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双极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82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轨道交通双极隔离开关,由在矩形金属支架上对称设置、结构相同的两极组成。每极结构中:两片静触刀经绝缘子横向安装在支架一端,两片基板经绝缘子横向安装在支架另一端,基板的中心转轴上铰接两片动触刀,动触刀与基板和静触刀的夹持面上分别设置有弧形凸包和椭圆形凸包,且两片动触刀的前部经螺栓联接,圆锥形压簧经螺母压接在动触刀外侧面上,四片动触刀中部固定有连接杆,绝缘撑杆上端与之铰接,下端铰接在夹板上,夹板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转轴纵向架设在支架中部;供外力作用的拐臂固定在转轴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分合闸同期度好、通流能力强稳定、操作力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开关,特别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DC1500V/4000A的 双极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陆续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建成投 入运营或试运营线路共22条,总里程602公里。在未来10余年里,我国15个 城市将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1700公里,总投资6200亿元。然而,轨道交通 接触网需要的DC1500V双极隔离开关的研发和制造0国内至今还是空白,致使 国内轨道交通接触网只有通过进口或将两台完全独立的单极AC10kV隔离开关 拼做一起代用。这样的代用品明显存在如下不足和缺陷(1)分合闸的同期度较 差;(2)因是AC10kV电压等级代用DC1500V级,故体积大、笨重、占用安装 空间大;(3)采用两根操作杆操作(每根操作杆操作一极隔离开关),操作环节 繁冗;(4)安装和调试较难,机械特性不稳定;(5)手动和电动操作需较大的人 力和电机功率;(6)由于采取电机直接传动,分合闸的冲击力太大,易加速刀片 磨损,降低开关的机械寿命和电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通流能力稳定、动热稳定性高、分合阐 同期度好、手动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双极隔离开关,包括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所述隔离开关为双极隔离开关(100):由在矩形金属支架(101)上对称设置、结构相同的两极组成;每极结构中:两片静触刀(103)经绝缘子(102)横向安装在矩形金属支架(101)的一端,两片基板(108)经绝缘子(102)横向安装在矩形金属支架(101)的另一端,每片基板(108)的中心转轴(115)上铰接有合闸时与静触刀夹持接触的两片动触刀(104),动触刀与基板的夹持面上设置有弧形凸包(112),与静触刀(103)的夹持面上设置有椭圆形凸包(118),且两片动触刀的前部经螺栓联接,圆锥形压簧(111)经该螺栓的螺母压接在一片动触刀外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双极隔离开关,包括隔离开关,其特征是所述隔离开关为双极隔离开关(100)由在矩形金属支架(101)上对称设置、结构相同的两极组成;每极结构中两片静触刀(103)经绝缘子(102)横向安装在矩形金属支架(101)的一端,两片基板(108)经绝缘子(102)横向安装在矩形金属支架(101)的另一端,每片基板(108)的中心转轴(115)上铰接有合闸时与静触刀夹持接触的两片动触刀(104),动触刀与基板的夹持面上设置有弧形凸包(112),与静触刀(103)的夹持面上设置有椭圆形凸包(118),且两片动触刀的前部经螺栓联接,圆锥形压簧(111)经该螺栓的螺母压接在一片动触刀外侧面上,四片动触刀中部固定有连接杆(110),绝缘撑杆(109)上端铰接在连接杆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以德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通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