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15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铁装置,该装置外磁轭为圆筒状或多边形,中间部位装有支撑内套,上面缠有磁化线圈,在左右磁轭上有若干孔,孔内穿有紫铜管绕制的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两磁极距离为300毫米时,其中心最弱处磁场强度可达到1.5T。(*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
中的大空间电磁铁装置。现有的大间隙电磁铁均为日字型或外斯型结构,其缺点是在间隙较大时,即间隙大于100~300mm时,要在间隙中产生大于1T的恒电磁场是很困难的,间隙中磁场强度越大,则散失于外空间中的磁力线越多,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产生较大的漏磁场。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大空间电磁铁,当间隙达300mm时,其磁场强度可达1.5T以上的恒磁场空间。而且磁污染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外磁轭5为圆筒状或多边形,支撑内套9安装在左磁轭4和右磁轭3的中间部位,磁化线圈6缠绕在支撑内套9上,用紫铜管7绕成螺旋型线圈穿过左磁轭4和右磁轭3。当通过电流I时,形成左磁极2和右磁极1,左磁极2和右磁极1中间形成工作间隙8,冷却水10从紫铜管7处流入。左磁极2和右磁极1及左磁轭4、右磁轭3及外磁轭5及工作间隙8组成磁回路。这样,在外面基本没有磁损失,而且线圈的最大磁场强度处就在工作间隙8的中心处,从而可以在工作间隙8处产生比传统大型电磁铁大得多的磁场强度。本技术的一个或二个磁极可以方便移动到外面,使线圈孔露出来,便于工作人员对工作空间进行操作。磁化电流11由外面引入,冷却水10由外面引入,为了加大冷却能力,线圈两侧引出多层铜管的出头。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磁场强度高,磁污染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原理结构图实施例磁化线圈内孔径为Φ210mm,外径为Φ900,线圈由Φ10mm铜管绕制28层,每层33匝,当电流等于4504、两磁极距离为210mm时,其中心最弱处的磁场强度可达到1.5T。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磁轭[5]为圆筒状,支撑内套[9]安装在左磁轭[4]和右磁轭[3]的中间部位,磁化线圈[6]缠绕在支撑内套[9]上,左磁轭[4]和右磁轭[3]上有若干孔,紫铜管[7]绕成螺旋型线圈穿过左磁轭[4]和右磁轭[3]上的孔,左磁极[2]和右磁极[1]中间形成工作间隙[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磁轭[5]为圆筒状,支撑内套[9]安装在左磁轭[4]和右磁轭[3]的中间部位,磁化线圈[6]缠绕在支撑内套[9]上,左磁轭[4]和右磁轭[3]上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庄常慰祖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