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性能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90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超高性能轮胎,设有非对称的轮胎花纹,轮胎花纹包括中央花纹块,位于内侧胎肩位置的第一胎肩花纹块,位于外侧胎肩位置的第二胎肩花纹块,第二侧部花纹块,第一侧部花纹块和第一胎肩花纹块;第一胎肩花纹块与第一侧部花纹块之间设有第一纵沟,第一侧部花纹块与中央花纹块之间设有第二纵沟,中央花纹块与第二侧部花纹块之间设有第三纵沟,第二侧部花纹块与第二胎肩花纹块之间设有第四纵沟;第四纵沟的沟槽宽度小于第一纵沟的沟槽宽度;第二胎肩花纹块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有横向沟槽组和第二胎间细沟槽;横向沟槽组由两个第二横沟组成,第二横沟两端封闭设置。该轮胎能够实现精准的干湿地操控性能,具有较好的湿地路面排水性能。路面排水性能。路面排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性能轮胎


[0001]本技术属于轮胎
,具体涉及超高性能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经济发展,车辆性能不断提升,这给轮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性能的轮胎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运动、舒适、静音和节能环保等性能的要求。高性能的轮胎在行驶过程中,既要保证在湿滑地面有优良的排水性能,又要保证在干、湿路面有稳定的转弯性能和操控性能,并且在高速行驶时能提供舒适、安静的驾乘体验。因此,如何实现良好的排水性能,干湿地面的操控性能,以及降低高速行驶过程中轮胎以及胎面花纹沟槽内气流运动产生的噪声,使驾乘者有更舒适、安静的驾乘体验,成为轮胎胎面花纹设计者首要考虑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超高性能轮胎(UHP轮胎),该轮胎能够实现精准的干湿地操控性能,具有较好的湿地路面排水性能。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超高性能轮胎,设有非对称的轮胎花纹,所述轮胎花纹包括周向中心线与胎面赤道面重合的中央花纹块,位于内侧胎肩位置的第一胎肩花纹块,位于外侧胎肩位置的第二胎肩花纹块,位于所述中央花纹块与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之间的第一侧部花纹块,以及位于所述中央花纹块与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之间的第二侧部花纹块;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与所述第一侧部花纹块之间设有第一纵沟,所述第一侧部花纹块与所述中央花纹块之间设有第二纵沟,所述中央花纹块与所述第二侧部花纹块之间设有第三纵沟,所述第二侧部花纹块与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之间设有第四纵沟;
[0006]所述第四纵沟的沟槽宽度小于第一纵沟、第二纵沟和第三纵沟的沟槽宽度;
[0007]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有横向沟槽组和第二胎间细沟槽;所述横向沟槽组由两个第二横沟组成,所述第二横沟两端封闭设置,且设于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上的多个所述第二横沟沿轮胎周向均匀排布;第二胎间细沟槽一端贯通与之相邻的所述第四纵沟,另一端封闭设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横沟由一端端部相连的第二横沟段和第二斜沟段组成,所述第二斜沟段设于靠近所述第四纵沟的一侧,所述第二横沟段设于远离所述第四纵沟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沟段和所述第二胎间细沟槽均倾斜设置,且二者倾斜方向相同。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斜沟段和第二横沟段间的夹角β设为10
°
—15
°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有第一横沟和第一胎间细沟槽,所述第一横沟两端封闭设置,所述第一胎间细沟槽的一端贯通与之相邻的第一纵沟,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第一横沟由一端端部相连的第一横沟段和第一斜沟段组成,所述第一斜沟段设于靠近所述第一纵沟的一侧,所述第一横沟段设于远离所述第一纵沟的一侧;所
述第一斜沟段和所述第一胎间细沟槽均倾斜设置,且二者与所述第二胎间细沟槽的倾斜方向相同。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部花纹块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有第一侧部横向花纹和第一侧部细沟槽,所述第一侧部横向花纹由一端端部相连的第一细槽段和第一宽槽段组成,所述第一细槽段设于靠近所述第一纵沟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细槽段的端部贯通与之相邻的第一纵沟,所述第一宽槽段设于靠近所述第二纵沟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宽槽段的端部贯通与之相邻的第二纵沟;所述第一侧部细沟槽一端贯通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纵沟,另一端封闭设置。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侧部花纹块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有第二侧部沟槽和第三侧部沟槽,所述第二侧部沟槽一端贯通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三纵沟,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第三侧部沟槽两端分别贯通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三纵沟和所述第四纵沟;所述第一侧部横向花纹、第一侧部细沟槽、第二侧部沟槽和第三侧部沟槽均倾斜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二胎间细沟槽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胎间细沟槽和第一侧部细沟槽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二胎间细沟槽和第二侧部细沟槽的槽宽。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中央花纹块设置多个中央横沟,多个所述中央横沟沿轮胎周向均匀排布,所述中央横沟设为线性细沟槽,所述中央横沟与所述第二侧部细沟槽同向倾斜设置,所述中央横沟一端贯通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三纵沟,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中央横沟与所述第一侧部横向花纹、所述第二侧部沟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的所述中央横沟、第一侧部横向花纹和第二侧部沟槽的中心线共线设置;所述第三侧部沟槽与所述第一侧部细沟槽、所述第二胎间细沟槽一一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侧部细沟槽、第三侧部沟槽和第二胎间细沟槽的中心线共线设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槽的两端部设为尖角形,所述第二横槽的两端部设为尖角形,所述第一胎间细沟槽的封闭端设为尖角形,所述第二胎间细沟槽的封闭端设为尖角形,所述第一胎间细沟槽的封闭端设为尖角形,所述第二侧部沟槽的封闭端设为尖角形,所述中央横沟的封闭端设为尖角形。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沟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横沟的一端端部的第一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靠近所述第一纵沟设置,所述第二横沟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横沟的一端端部的第二加强块,所述第二加强块靠近所述第二纵沟设置。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的海路比为70.9%—73.1%,所述第四纵沟的槽宽为6.2—9.3mm,所述第二横沟的槽宽为2.6—6.5mm;所述第一横沟的槽宽为0.6—2.2mm,所述第一横沟的槽深为2mm—6mm。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超高性能轮胎,该轮胎能够实现精准的干湿地操控性能,具有较好的湿地路面排水性能,可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具体而言:
[0018]1、本申请的轮胎采用非对称花纹设计,四条纵沟的设计有效提高了轮胎在积水路面行驶时的排水性能,使车辆有更高的安全行驶速度、提升的驾乘体验,设于外侧的第四纵沟较窄,可使外侧花纹作为整体接触地面,减小了花纹块蠕动,同时第二横沟采用不贯通设计,提高了花纹块刚性,提高了接地面积,确保干地制动及转弯时有效接地面积,提高了高速转弯时的抓地性能和操控稳定性能,使驾乘更安全可靠。
[0019]2、第一胎肩花纹块添加第一胎间细沟槽,第一胎间细沟槽的数量多于第二胎间细沟槽数量,使位于轮胎内侧的第一胎肩花纹块刚性降低,使轮胎内侧的花纹块柔性接地,保证了内侧舒适性及及操控响应的灵活性。设于内侧的第一纵沟槽宽大于外侧的第四纵沟,极大的增加了车辆行驶时的排水性能,横沟采用直线封闭式沟槽设计,使轮胎侧向排水能力提升,增加湿地排水效果,另一方面第一胎间细沟槽可有效切断水膜,使轮胎在湿地路面的操控性大幅提升。
[0020]3、本申请的轮胎采用较大花纹块设计,在轮胎运行中大花纹块蠕动小,能量损失小,接地面积大,有效提高产品的操控性。有一定角度的第一横沟、第二横沟等横向沟槽来分割花纹块,使花纹块与地面接触时更加柔和,降低了撞击噪音也阻止了音频的共振传播。
[0021]4、四条纵沟非对称设计,在轮胎运行中不对称的纵沟可配合坚固的中央花纹块,支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性能轮胎,设有非对称的轮胎花纹,所述轮胎花纹包括周向中心线与胎面赤道面重合的中央花纹块,位于内侧胎肩位置的第一胎肩花纹块,位于外侧胎肩位置的第二胎肩花纹块,位于所述中央花纹块与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之间的第一侧部花纹块,以及位于所述中央花纹块与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之间的第二侧部花纹块;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与所述第一侧部花纹块之间设有第一纵沟,所述第一侧部花纹块与所述中央花纹块之间设有第二纵沟,所述中央花纹块与所述第二侧部花纹块之间设有第三纵沟,所述第二侧部花纹块与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之间设有第四纵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纵沟的沟槽宽度小于第一纵沟、第二纵沟和第三纵沟的沟槽宽度;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有横向沟槽组和第二胎间细沟槽;所述横向沟槽组由两个第二横沟组成,所述第二横沟两端封闭设置,且设于所述第二胎肩花纹块上的多个所述第二横沟沿轮胎周向均匀排布;第二胎间细沟槽一端贯通与之相邻的所述第四纵沟,另一端封闭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沟由一端端部相连的第二横沟段和第二斜沟段组成,所述第二斜沟段设于靠近所述第四纵沟的一侧,所述第二横沟段设于远离所述第四纵沟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沟段和所述第二胎间细沟槽均倾斜设置,且二者倾斜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性能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沟段和第二横沟段间的夹角β设为10
°
—1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性能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胎肩花纹块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有第一横沟和第一胎间细沟槽,所述第一横沟两端封闭设置,所述第一胎间细沟槽的一端贯通与之相邻的第一纵沟,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第一横沟由一端端部相连的第一横沟段和第一斜沟段组成,所述第一斜沟段设于靠近所述第一纵沟的一侧,所述第一横沟段设于远离所述第一纵沟的一侧;所述第一斜沟段和所述第一胎间细沟槽均倾斜设置,且二者与所述第二胎间细沟槽的倾斜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高性能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花纹块沿轮胎周向交替设置有第一侧部横向花纹和第一侧部细沟槽,所述第一侧部横向花纹由一端端部相连的第一细槽段和第一宽槽段组成,所述第一细槽段设于靠近所述第一纵沟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细槽段的端部贯通与之相邻的第一纵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发徐伟王君祝丰毅刘杰王伟孙超任振兴张晨曦张琳姜晓亮项兵兵刘杰张娟刘俊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