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94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侧壁固定嵌入有取样筒,且取样筒的一端位于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取样筒相对应反应釜内部位置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孔,所述取样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活塞向远离进料孔的一端移动时,将反应釜内部的原料通过进料孔抽入至取样筒的内部,第一活塞向进料孔的一端移动时,使得原料带动活动环向远离进料孔位置的一端移动,此时取样筒内部的原料会穿过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并流动至第一活塞远离进料孔的一端,第一活塞向远离进料孔的一端移动将取样筒内部的原料通过出料管挤压出取样筒的内部,从而可以实现无需打开反应釜即可自动取样的目的。动取样的目的。动取样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
,具体为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工是“化学工艺”、“化学工业”、“化学工程”等的简称,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技术,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起初,生产这类产品的是手工作坊,后来演变为工厂,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生产行业即化学工业。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共性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化工合成过程中需要对反应釜内的原料进行取样检验。
[0003]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取样必须要先打开釜盖,再取样,操作非常复杂并且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侧壁固定嵌入有取样筒,且取样筒的一端位于反应釜的内部,所述取样筒相对应反应釜内部位置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孔,所述取样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远离进料孔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取样筒远离反应釜位置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塞相对应进料孔位置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且第一活塞远离进料孔位置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连通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内壁铰接有铰接杆,所述第一活塞相对应铰接杆位置的一端开设有活动槽,所述铰接杆远离活动环位置的一端铰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活动槽的内壁,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弹簧,所述第一阻尼弹簧套接在固定杆的表面,且第一阻尼弹簧固定连接在活动槽的内壁,所述取样筒远离进料孔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内部与取样筒的内部相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铰接杆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铰接杆交接在活动环的内壁。
[0007]优选的,所述取样筒相对应反应釜内部位置的一端贯穿嵌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弹簧,所述第二阻尼弹簧相对应取样筒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且第二活塞活动连接在固定筒的内壁,所述第二活塞远离第二阻尼弹簧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活动贯穿固定筒并延伸至取样筒的内部,所述固定筒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筒关于取样筒中点的水平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第二活塞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堵板,所述堵板相
对应进料孔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的表面与取样筒的内壁紧密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相对应第二活塞杆位置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的内壁与第二活塞杆的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取样筒相对应第一活塞杆位置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密封圈,且第三密封圈的内壁与第一活塞杆的表面紧密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第一活塞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第一活塞杆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反应釜的表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第一活塞向远离进料孔位置的一端移动时,将反应釜内部的原料通过进料孔抽入至取样筒的内部,第一活塞向进料孔的一端移动时,使得原料带动活动环向远离进料孔位置的一端移动,此时取样筒内部的原料会穿过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并流动至第一活塞远离进料孔的一端,第一活塞向远离进料孔的一端移动将取样筒内部的原料通过出料管挤压出取样筒的内部,从而可以实现无需打开反应釜即可自动取样的目的;
[0013]本技术同时还通过设置固定筒、第二阻尼弹簧、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杆、堵板和第一密封圈,使得当第一活塞向远离进料孔一端移动并导致取样筒的内部产生负压时,此时反应釜内部的压力带动第一密封圈和堵板向第一活塞的一端移动并通过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拉伸第二阻尼弹簧,即反应釜内部的原料可以通过进料孔进入取样筒的内部,且当第一活塞向进料孔位置的一端移动时,此时在第二阻尼弹簧复位收缩的作用下会使得第二阻尼弹簧通过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带动堵板向进料孔的位置移动,并通过第一密封圈将进料孔密封,避免取样筒内部的原料重新回到反应釜的内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整体结构正剖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第一活塞结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取样筒结构正剖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第一活塞结构正剖图。
[0019]图中:1、反应釜;2、取样筒;3、进料孔;4、第一活塞;5、第一活塞杆;6、第一连通槽;7、第二连通槽;8、连接杆;9、活动环;10、铰接杆;11、活动槽;12、固定杆;13、套管;14、第一阻尼弹簧;15、固定筒;16、第二阻尼弹簧;17、第二活塞;18、第二活塞杆;19、堵板;20、第一密封圈;21、第二密封圈;22、第三密封圈;23、连接架;24、电动推杆;25、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反应釜1,反应釜1的侧壁固定
嵌入有取样筒2,且取样筒2的一端位于反应釜1的内部,取样筒2相对应反应釜1内部位置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孔3,取样筒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塞4,第一活塞4远离进料孔3位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活塞杆5,第一活塞杆5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取样筒2远离反应釜1位置的一端,第一活塞4相对应进料孔3位置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6,且第一活塞4远离进料孔3位置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二连通槽7,第一连通槽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第二连通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环9,活动环9的内壁铰接有铰接杆10,第一活塞4相对应铰接杆10位置的一端开设有活动槽11,铰接杆10远离活动环9位置的一端铰接有套管13,套管1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固定安装在活动槽11的内壁,套管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阻尼弹簧14,第一阻尼弹簧14套接在固定杆12的表面,且第一阻尼弹簧14固定安装在活动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侧壁固定嵌入有取样筒(2),且取样筒(2)的一端位于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取样筒(2)相对应反应釜(1)内部位置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孔(3),所述取样筒(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塞(4),所述第一活塞(4)远离进料孔(3)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杆(5),所述第一活塞杆(5)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取样筒(2)远离反应釜(1)位置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塞(4)相对应进料孔(3)位置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一连通槽(6),且第一活塞(4)远离进料孔(3)位置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第二连通槽(7),所述第一连通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第二连通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环(9),所述活动环(9)的内壁铰接有铰接杆(10),所述第一活塞(4)相对应铰接杆(10)位置的一端开设有活动槽(11),所述铰接杆(10)远离活动环(9)位置的一端铰接有套管(13),所述套管(1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固定连接在活动槽(11)的内壁,所述套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弹簧(14),所述第一阻尼弹簧(14)套接在固定杆(12)的表面,且第一阻尼弹簧(14)固定连接在活动槽(11)的内壁,所述取样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威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