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18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传送转向机构,包括传送装置、压力装置、转向装置、以及下料装置,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呈间隔设置;压力装置包括垫板和压头,垫板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末端,压头升降设置在垫板的上方;转向装置包括滚轴、磁体以及驱动滚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滚轴转动设置在垫板和第二传送带之间,磁体在滚轴的周向安装有一个或多个;下料装置设置在第二传送带的上方,且下料装置用于将轴瓦和磁体分离。磁体位于最接近垫板的位置时,所述压头处于压紧状态,垫板远离第一传送带端部的轴瓦处于自由状态。实现了轴瓦的传送和转向,结构简单,有助提高生产效率。有助提高生产效率。有助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送转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传送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传送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轴瓦是滑动轴承和轴颈接触的部分,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非常光滑,一般用青铜、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
[0003]目前,轴瓦的制造多为批量加工,而在批量制造时,大多采用传动带来实现对轴瓦的转运。
[0004]现有公开号为CN2081996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生产线用可转向传送带,包括有底座、第一电机、环形滑轨、环形滑块、支撑杆、安装架、第一转轴、输送轮、第二电机、传送带、支杆和接触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支撑杆底端连接,支撑杆顶端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左端与右端都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输送轮,左右两侧输送轮之间连接有传送带,安装架后侧面左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左侧第一转轴后端连接,安装架顶部中间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支杆,支杆顶端安装有接触轮,接触轮与传送带接触。
[0005]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技术中的传动装置自身能进行旋转,从而对不同方向的物品进行输送,但是无法实现将对运送的商品本身进行转向,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送转向机构。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传送转向机构,包括传送装置、压力装置、转向装置、以及下料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呈间隔设置;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垫板和压头,所述垫板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末端,所述压头升降设置在垫板的上方;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滚轴、磁体以及驱动滚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滚轴转动设置在垫板和第二传送带之间,所述磁体在滚轴的周向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所述下料装置设置在第二传送带的上方,且所述下料装置用于将轴瓦和磁体分离。所述磁体位于最接近垫板的位置时,所述压头处于压紧状态,所述垫板远离第一传送带端部的轴瓦处于自由状态。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带轮、同步轮以及皮带,所述同步轮与滚轴同轴紧固连接,所述带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紧固连接,所述皮带分别绕设带轮和同步轮,且所述皮带分别与带轮和同步轮啮合。
[0009]优选地,所述磁体在滚轴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两个。
[0010]优选地,所述压力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架设在垫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呈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驱动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压头紧固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下料装置位于第二传送带和滚轴之间,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拨杆和第
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呈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二驱动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拨杆紧固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下料装置的高度略高于第二传送带上表面,且所述下料装置的高度略低于磁体位于最低点的高度。
[0013]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压力装置和下料装置运动。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设置有引导滑道,所述引导滑道引导轴瓦沿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运动,且所述引导滑道自第一传送带的起始端沿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延伸至垫板远离第一传送带的一端。
[0015]优选地,所述垫板的高度与第一传送带上表面的高度等高,且所述垫板与第一传送带传送末端间隔有微小间隙。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滚轮、磁体以及驱动组件配合形成的转向装置带动轴瓦沿顺时针旋转两百七十度,将轴瓦翻转,并借助拨杆将轴瓦与磁体分离,轴瓦落到第二传送带上继续传送,实现了轴瓦的传送和转向,且结构简单,有助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有助于降低加工成本;
[0018]2、本技术通过压头压住垫板上的轴瓦,并使位于垫板远离第一传送带末端的一片轴瓦处于自由状态,有助于实现磁体吸住位于垫板远离第一传送带末端的一片轴瓦,且保证磁体对剩余轴瓦的吸引力不会使轴瓦产生移动错位,有助于提高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0019]3、本技术通过引导通道引导轴瓦在第一传送带和垫板上运动,有助于减少轴瓦运动中产生错位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提高上料效率和上料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1]图1为本技术主要体现传送转向机构整体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主要体现轴瓦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主要体现轴瓦位于在第二传送带上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中所示:
[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传送转向机构,包括传送装置1、压力装置2、转向装置3、下料装置4以及控制装置。
[0028]传送装置1包括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2,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2均水平放置在地面上,且第一传送带11上表面的高度高于第二传送带12上表面的高度。第二传送带12的传送方向与第一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同向,第二传送带12的起始端位于第一传送带11的传送末端,且第二传送带12与第一传送带11呈间隔设置。
[0029]如图1所示,压力装置2包括垫板21、压头22以及第一驱动气缸23,垫板21水平固定安装在第一传送带11的传送末端并与第二传送带12呈间隔设置,垫板21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且垫板21与第一传送带11的传送末端间隔有微小间隙,从而保证第一传送带11上的轴瓦6能够平稳的传送到垫板21上,且不影响第一传送带11的正常运动。
[0030]第一传送带11和垫板21上还固定安装有引导滑道5,引导滑道5自第一传送带11的起始端沿第一传送带11的传送方向延伸至垫板21远离第一传送带11的一端,且引导滑道5的底部与第一传送带11的上表面间隔有微小间隙,从而避免引导滑道5与第一传送带11产生干涉。轴瓦6依次竖直或水平放置在第一传送带11上的引导滑道5内,引导滑道5的内壁为光滑平面,且引导滑道5的宽度略大于轴瓦6的宽度,从而使放置在引导滑道5内的轴瓦6,能够借助引导滑道5的导向作用被平稳的传送到垫板21上。
[0031]第一驱动气缸23的缸体固定安装在垫板21的正上方,第一驱动气缸23的活塞杆呈
竖直向下设置,且第一驱动气缸23活塞杆的端部与压头22焊接固定连接,压头22在第一驱动气缸23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当轴瓦6运动到垫板21远离第一传送带11的端部时,压头22处于最低位并压紧轴瓦6,且此时位于垫板21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送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装置(1)、压力装置(2)、转向装置(3)、以及下料装置(4),所述传送装置(1)包括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2),所述第一传送带(11)和第二传送带(12)呈间隔设置;所述压力装置(2)包括垫板(21)和压头(22),所述垫板(21)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1)的传送末端,所述压头(22)升降设置在垫板(21)的上方;所述转向装置(3)包括滚轴(31)、磁体(32)以及驱动滚轴(31)转动的驱动组件(33),所述滚轴(31)转动设置在垫板(21)和第二传送带(12)之间,所述磁体(32)在滚轴(31)的周向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所述下料装置(4)设置在第二传送带(12)的上方,且所述下料装置(4)用于将轴瓦(6)和磁体(32)分离;所述磁体(32)位于最接近垫板(21)的位置时,所述压头(22)处于压紧状态,所述垫板(21)远离第一传送带(11)端部的轴瓦(6)处于自由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3)包括驱动电机(34)、带轮(35)、同步轮(36)以及皮带(37),所述同步轮(36)与滚轴(31)同轴紧固连接,所述带轮(35)与驱动电机(34)的输出轴同轴紧固连接,所述皮带(37)分别绕设带轮(35)和同步轮(36),且所述皮带(37)分别与带轮(35)和同步轮(36)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32)在滚轴(3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有两个。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玺正曹均丁玲王嘉豪赵琪啸刘世王帅吴豫席王琳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环甬润保涂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