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子仪器的叠层陶瓷电容器,尤其是带有由镍或镍合金制成的内部电极的叠层陶瓷电容器。叠层陶瓷电容器通常按如下方法制备。首先制备表面用电极材料涂覆成内部电极的绝缘材料片。例如,该绝缘材料可主要含有BaTiO3。接着,在加热和加压下将多块这样的用电极材料涂覆的材料片进行层压和整体化,将得到的层压制件在天然气氛中1250℃至1350℃烘焙,得到带有内部电极的叠层绝缘陶瓷体。在该绝缘陶瓷体的两端固定和烘焙与内部电极电连接的外部电极。如此即得到叠层陶瓷电容器。因此,用于该内部电极的材料必须满足下列要求。(a)由于绝缘陶瓷与内部电极一起烘焙,因此用于内部电极的材料的熔点必须不低于绝缘陶瓷烘焙的温度。(b)用于内部电极的材料必须在高温下,氧化气氛中不会被氧化,必须不与绝缘材料反应。作为满足这些要求的电极材料,迄今所用的是贵金属,例如铂、金、钯和银-钯合金。然而,虽然这些电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特性,但它们是十分昂贵的。因此,电极材料的成本达到叠层陶瓷电容器总成本的30%至70%,因而是常规叠层陶瓷电容器生产成本提高的主要因素。除了贵金属之外,已知一些贱金属(如N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层陶瓷电容器,包括多层介电陶瓷层,多个形成在介电陶瓷层之间的内部电极,每一个内部电极的一端暴露在介电陶瓷层一端之外,以及与暴露的内部电极电连接的外部电极,该叠层陶瓷电容器的特征在于介电陶瓷层各由包括下述组分的材料制成:杂质、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低于0.02%(重量)的钛酸钡,以及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镱、氧化锰、氧化钴和氧化镍,并相对于100摩尔具有下列组成式的主要组分,含有0.5至5.0摩尔(以MgO计)的次要组分氧化镁, (1-α-β){BaO}↓[m].TiO↓[2]+αRe↓[2]O↓[3]+β(Mn↓[1-x-y]Ni↓[x]Co↓[y])O ...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4-22 126405/96;JP 1995-12-20 349734/951.一种叠层陶瓷电容器,包括多层介电陶瓷层,多个形成在介电陶瓷层之间的内部电极,每一个内部电极的一端暴露在介电陶瓷层一端之外,以及与暴露的内部电极电连接的外部电极,该叠层陶瓷电容器的特征在于介电陶瓷层各由包括下述组分的材料制成杂质、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低于0.02%(重量)的钛酸钡,以及氧化铽、氧化镝、氧化钬、氧化铒、氧化镱、氧化锰、氧化钴和氧化镍,并相对于100摩尔具有下列组成式的主要组分,含有0.5至5.0摩尔(以MgO计)的次要组分氧化镁,(1-α-β){BaO}m·TiO2+αRe2O3+β(Mnl-x-yNixCoy)O其中Re2O3是选自Tb2O3、Dy2O3、Ho2O3、Er2O3和Yb2O3中的一种或多种;α、β、m、x和y如下所述0.0025≤α≤0.0250.0025≤β≤0.05β/α≤40≤x<1.00≤y<1.00≤x+y<1.01.000<m≤1.035,还含有0.2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晴信,和田博之,浜地幸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