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61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路基层、刚性垫层、过渡层、应力吸收层和超薄磨耗层,所述刚性垫层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过渡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克服现有的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易产生裂缝而影响公路路面使用寿命的缺陷。寿命的缺陷。寿命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交通的特点发生了重大变化,交通量不断增大,而多轴次、重轴载、高轮压在交通组成中比重越来越大,且超载现象突出,对路面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新建道路中,早期病害严重,已建道路在未达到设计年限时出现结构性破坏的现象频发,这也增加了道路在使用年限内的维修次数与寿命周期成本。
[0003]我国绝大部分高等级公路路面均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易因干缩和温缩产生开裂,进而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通常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底基层需分三层施工,整体性不强,存在层间结合问题。目前普遍对工程施工进度要求较高,施工机械车辆通常需要在施工好的水泥稳定碎石上行驶,造成对水稳定碎石层的损伤。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以上缺陷的路面结构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克服现有的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易产生裂缝而影响公路路面使用寿命的缺陷。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路基层、刚性垫层、过渡层、应力吸收层和超薄磨耗层,所述刚性垫层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过渡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
[0007]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应力吸收层为预制的可卷曲沥青混合料层。
[0008]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应力吸收层与所述过渡层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所述应力吸收层与所述超薄磨耗层之间设有第三粘结层。
[0009]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超薄磨耗层为AC沥青混凝土层或SMA沥青混凝土层。
[0010]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超薄磨耗层的上表面覆盖有抗飞散覆盖层。
[0011]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刚性垫层和所述路基层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层。
[0012]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刚性垫层顶面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与所述过渡层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
[0013]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刚性垫层的厚度为15

20cm,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5

10cm,所述应力吸收层的厚度为1

1.5cm,所述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0.8

1.5cm。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在路基层上设有刚性垫层,刚性垫层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具有高抗压强度、高抗弯拉强度、高韧性和高耐久性等优良性能,作为主要的承重层,能够为路面提供稳定有力的支
撑,且不易产生裂缝,从而避免了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在刚性垫层上设有半刚性的过渡层,过渡层作为路面柔性沥青层与底部刚性垫层之间的过渡层,能够对刚性垫层所受应力起缓冲作用,由此可进一步避免刚性垫层受压力冲击过大而产生裂缝;在过渡层上设有应力吸收层,可以吸收消除部分应力,避免过渡层和刚性垫层的开裂。因此,本方案的路面结构中,可以从根本上有效方式路面结构产生开裂,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中具体结构说明:1路基层、2刚性垫层、3过渡层、4应力吸收层、5超薄磨耗层、61第一防水层、62第二防水层、71第一粘结层、72第二粘结层、73第三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参照图1,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路基层1、刚性垫层2、过渡层3、应力吸收层4和超薄磨耗层5,所述刚性垫层2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过渡层3为水泥稳定碎石层。
[0019]刚性垫层2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具有高抗压强度、高抗弯拉强度、高韧性和高耐久性等优良性能,作为主要的承重层,能够为路面提供稳定有力的支撑,且不易产生裂缝,从而避免了沥青路面产生反射裂缝;在刚性垫层2上设有半刚性的过渡层3,过渡层3作为路面柔性沥青层与底部刚性垫层2之间的过渡层,能够对刚性垫层2所受应力起缓冲作用,由此可进一步避免刚性垫层2受压力冲击过大而产生裂缝;在过渡层2上设有应力吸收层,可以吸收消除部分应力,避免过渡层3和刚性垫层2的开裂。因此,本方案的路面结构中,可以从根本上有效方式路面结构产生开裂,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0]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应力吸收层4为预制的可卷曲沥青混合料层。应力吸收层4采用预制的可卷曲沥青混合料层,其柔性好,具有良好的应力吸收效果,且施工方便,施工后等待时间短,从而缩短施工工期。
[0021]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应力吸收层4与所述过渡层3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72,所述应力吸收层4与所述超薄磨耗层5之间设有第三粘结层73。设置第二粘结层72和第三粘结层73,可使应力吸收层4与其上下结构层牢固结合,保证路面结构的可靠性能。
[0022]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超薄磨耗层5为AC沥青混凝土层或SMA沥青混凝土层。
[0023]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超薄磨耗层5的上表面覆盖有抗飞散覆盖层。在完成超薄磨耗层5施工后在其表面喷涂抗飞散覆盖层,可避免超薄磨耗层5上颗粒的脱落飞散,保证超薄磨耗层5的耐久性。优选的,抗飞散覆盖层的组分包括改性乳化沥青、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水。将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混合后,形成粘度适中的沥青材料,既保证了良好的施工性,亦能通过一系列固化作用、交织作用、渗透作用、粘附作用,修复损坏的沥青膜、增大路面表面沥青膜厚度,从而在不影响排水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抗滑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排水沥青路面的抗飞散能力。
[0024]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刚性垫层2和所述路基层1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层61。设置第一防水层61可防止雨水侵蚀刚性垫层2对刚性垫层2造成破坏。
[0025]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刚性垫层2顶面设有第二防水层62,所述第二防水层62与所述过渡层3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71。设置第二防水层62可从顶面防止雨水侵蚀刚性垫层2对刚性垫层2造成破坏。
[0026]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刚性垫层2的厚度为15

20cm,所述过渡层3的厚度为5

10cm,所述应力吸收层的厚度为1

1.5cm,所述超薄磨耗层的厚度为0.8

1.5cm。
[0027]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但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技术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路基层(1)、刚性垫层(2)、过渡层(3)、应力吸收层(4)和超薄磨耗层(5),所述刚性垫层(2)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过渡层(3)为水泥稳定碎石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吸收层(4)为预制的可卷曲沥青混合料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吸收层(4)与所述过渡层(3)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72),所述应力吸收层(4)与所述超薄磨耗层(5)之间设有第三粘结层(7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磨耗层(5)为AC沥青混凝土层或SMA沥青混凝土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明何木王艳吴建波许志东徐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