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转向舵润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61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转向舵润滑机构,它包括有转向轴,转向轴中部套装有内套,内套外侧套装有外套,外套外侧下部通过连接板与舱室连接,外套上方的转向轴上套装有上套筒,上套筒底部与外套顶部连接密封,上套筒上方的转向轴上套装有上锥筒,上锥筒由上套筒承托,上锥筒其中一侧设有内外贯穿的注油孔,上锥筒顶部安装有上封盖,转向轴顶部向上穿过上封盖形成上连接端,外套底部设有下封盖,转向轴底部向下穿过下封盖形成下连接端。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转向舵润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
,尤其是指一种船舶转向舵润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船舶转向舵内套与外套均是直筒形的,内套在使用过程中下坠的缓冲力小,容易下坠与密封圈发生挤压,一旦与密封圈接触就容易发生磨损,导致密封圈损坏,而且现有的上盖部位是平的,容易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船舶转向舵润滑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舶转向舵润滑机构,它包括有转向轴,转向轴中部套装有内套,内套外侧套装有外套,外套外侧下部通过连接板与舱室连接,外套上方的转向轴上套装有上套筒,上套筒底部与外套顶部连接密封,上套筒上方的转向轴上套装有上锥筒,上锥筒由上套筒承托,上锥筒其中一侧设有内外贯穿的注油孔,上锥筒顶部安装有上封盖,转向轴顶部向上穿过上封盖形成上连接端,外套底部设有下封盖,转向轴底部向下穿过下封盖形成下连接端。
[0005]所述的注油孔倾斜贯穿于上锥筒上,注油孔较低一端位于上锥筒内。
[0006]所述的上锥筒外周面中部扩展形成连接环,注油孔入口位于连接环上方,上锥筒外周面下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导向面。
[0007]所述的上套筒内腔壁与转向轴外周面之间预留有上润滑室。
[0008]所述的内套外周面中部内凹形成有内润滑槽,内套底部扩展形成有内锥套,内套外侧套装有外套,外套内腔中部扩展形成外润滑槽,外套内腔下部扩展形成下密封腔,下密封腔顶部的外套内设有倾斜的内锥面,内锥面与内锥套表面套合;内套下方的下密封腔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为至少两个,相互层叠后活动套装在转向轴上,最下层的密封圈由下封盖承托,密封圈顶部与内套底部之间预留有下润滑室。
[0009]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外套按常规方式固定在船舱内,外套其中一侧连接有注油接头,通过注油接头、注油孔注入润滑油,注油孔的润滑油进入上润滑室对转向轴上部进行润滑,注油接头注入的润滑油在内套在转动时,润滑油在自重下向下流动进入中间润滑室,对内套、外套之间进行润滑,同时一部分会下降对内锥面与内锥套之间进行润油,最后下落进入下润滑室内,内套底部扩展形成的内锥套有利于增加内套底部面积,再通过下润滑室配合,使内套上下浮动缓冲性更好,上锥筒的锥形导向面用于安装时导向,同时防止锥筒在使用过程中位移,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内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船舶转向舵润滑机构包括有转向轴1,转向轴1中部套装有内套2,内套2外侧套装有外套3,外套3外侧下部通过连接板与舱室连接,外套3上方的转向轴1上套装有上套筒10,上套筒10内腔壁与转向轴1外周面之间预留有上润滑室,上套筒10底部与外套3顶部连接密封,上套筒10上方的转向轴1上套装有上锥筒11,上锥筒11由上套筒10承托,上锥筒11其中一侧设有内外贯穿的注油孔13,注油孔13倾斜贯穿于上锥筒11上,注油孔13较低一端位于上锥筒11内,上锥筒11外周面中部扩展形成连接环,注油孔13入口位于连接环上方,上锥筒11外周面下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导向面。上锥筒11顶部安装有上封盖12,转向轴1顶部向上穿过上封盖12形成上连接端,外套3底部设有下封盖9,转向轴1底部向下穿过下封盖9形成下连接端。
[0013]内套2外周面中部内凹形成有内润滑槽4,内套2底部扩展形成有内锥套5,内套2外侧套装有外套3,外套3内腔中部扩展形成外润滑槽6,外套3内腔下部扩展形成下密封腔7,下密封腔7顶部的外套3内设有倾斜的内锥面,内锥面与内锥套5表面套合;内套2下方的下密封腔7内设有密封圈8,密封圈8为至少两个,相互层叠后活动套装在转向轴1上,最下层的密封圈由下封盖9承托,密封圈8顶部与内套2底部之间预留有下润滑室。
[0014]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外套按常规方式固定在船舱内,外套其中一侧连接有注油接头,通过注油接头、注油孔注入润滑油,注油孔的润滑油进入上润滑室对转向轴上部进行润滑,注油接头注入的润滑油在内套在转动时,润滑油在自重下向下流动进入中间润滑室,对内套、外套之间进行润滑,同时一部分会下降对内锥面与内锥套之间进行润油,最后下落进入下润滑室内,内套底部扩展形成的内锥套有利于增加内套底部面积,再通过下润滑室配合,使内套上下浮动缓冲性更好,上锥筒的锥形导向面用于安装时导向,同时防止锥筒在使用过程中位移,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0015]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转向舵润滑机构,它包括有转向轴(1),其特征在于:转向轴(1)中部套装有内套(2),内套(2)外侧套装有外套(3),外套(3)外侧下部通过连接板与舱室连接,外套(3)上方的转向轴(1)上套装有上套筒(10),上套筒(10)底部与外套(3)顶部连接密封,上套筒(10)上方的转向轴(1)上套装有上锥筒(11),上锥筒(11)由上套筒(10)承托,上锥筒(11)其中一侧设有内外贯穿的注油孔(13),上锥筒(11)顶部安装有上封盖(12),转向轴(1)顶部向上穿过上封盖(12)形成上连接端,外套(3)底部设有下封盖(9),转向轴(1)底部向下穿过下封盖(9)形成下连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转向舵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注油孔(13)倾斜贯穿于上锥筒(11)上,注油孔(13)较低一端位于上锥筒(1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转向舵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上锥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钢陈玉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万骏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