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以及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911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是通过将离子透过性化合物和碳微粒子a分散或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液体涂布于铝箔等导电性薄片并进行干燥、形成皮膜a从而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是通过将粘合剂和碳微粒子b以及活性碳b分散或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液体涂布于上述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的皮膜a上,进行干燥来形成皮膜b,从而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双电层电容器,是通过将该电极与隔膜重合,浸渍在电解液中,从而得到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以及双电 层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双电层电容器能够快速充放电,耐过充放电能力强、不伴随化学反应, 因此能够以寿命长、且宽温度范围使用,并且不含重金属,所以具有对环 境友好等的电池所没有的特性。双电层电容器主要被用于存储器备用电源 等。进而,人们也正在研究将双电层电容器用于与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 组合的电力贮藏系统、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辅助器等。双电层电容器具有下述结构,即,使含有活性碳等的合剂叠层在铝箔 等的集电体上形成的一对可极化电极,在含有电解质离子的溶液中通过介 有隔膜而对向配置成的结构。对电极外加直流电压时,溶液中的阴离子被 拉向极化成正(+ )侧的电极、而溶液中的阳离子被拉向极化成负(_ ) 侧的电极。由此,电极与溶液的界面形成的双电层能够作为电能源利用。为了得到高输出电容量的双电层电容器,需要尽量减小电容器具有的 内部电阻。已知,电容器的内部电阻是由电解液、可极化电极、集电体、 它们的界面等产生的,例如目前尝试了通过减小集电体或电极具有的体积 电阻值来减小电容器的内部电阻。专利文献1公开了 一种双电层电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具有导电性薄片和在其上具备的含有离子透过性化合物和碳微粒子a的皮膜a。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10-11 296444/2005;US 2005-10-18 60/727,5481.一种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具有导电性薄片和在其上具备的含有离子透过性化合物和碳微粒子a的皮膜a。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中,导电性薄片 为铝箔、铝腐蚀箔或铝穿孔箔。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中,离子透 过性化合物是对有机溶剂没有溶胀性的化合物。4. 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中, 离子透过性化合物是在利用有机溶剂进行的摩擦剥离试验中不产生剥离的 化合物。5. 根据权利要求1 4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中, 离子透过性化合物的氟离子透过率为1 x l(T2S/cm以上。6. 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中, 离子透过性化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5万以下。7. 根据权利要求1 6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中, 离子透过性化合物是多糖类或使多糖类交联而成的化合物。8. 根据权利要求1 6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中, 离子透过性化合物是采用丙烯酰胺、丙烯腈、脱乙酰壳多糖吡咯烷酮羧酸 盐、羟基丙基脱乙酰壳多糖、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偏苯三酸酐、苯均 四酸酐、酸酐中的任一种对多糖类进行交联而成的化合物。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中,多糖类 是脱乙酰壳多糖或甲壳质。10. 根据权利要求1 ~ 9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中, 皮膜a在胶带剥离试验(JIS D0202-1988 )中不剥离。11. 根据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 中,皮膜a是通过热固化来获得的。12. 根据权利要求1~11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中,皮膜a中还含有活性碳a。13. 根据权利要求1 12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其 中,碳微粒子a为针状或棒状。14. 一种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具有权利要求1~13的任一项所述的 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和在该集电体的皮膜a上具备的含有粘合剂、碳微 粒子b以及活性碳b的皮膜b。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其中,碳孩t粒子b 为针状或棒状。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其中,活性 碳b的BET比表面积为800 ~ 2500m2/g。17. 根据权利要求14 ~ 16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电极,其中, 粘合剂含有离子透过性化合物。18. —种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离子透过性化 合物和碳微粒子a分散或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液体涂布于导电性薄片并进 行干燥,从而形成皮膜a的工序。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离子透过性化合物的氟离子透过率为1 x 10-2S/cm以上。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的制造方法, 其中,离子透过性化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5万以下。21. 根据权利要求18~20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的制 造方法,其中,离子透过性化合物是多糖类或使多糖类交联而成的化合物。22. 根据权利要求18 ~ 20的任一项所述的双电层电容器用集电体的制 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森将弘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