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色纺纤维制备花式羊绒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87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色纺纤维制备花式羊绒纱的方法,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具体包括:S1:先对羊绒毛进行染色,制成均匀的毛条,投入生产,通过精纺或半精纺做成粗纱;S2:花捻PAFA生产,采用花捻机对羊绒粗纱进行花式纱生产得到花式羊绒纱线;S3:拉毛,对做好的花式羊绒纱线进行拉毛;S4:蒸纱,对拉毛后的纱线进行蒸纱;S5:倒筒,蒸完的纱线通过倒成筒纱即得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纱线出货的效率,避免了色差问题,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且制得的花式羊绒纱力学性能优异,柔软度良好,颜料在织物上的色牢度高,上染率更佳。上染率更佳。上染率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色纺纤维制备花式羊绒纱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纱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色纺纤维制备花式羊绒纱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色纺纱是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能实现白坯染色所不能达到的朦胧立体效果和质感。色纺纱使用起来无污染,还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色差。因此颜色柔和时尚,能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灵活生产的色纺纱,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中高档服饰产品中。色纺由于采用“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缩短了后道加工企业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相对于采用“先纺纱后染色”的传统工艺,色纺纱产品性能优于其它纺织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0003]尽管中国纺织工业生产能力多年来占据全球第一位,但是中国纺织纤维资源有限,节能、减排、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任务沉重。同时,国际服装和家纺产品已进入生态、安全、保健的新时代,这一切都对中国传统纺织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全行业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研究这一系列问题并付诸实施。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外先进设备的引进和学习,纺织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0004]色纺纱作为纺织工业的细分子行业,与“先纺纱、后染色”的传统工艺相比,因其通过“先染色、后纺纱”的新技术手段,缩短了后续加工企业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尤其是突破性地解决了传统染整行业污染大的问题,极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色纺纱一般由两种及以上的不同色泽纤维或不同性能的纤维混和纺成纱,该过程主要为物理混合过程。色纺纱线色彩丰富,层次清晰,颜色立体感强,色光一致性好,而织成布后布面呈现出多彩色、手感柔和、表感丰满的特。
[0005]色纺行业领域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污水处理与节能减排、棉纤维染色和新品种开发等方面。若要在色纺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在技术层面上述三是必须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色纺纤维制备花式羊绒纱的方法,该方法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纱线出货的效率,避免了色差问题,具有节能减排的优势;且制得的花式羊绒纱力学性能优异,柔软度良好,颜料在织物上的色牢度高,上染率更佳。
[0007]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聚合物杂化颜料,包括:颜料/聚合物复合材料;所述聚合物包覆在颜料表面;
[0009]所述聚合物为苯丙树脂,其交联单体包括4

[(2R)

3,4

二氢
‑7‑
羟基

2H
‑1‑
苯并吡喃
‑2‑
基]‑3‑
(3

甲基
‑2‑
丁烯
‑1‑
基)

1,2

苯二酚。本专利技术采用4

[(2R)

3,4

二氢
‑7‑
羟基

2H
‑1‑
苯并吡喃
‑2‑
基]‑3‑
(3

甲基
‑2‑
丁烯
‑1‑
基)

1,2

苯二酚改性苯丙树脂作为聚合物,包裹颜料,可有效避免颜料颗粒间的大规模聚集现象;4

[(2R)

3,4

二氢
‑7‑
羟基

2H

1

苯并吡喃
‑2‑
基]‑3‑
(3

甲基
‑2‑
丁烯
‑1‑
基)

1,2

苯二酚的存在,能够有效提升聚合物对颜料颗粒的包覆率,进一步改善了杂化颜料在水相中的分散稳定性,其超声分散稳定性和存储稳定性显著增强,使得颜料充分发挥其着色潜能;将其应用于织物的染色工艺中,大大增强了颜料在织物上的着色强度及遮盖力,日晒牢度、耐摩擦牢度和耐水洗褪色牢度的等级显著提升,有效改善染色织物的色牢度;且可进一步提升颜料的上染率。此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改善织物的力学性能,增强其断裂强力。
[0010]聚合物杂化颜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上述颜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由细乳液法制备而得。
[0011]进一步地,上述聚合物杂化颜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0012]1)采用洗涤方法将工业级颜料晶体的盐等物质除去;
[0013]2)取洗净的颜料晶体分散液、乳化剂OP

10以及水混合搅拌20~40min,加入St、BA和4

[(2R)

3,4

二氢
‑7‑
羟基

2H
‑1‑
苯并吡喃
‑2‑
基]‑3‑
(3

甲基
‑2‑
丁烯
‑1‑
基)

1,2

苯二酚,再加入HD和SDS,混合搅拌预乳化0.5~1h,然后130~150W功率下超声10~20min;接着加入引发剂KPS,水浴锅保持75~80℃下搅拌反应8~12h,离心、洗涤、干燥即得聚合物杂化颜料。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颜料晶体分散液、OP

10、水的质量比为1:0.2~0.35:60~70;St、BA和4

[(2R)

3,4

二氢
‑7‑
羟基

2H
‑1‑
苯并吡喃
‑2‑
基]‑3‑
(3

甲基
‑2‑
丁烯
‑1‑
基)

1,2

苯二酚的质量比为1:0.9~1.4:0.8~1.2;St、HD和SDS的质量比为1:0.05~0.15:0.03~0.08;颜料晶体分散液与单体总质量之比为1:1.5~4。
[0015]一种利用色纺纤维制备花式羊绒纱的方法,具体工艺包括:羊绒毛染色、花捻、拉毛、蒸纱、倒筒。
[0016]更进一步地,一种利用色纺纤维制备花式羊绒纱的方法,具体包括:
[0017]S1:先对1/3量的羊绒毛进行染色,再与剩余2/3羊绒毛混合,制成均匀的毛条,投入生产,通过精纺或半精纺做成粗纱;
[0018]S2:花捻PAFA生产,采用花捻机对羊绒粗纱进行花式纱生产得到花式羊绒纱线;
[0019]S3:拉毛,对做好的花式羊绒纱线进行拉毛;
[0020]S4:蒸纱,对拉毛后的纱线进行蒸纱;
[0021]S5:倒筒,蒸完的纱线通过倒成筒纱即得产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杂化颜料,包括:颜料/聚合物复合材料,所述聚合物包覆在颜料表面;所述聚合物为苯丙树脂,其交联单体包括4

[(2R)

3,4

二氢
‑7‑
羟基

2H
‑1‑
苯并吡喃
‑2‑
基]
‑3‑
(3

甲基
‑2‑
丁烯
‑1‑
基)

1,2

苯二酚。2.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杂化颜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所述颜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由细乳液法制备而得。3.一种利用色纺纤维制备花式羊绒纱的方法,具体工艺包括:羊绒毛染色、花捻、拉毛、蒸纱、倒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色纺纤维制备花式羊绒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过程中所用颜料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杂化颜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色纺纤维制备花式羊绒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后还进行柔软整理;采用柔软剂浸渍处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薛惊理秦保新徐媛媛候会
申请(专利权)人:康宝莱宁波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