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60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包括管道结构,管道结构的后表面装配有循环机构,管道结构的前端装配有排放机构,管道结构包括集热管,集热管的内表面开设有循环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管道结构、循环机构和排放机构的冷凝器的循环管道结构,在使用时,冷却液从固定排放管的左端进入,经过集热管后进入到循环机构的内部,再由集热管不断的循环,在循环一段时间后,当循环管内部需要清理时,将插块取出,并使用排放管插接在插槽的内表面,随后移动连接杆结构带动清理件在驯化空的内表面滑动清理内壁,并由排放管将废液排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冷凝器热交换效率比较差,并且圆形的循环管内壁不便于清理的问题。并且圆形的循环管内壁不便于清理的问题。并且圆形的循环管内壁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冷凝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

技术介绍

[0002]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现有的冷凝器管路多为圆形,因此管路与热交换位置的接触面较小,热交换效率比较差,并且圆形的循环管内壁不便于清理,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冷凝器热交换效率比较差,并且圆形的循环管内壁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包括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后表面装配有循环机构,所述管道结构的前端装配有排放机构,所述管道结构包括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内表面开设有循环孔,所述集热管的侧表面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和循环孔的内表面套接有清理件,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连接罩,所述连接罩的中部装配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连接罩套接在集热管的外表面后端,所述排放机构包括固定排放管和循环排放管,所述固定排放管和循环排放管的前端装配有插块密封结构,所述循环排放管的内壁表面装配有第一连接管。
[0005]进一步,所述集热管的侧表面装配有固定爪。
[0006]进一步,所述集热管的外侧端装配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
[0007]进一步,所述循环孔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
[0008]进一步,所述清理件的前端装配有倒角,所述清理件的后端装配有连接杆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连接罩的内表面开设有传送槽,所述传送槽的后表面开设有滑孔。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排放管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循环排放管的前端开设有第二插槽,插块结构包括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所述第一插块插接在第一插槽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插块车接在第二插槽的内表面。
[0011]进一步,所述固定排放管、循环排放管的前后两端开设有槽位,所述槽位的内表面套接有密封环。
[0012]进一步,所述连接罩的内表面开设密封槽,连接头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密封槽和定位槽的内表面套接有密封圈。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管道结构、循环机构和排放机构的冷凝器的循环管道结构,在使用时,冷却液从固定排放管的左端进入,经过集热管后进入到循环机构的内部,再由集热管不断的循环,在循环一段时间后,当循环管内部需要清理时,将插块取出,并使用排放管插接在插槽的内表面,随后移动连接杆结构带动清理件
在驯化空的内表面滑动清理内壁,并由排放管将废液排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冷凝器热交换效率比较差,并且圆形的循环管内壁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装配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循环机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管道结构剖切装配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排放机构,11、固定排放管,12、循环排放管,13、第一插槽,14、第一插块,15、第二插槽,16、第二插块,17、第一连接管,18、密封环,2、循环机构,21、连接罩,22、第二连接管,23、密封槽,24、传送槽,25、滑孔,3、管道结构,31、集热管,32、固定爪,33、连接头,34、循环孔,35、导槽,36、圆槽,37、密封圈,38、定位槽, 39、倒角,310、清理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0]参见图1

4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包括管道结构3,管道结构3的后表面装配有循环机构2,管道结构3的前端装配有排放机构1,管道结构3包括集热管31,集热管31的内表面开设有循环孔34,集热管31的侧表面开设有导槽35,导槽35和循环孔34的内表面套接有清理件310,循环机构2包括连接罩21,连接罩21的中部装配有第二连接管22,连接罩21套接在集热管31的外表面后端,排放机构1包括固定排放管11和循环排放管12,固定排放管11和循环排放管12的前端装配有插块密封结构,循环排放管12的内壁表面装配有第一连接管17;
[0021]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管道结构3、循环机构2和排放机构1的冷凝器的循环管道结构,在使用时,冷却液从固定排放管11的左端进入,经过集热管31后进入到循环机构2的内部,再由集热管31不断的循环,在循环一段时间后,当循环管内部需要清理时,将插块取出,并使用排放管插接在插槽的内表面,随后移动连接杆结构带动清理件310在驯化空34的内表面滑动清理内壁,并由排放管将废液排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冷凝器热交换效率比较差,并且圆形的循环管内壁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0022]集热管31的侧表面装配有固定爪32,便于管道结构3的装配使用,加热管31的顶部紧密贴合在散热器的外表面,用于热交换。
[0023]集热管31的外侧端装配有连接头33,连接头33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37,利用密封圈37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0024]循环孔34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36,圆槽36配合集热管31的上壁,增加热交换液与散热器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0025]清理件310的前端装配有倒角39,清理件310的后端装配有连接杆结构,利用倒角结构便于贴合在循环孔34的内壁,清理内壁贴合的杂物。
[0026]连接罩23的内表面开设有传送槽24,传送槽24的后表面开设有滑孔 25,传送槽24用于液体的循环。
[0027]固定排放管11的前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槽13,循环排放管12的前端开设有第二插槽15,插块结构包括第一插块14和第二插块16,第一插块14 插接在第一插槽13的内表面,第二插块16车接在第二插槽15的内表面,排放机构1的前端的插槽插块结构便于排放机构的密封和使用,在不使用时使用螺丝固定。
[0028]固定排放管11、循环排放管12的前后两端开设有槽位,槽位的内表面套接有密封环18,利用密封环18和密封圈37,便于本技术的密封使用。
[0029]连接罩21的内表面开设密封槽23,连接头33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 38,密封槽23和定位槽38的内表面套接有密封圈37。
[00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包括管道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结构(3)的后表面装配有循环机构(2),所述管道结构(3)的前端装配有排放机构(1),所述管道结构(3)包括集热管(31),所述集热管(31)的内表面开设有循环孔(34),所述集热管(31)的侧表面开设有导槽(35),所述导槽(35)和循环孔(34)的内表面套接有清理件(310),所述循环机构(2)包括连接罩(21),所述连接罩(21)的中部装配有第二连接管(22),所述连接罩(21)套接在集热管(31)的外表面后端,所述排放机构(1)包括固定排放管(11)和循环排放管(12),所述固定排放管(11)和循环排放管(12)的前端装配有插块密封结构,所述循环排放管(12)的内壁表面装配有第一连接管(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31)的侧表面装配有固定爪(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31)的外侧端装配有连接头(33),所述连接头(33)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3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介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孔(34)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成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