,车体组件(1)包括车体平台(11)、储存仓(13)、固定架(14)和机械臂固定窗(15),储存仓(13)焊接固定于车体平台(11)的左右两侧位置,固定架(14)由螺栓固定于车体平台(11)的前后左右四侧位置,机械臂固定窗(15)预设于车体平台(11)顶部位置上,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1)和行走轮(22),驱动电机(21)与行走轮(22)均与固定架(14)连接,驱动电机(21)同时与行走轮(22)驱动连接,车头组件(3)安装于车体平台(11)前端位置,主控系统(4)包括动力驱动单元(41)、传感单元(42)、操控单元(43)和扩展单元(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农业用氢能源无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单元(41)包括燃料电池模块(411)、电压转换模块(412)和动力电池模块(413),燃料电池模块(411)包括燃料电池、供氢模块、供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宇胡亚男孙钰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若木云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