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98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包括保温箱体、设备舱外箱和上货机构;所述保温箱体的尾端开口上通过折页组件连接有箱门且保温箱体的内部靠近箱门的一侧设有软帘门;所述设备舱外箱独立设置在保温箱体的一侧底部,且设备舱外箱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机、制冷机组、蓄电池、燃油箱,所述制冷机组的顶部设有冷机控制器、GPS/北斗定位模块、远程通讯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货机构实现辅助对保温箱体中储存的货物进行上下货,同时可以送至保温箱体的任一位置处,上下货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冷气流失,同时当集装箱没有装满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隔层组件对集装箱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制冷,减小制冷空间,节约能源,降低电能损耗。降低电能损耗。降低电能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陆运冷藏集装箱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为了适应人们的所需,在物流运输,公路货运等方便,对于一些特殊需要冷藏的物品,人们根据需求制造出了冷藏集装箱。冷藏集装箱是专为运输要求保持一定温度的冷冻货或低温货而设计的集装箱。适用装载肉类、水果等货物。
[0003]现有的冷藏箱大多直接在物流公路运输车底盘上改装而成,容积比较大,很多时候整个冷藏箱的货物装载率非常低,导致冷藏运输的成本高昂,运费贵,冷藏货物的价格随之升高。现有冷藏箱的制冷机大多制冷压缩机安装于发动机上,在发动机工作状态才能制冷。且受到车辆本身状态的影响,若主车发动机故障,则制冷机就无法制冷,直接影响冷藏箱内货物品质。冷藏运输过程无温度监控记录,货物冷藏运输出现问题无法追溯。且在通过集装箱在进行冷藏运输时,在上下货物时多为人工进行搬运,工作强度大,效率底,并且在集装箱没有装满时缺少隔层措施,均为整个集装箱进行制冷,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通过上货机构实现辅助对保温箱体中储存的货物进行上下货,同时可以送至保温箱体的任一位置处,上下货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冷气流失,同时当集装箱没有装满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隔层组件对集装箱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制冷,减小制冷空间,节约能源,降低电能损耗。通过调整箱体容积,满足市场上绝大部分冷藏货物的运输,提高装载率,通过配置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整个冷链运输过程的温度、位置可视化,达到可追溯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包括保温箱体、设备舱外箱和上货机构;
[0006]所述保温箱体的尾端开口上通过折页组件连接有箱门且保温箱体的内部靠近箱门的一侧设有软帘门;
[0007]所述设备舱外箱独立设置在保温箱体的一侧底部,且设备舱外箱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机、制冷机组、蓄电池,所述制冷机组的顶部设有燃油箱和冷机控制器,所述设备舱外箱上通过铰链连接设备舱门;
[0008]所述上货机构固定在保温箱体的内侧顶部中线上,且上货机构实现在对保温箱体辅助进行吊装上货,同时上货机构上还设有用于对保温箱体内部任意位置进行分隔使用的隔层组件。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上货机构包括上货导轨架和两个限位光杆;
[0011]所述上货导轨架固定在保温箱体的内侧顶部中线上,且上货导轨架的内测转动设
置有驱动丝杆,所述上货导轨架上还滑动连接有上货调节架;
[0012]两个所述限位光杆关于上货导轨架对称设置平行设置在保温箱体的内侧顶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上货调节架包括滚珠螺母座和水平固定连接在滚珠螺母座上的调节导轨架,所述滚珠螺母座滑动嵌入在上货导轨架上,所述调节导轨架的长度与保温箱体的宽度相等,且调节导轨架上滑动连接有吊架。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调节导轨架两侧对称垂直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顶端通过套架滑动套接在限位光杆上。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隔层组件包括收卷轴;
[0019]所述收卷轴转动设置在调节导轨架中,且收卷轴上转动收卷有隔层薄膜,所述隔层薄膜的底端固定有底板架,且隔层薄膜的两侧连接有磁铁软带。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保温箱体的底部设有底盘,且底盘的四周间隔设有多个固定挂钩,所述底盘上开设有双叉车孔。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保温箱体的顶部安装有远程通讯模块,所述远程通讯模块和冷机控制器之间通过CAN485通讯连接,所述远程通讯模块还通过CAN485与GPS/北斗定位模块通讯连接;
[0024]所述远程通讯模块通过4G/5G移动网络与TMS服务器交互式通讯连接,且TMS服务器通过Internet网络与PC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交互式通讯连接。。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6]所述设备舱外箱内部安装有自动卷线器,且自动卷线器上圈绕收纳有线缆。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该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通过上货机构实现辅助对保温箱体中储存的货物进行上下货,同时可以送至保温箱体的任一位置处,上下货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冷气流失,同时当集装箱没有装满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隔层组件对集装箱内部空间进行分隔制冷,减小制冷空间,节约能源,降低电能损耗,制冷机位置、温度、故障、报警等各项信息可通过远程通讯模块传递到TMS服务器,远程通讯模块也可接受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控制指令,传递到冷机控制器,指令冷机工作。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的俯视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设备舱外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保温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上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上货调节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调节导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隔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远程通讯模块的通讯控制系统示意图。
[0039]图例说明:
[0040]1、底盘;2、保温箱体;2.1、箱门;2.2、软帘门;2.6、设备舱门;3、制冷机组;4、冷机控制器;5、远程通讯模块;6、发电机;7、蓄电池;8、燃油箱;9、自动卷线器;10、设备舱外箱;11、上货机构;110、上货导轨架;112、驱动丝杆;113、限位光杆;12、上货调节架;121、滚珠螺母座;122、调节导轨架;123、连接架;124、吊架;13、隔层组件;131、收卷轴;132、隔层薄膜;133、磁铁软带;134、底板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2]参照图1

10,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包括保温箱体2、设备舱外箱10和上货机构11;
[0043]保温箱体2的尾端开口上通过折页组件连接有箱门2.1且保温箱体2的内部靠近箱门2.1的一侧设有软帘门2.2;
[00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体(2)、设备舱外箱(10)和上货机构(11);所述保温箱体(2)的尾端开口上通过折页组件连接有箱门(2.1)且保温箱体(2)的内部靠近箱门(2.1)的一侧设有软帘门(2.2);所述设备舱外箱(10)独立设置在保温箱体(2)的一侧底部,且设备舱外箱(10)的内部安装有发电机(6)、制冷机组(3)、蓄电池(7)、燃油箱(8),所述制冷机组(3)的顶部设有冷机控制器(4),所述设备舱外箱(10)上通过铰链连接设备舱门(2.6);所述上货机构(11)固定在保温箱体(2)的内侧顶部中线上,且上货机构(11)实现在对保温箱体(2)辅助进行吊装上货,同时上货机构(11)上还设有用于对保温箱体(2)内部任意位置进行分隔使用的隔层组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货机构(11)包括上货导轨架(110)和两个限位光杆(113);所述上货导轨架(110)固定在保温箱体(2)的内侧顶部中线上,且上货导轨架(110)的内测转动设置有驱动丝杆(112),所述上货导轨架(110)上还滑动连接有上货调节架(12);两个所述限位光杆(113)关于上货导轨架(110)对称设置平行设置在保温箱体(2)的内侧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陆运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货调节架(12)包括滚珠螺母座(121)和水平固定连接在滚珠螺母座(121)上的调节导轨架(122),所述滚珠螺母座(121)滑动嵌入在上货导轨架(110)上,所述调节导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费强魏营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益航空地面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