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动悬浮式直线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52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电动悬浮式直线驱动装置,包括动子和定子,所述永磁直线驱动装置的动子采用三层特殊永磁体结构,通过两侧永磁体结构磁场产生闭环,提高了磁场内部的磁通密度,通过设于中间的横向充磁的永磁体将磁力线收束,增大了磁通密度沿横向的梯度,取得了较高的悬浮和导向刚度;所述永磁直线驱动装置的定子位于外侧和内侧的动子永磁体之间,所述定子含有按照一定的接线方式连接的悬浮导向线圈,可实现悬浮和导向功能;同时,输入Q轴电流可实现推进功能。通过将悬浮导向和推进功能集成于定子内的悬浮导向线圈上,免去了额外设置推进绕组所带来的物料成本。置推进绕组所带来的物料成本。置推进绕组所带来的物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电动悬浮式直线驱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悬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永磁电动悬浮式直线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二十世纪初Hermann Kemper提出磁悬浮列车的概念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各种磁悬浮列车技术,最具代表性的两类是德国研发的TRANSRAPID系列电磁悬浮列车和日本研发的MAGLEV系列超导电动悬浮列车。其中,MAGLEV列车通过车载超导线圈绕制成的磁体以一定速度经过轨道上铺设的长定子悬浮导向线圈时产生的D轴电流和斥力实现电动悬浮、导向功能,无需主动控制。除轨道交通领域外,磁悬浮直线驱动技术也应用在半导体加工设备、医疗器械用平面驱动装置等场合,以满足无接触和精确定位的要求。
[0003]MAGLEV系列超导电动悬浮列车采用超导线材绕制成的磁体作为磁浮系统中的磁场源。虽然该方案成功应用于高速轨道交通领域,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采用超导磁体无疑增加了研发成本。超导线材的价格昂贵,且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诸如单级管脉冲制冷机等设备将其冷却至

270~r/>‑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电动悬浮式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子(4),其由永磁体阵列构成,包括沿纵向平行布设的第一动子(41)、第二动子(42)和第三动子(43);所述第一动子(41)与第三动子(43)结构相同且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动子(42)两侧,两者的永磁体阵列产生闭环磁场;所述第二动子(42)上永磁体阵列沿横向充磁,其将所述闭环磁场内的磁力线进行收束,增大磁通密度沿横向的梯度;定子(5),其由多个悬浮导向线圈构成,包括沿纵向平行布设第一定子(51)和第二定子(52);所述第一定子(51)和第二定子(52)分别耦合于第一动子(41)与第二动子(42)以及第二动子(42)与第三动子(43)间隔形成的凹槽内,所述第一定子(51)和第二定子(52)与所述凹槽的槽面之间留有气隙;所述第一定子(51)和第二定子(52)上对应的悬浮导向线圈通过导线连接电气节点形成悬浮导向回路,使动子(4)悬浮并对其产生横向偏移时进行导向使其回复至中线位置;所述第一定子(51)和第二定子(52)上相邻的n个悬浮导向线圈构成一组线圈单元组,其中n为整数且大于或等于1,通过各相邻所述线圈单元组之间对应序号的悬浮导向线圈串联形成绕组,并通过导线与n相电源连接,通过输入Q轴电流,产生作用于动子的推力,推动动子沿纵向进行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动悬浮式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子(42)的永磁体阵列中单块永磁体与所述第一动子(4)及第三动子(43)上对应的充磁方向相同的单块永磁体中心轴线重合,且其纵向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动子(4)及第三动子(43)上单块永磁体的纵向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动悬浮式直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导向线圈为“8”字形结构,包括线圈上半环(501)、线圈下半环(502)、第一连接导线(503)及第二连接导线(504),所述线圈上半环(501)与线圈下半环(502)对称设置,两者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导线(503)及第二连接导线(504)进行首尾连接形成悬浮回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肖天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