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515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包括:两组举升单元,以及设置在任一组举升单元下方的若干组滑位机构;所述两组举升单元为两组并列设置的相同单元,每组相同单元包括底架,与所述底架铰接的举升架,与所述举升架铰接的顶架,以及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举升架同轴转动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滑位机构进行完成对一组举升单元的移位工作,进而进行改变两组举升单元的距离,进而进行适配维修车辆的车轮窄距,进而使得举升装置可以适应多种型号的车辆。应多种型号的车辆。应多种型号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举升装置,具体是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就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
[0003]汽车维修包括汽车大修和汽车小修,汽车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换汽车任何零部件的方法,恢复汽车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恢复汽车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0004]而汽车维修之前需要进行完成对汽车的举升,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进行完成对车辆底部的检查工作,而传统的举升,通常通过剪式升降机进行完成对车辆的举升,然后不同的车辆的车轮窄距不同,传统的剪式升降机也无法进行移动,因此容易出现剪式升降机与车辆型号不符的情况出现,进而给予维修人员检查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6]技术方案: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包括:
[0007]两组举升单元,以及设置在任一组举升单元下方的若干组滑位机构;
[0008]所述两组举升单元为两组并列设置的相同单元,每组相同单元包括底架,与所述底架铰接的举升架,与所述举升架铰接的顶架,以及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举升架同轴转动的限位机构。
[0009]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举升架包括第一铰接架,与所述第一铰接架铰接的第二铰接架,以及插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的顶升前端转杆,套接于所述顶升前端转杆的顶升轴,套接于所述顶升轴的顶升气缸,以及插接于所述顶升气缸和底架的顶升后端转杆。
[0010]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举升架好包括插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架端部的第一前端转杆,套接于所述第一前端转杆且与所述顶架滑动连接的第一转轮,以及插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架末端且与所述限位机构同轴转动的第一后端转杆;
[0011]所述第一后端转杆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所述底架的端部还固定安装有攀爬台。
[0012]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举升架还包括插接在所述第二铰接架端部且与所述顶架转动连接的第二前端转杆,插接于所述第二铰接架末端的第二后端转杆,以及套接于所述第二后端转杆且与所述底架滑动连接的第二转轮。
[0013]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套接于所述第一后端转杆的限位轮,与所述限位轮抵接的限位抵块,与所述限位抵块铰接的限位铰接架,与所述限位铰接架铰接的限位伸缩杆,套接于所述限位伸缩杆的限位气缸,以及与所述限位气缸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的限位固定块;
[0014]设计限位机构,主要为了进行避免举升装置突然下沉的情况出现,进而减少维修
人员的安全隐患。
[0015]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滑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的移位滑板,与所述移位滑板固定连接的移位伸缩杆,套接于所述移位伸缩杆的移位气缸,与所述移位气缸固定连接的移位底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移位底板上且与所述移位滑板适配的移位滑轨;
[0016]设计滑位机构进行完成对一组举升单元的移位工作,进而进行改变两组举升单元的距离,进而进行适配维修车辆的车轮窄距,进而使得举升装置可以适应多种型号的车辆。
[0017]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本技术设计滑位机构进行完成对一组举升单元的移位工作,进而进行改变两组举升单元的距离,进而进行适配维修车辆的车轮窄距,进而使得举升装置可以适应多种型号的车辆。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举升单元示意图。
[0019]图2是技术的举升架示意图。
[0020]图3是技术的限位机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技术的滑位机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为:底架1、攀爬台2、举升架3、第一铰接架31、第一前端转杆32、第一转轮33、第一后端转杆34、第二铰接架35、第二前端转杆36、第二后端转杆37、第二转轮38、顶升气缸39、顶升轴40、顶升前端转杆41、顶升后端转杆42、顶架4、限位机构5、限位轮51、限位固定块52、限位气缸53、限位伸缩杆54、限位铰接架55、限位抵块56、移位底板61、移位滑轨62、移位滑板63、移位气缸6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现有的车辆在进行检修时,容易出现车辆与举升装置型号不符)的原因在于,汽车维修之前需要进行完成对汽车的举升,进而使得工作人员进行完成对车辆底部的检查工作,而传统的举升,通常通过剪式升降机进行完成对车辆的举升,然后不同的车辆的车轮窄距不同,传统的剪式升降机也无法进行移动,因此容易出现剪式升降机与车辆型号不符的情况出现,进而给予维修人员检查带来困扰;
[0024]本技术设计滑位机构进行完成对一组举升单元的移位工作,进而进行改变两组举升单元的距离,进而进行适配维修车辆的车轮窄距,进而使得举升装置可以适应多种型号的车辆。
[0025]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包括:底架1、攀爬台2、举升架3、第一铰接架31、第一前端转杆32、第一转轮33、第一后端转杆34、第二铰接架35、第二前端转杆36、第二后端转杆37、第二转轮38、顶升气缸39、顶升轴40、顶升前端转杆41、顶升后端转杆42、顶架4、限位机构5、限位轮51、限位固定块52、限位气缸53、限位伸缩杆54、限位铰接架55、限位抵块56、移位底板61、移位滑轨62、移位滑板63、移位气缸64。
[0026]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包括:两组举升单元,以及设置在任一组举升单元下方的若干组滑位机构;所述两组举升单元为两组并列设置的相同单元,每组相同单元包括底架1,与所述底架1铰接的举升架3,与所述举升架3铰接的顶架4,以及与所述底架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举升架3同轴转动的限位机构5。
[0027]所述举升架3包括第一铰接架31,与所述第一铰接架31铰接的第二铰接架35,以及插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架31和第二铰接架35的顶升前端转杆41,套接于所述顶升前端转杆41的顶升轴40,套接于所述顶升轴40的顶升气缸39,以及插接于所述顶升气缸39和底架1的顶升后端转杆42。
[0028]所述第一铰接架31的端部插接有第一前端转杆32;
[0029]所述第一前端转杆32上套设有所述顶架4滑动连接的第一转轮33;
[0030]所述第一铰接架31的末端插接有与所述限位机构5同轴转动且插接于所述底架1的第一后端转杆34。
[0031]所述第二铰接架35的端部插接有第二前端转杆36;
[0032]所述第二前端转杆36插接于所述顶架4;
[0033]所述第二铰接架35的末端插接有第二后端转杆37;
[0034]所述第二后端转杆37上套设有与所述底架1滑动连接的第二转轮38。;
[0035]所述底架1的端部还固定安装有攀爬台2。
[0036]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套接于所述第一后端转杆34的限位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两组举升单元,以及设置在任一组举升单元下方的若干组滑位机构;所述两组举升单元为两组并列设置的相同单元,每组相同单元包括底架,与所述底架铰接的举升架,与所述举升架铰接的顶架,以及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举升架同轴转动的限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举升架包括第一铰接架,与所述第一铰接架铰接的第二铰接架,以及插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架和第二铰接架的顶升前端转杆,套接于所述顶升前端转杆的顶升轴,套接于所述顶升轴的顶升气缸,以及插接于所述顶升气缸和底架的顶升后端转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维修用举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举升架好包括插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架端部的第一前端转杆,套接于所述第一前端转杆且与所述顶架滑动连接的第一转轮,以及插接于所述第一铰接架末端且与所述限位机构同轴转动的第一后端转杆;所述第一后端转杆与所述底架转动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军姜阳刘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