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能量处理装置和方法、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50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46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能量处理装置和方法、车辆。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感,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相桥臂,第一相桥臂的中点与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相桥臂,第二相桥臂的中点与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储能元件,储能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一汇流端连接,储能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汇流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第一相桥臂和第二相桥臂,使电池通过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的加热,其中,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这样,电路中的纹波电流较小,电磁兼容性能较好。电磁兼容性能较好。电磁兼容性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能量处理装置和方法、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能量处理装置和方法、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为解决当前石油能源紧缺和减缓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发展电动车辆产业迫在眉睫。而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辆的核心动力部件,其充放电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动车辆的驾驶性能和用户体验。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其放电能力大大减退,极大地影响了电动车辆的续驶里程;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性能和充电时间也无法得到保证。为了保证动力电池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以保证其充放电性能及其工作寿命,必要时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
[0003]车载大功率的电子装置往往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导致新能源车辆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的相关技术中,多半存在电路拓扑复杂、电磁干扰严重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兼容性能良好的电池能量处理装置和方法、车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能量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06]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能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一相桥臂,所述第一相桥臂的中点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相桥臂,所述第二相桥臂的中点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相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相桥臂的第一端共接形成第一汇流端,所述第一相桥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相桥臂的第二端共接形成第二汇流端,所述第二汇流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储能元件,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汇流端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相桥臂和所述第二相桥臂,使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储能状态、续流状态和不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相桥臂和所述第二相桥臂,使所述电池和所述储能元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相桥臂和所述第二相桥臂,使所述电池或所述储能元件向所述第一电感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处于储能状态,所述第二电感处于不工作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相桥臂和所述第二相桥臂,使所述电池和所述储能元件中的一者向所述第二电感放电,所述电池和所述储能元件中的另一者通过所述第一电感进行充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其中,所述第二电感处于储能状态,所述第一电感处于续流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相桥臂和所述第二相桥臂,使所述电池或所述储能元件通过所述第二电感进行充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其中,所述第二电感处于续流状态,所述第一电感处于不工作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车载电池,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为车辆的电压变换器中的电感,所述第一相桥臂和所述第二相桥臂为所述电压变换器中的桥臂,所述储能元件为母线电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车载电池,所述第一相桥臂和所述第二相桥臂为车辆的电机控制器中的桥臂,所述储能元件为母线电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相桥臂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电机的第一相绕组连接;第三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相桥臂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机的第二相绕组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
断开,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开关模块,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四开关模块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闭合,以实现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机的驱动。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相桥臂和所述第二相桥臂,使所述电池和所述储能元件通过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进行循环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11.一种电池能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若判定所述电池需要加热,则控制第一相桥臂和第二相桥臂,使所述电池通过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二电感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相桥臂的中点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相桥臂的中点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相桥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相桥臂的第一端共接形成第一汇流端,所述第一相桥臂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相桥臂的第二端共接形成第二汇流端,所述第二汇流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储能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汇流端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储能状态、续流状态和不工作状态,若判定所述电池需要加热,则控制第一相桥臂和第二相桥臂,使所述电池通过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包括:若判定所述电池需要加热,则控制第一相桥臂和第二相桥臂,使所述电池和所述储能元件通过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龙劳黎明王亮薛鹏辉陈明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