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用的防烫伤家电类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16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用的防烫伤家电类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模形板,所述第一模具的背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位于第一模具的下方;所述第一模具的内侧开设有引导槽,所述第一模具的内侧开设有嵌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模形板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在物料成型后,伸缩杆伸长带动顶料块向前移动,顶料块伸长延伸出第一模型腔,将第一模型腔成型物料挤出,避免物料粘连在装置上,方便工作人员取料,避免工作人员手动取料发生烫伤的情况。避免工作人员手动取料发生烫伤的情况。避免工作人员手动取料发生烫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用的防烫伤家电类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生产用的防烫伤家电类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加工中非常重要的工件,通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得到自己所想要的形状,模具的应用大大加快的零件的生产速度。
[0003]现有技术中模具存在的缺陷是:
[0004]1、传统的模具在加工时物料非常热,常常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取件,容易对工作造成烫伤;
[0005]2、传统的模具在生产时物体由于温度过高,使得指定非常柔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造成物品变形,影响物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用的防烫伤家电类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用的防烫伤家电类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模形板,所述第一模具的背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位于第一模具的下方;
[0008]所述第一模具的内侧开设有引导槽,所述第一模具的内侧开设有嵌入槽,且嵌入槽位于引导槽的内侧,所述引导槽的内侧嵌合安装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的一侧安装有插入杆,且插入杆位于引导杆的内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具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位于插入杆的内侧,第二安装槽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模形板,且第二模形板与第一模形板相对,第二安装槽的正面和背面安装有嵌合块,嵌合块的内侧开设有插入孔,第二模具远离第一模具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形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模型腔,第二模型腔的内侧开设有卡槽。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前方和后方通过螺栓安装有定位杆,第一模具的顶部安装有注塑接口。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形板的挤压面内侧开设有第一模型腔,第一模型腔的一侧安装有滑块镶件,滑块镶件安装在第一模形板的挤压面,第一模形板的挤压面安装有拼接块,且拼接块位于滑块镶件的外侧,第一模形板的内侧贯穿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安装
有顶料块,顶料块延伸至第一模型腔的内侧。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框,支撑框的内侧通过支杆安装有吹风机。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接收网。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模形板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杆,在物料成型后,伸缩杆伸长带动顶料块向前移动,顶料块伸长延伸出第一模型腔,将第一模型腔成型物料挤出,避免物料粘连在装置上,方便工作人员取料,避免工作人员手动取料发生烫伤的情况,在物品掉落时由接收网接收从上方掉落的物料,方便工作人员收料,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0017]2、本技术通过安装有吹风机,由支撑板对支撑框固定,保证支撑框的稳定性,由支撑框对吹风机支撑,保证吹风机平稳运行,吹风机带动气流快速移动,用于加快物料的散热速度,避免物料因温度过高质地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主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模形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第一模具;101、第一安装槽;102、定位杆;103、引导槽;104、嵌入槽;105、安装板;106、注塑接口;2、第一模形板;201、第一模型腔;202、滑块镶件;203、伸缩杆;204、拼接块;205、顶料块;3、支撑框;301、吹风机;302、支撑板;4、支撑架;401、接收网;5、第二模形板;501、第二模型腔;502、卡槽;6、第二模具;601、连接板;602、引导杆;603、插入杆;604、第二安装槽;605、嵌合块;606、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生产用的防烫伤家电类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6,所述第一模具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01,所述第一安装槽101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模形板2,第一模具1的内侧的第一安装槽101为第一模形板2提供安装空间,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模形板2安装在第一模具1的内侧,保证第一模形板2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模具1的背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板302,第一模具1对支撑板302固定,保证支撑板302的稳定性,方便支撑板302对支撑框3,所述第一模具1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105,安装板105通过螺栓安装在注塑机上,方便工作人员对装置安装,所述安装板105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4,由安装板105对支撑架4固定,保证支撑架4的稳定性,且支撑架4位于第一模具1的下方;
[0026]所述第一模具1的内侧开设有引导槽103,所述第一模具1的内侧开设有嵌入槽
104,且嵌入槽104位于引导槽103的内侧,所述引导槽103的内侧嵌合安装有引导杆602,所述引导杆60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模具6,所述第二模具6的一侧安装有插入杆603,且插入杆603位于引导杆602的内侧,引导槽103与引导杆602嵌合,插入杆603与嵌入槽104嵌合,在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6相互挤压时,由引导杆602和引导槽103配合对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6移动进行引导,保证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6可以平稳移动,第二模具6与第一模具1相互挤压,带动第一模形板2与第二模形板5相互挤压,用于对物料的挤压成型。
[0027]进一步,所述第二模具6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604,且第二安装槽604位于插入杆603的内侧,第二安装槽604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模形板5,且第二模形板5与第一模形板2相对,第二安装槽604的正面和背面安装有嵌合块605,嵌合块605的内侧开设有插入孔606,第二模具6远离第一模具1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601,第二模具6的内侧通过第二安装槽604对内侧的第二模形板5提供固定位置,第二模形板5固定在第二模具6上,保证第二模形板5的稳定性,使得第二模形板5与第一模形板2可以平稳相对。
[0028]进一步,所述第二模形板5的内侧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用的防烫伤家电类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01),所述第一安装槽(101)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模形板(2),所述第一模具(1)的背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板(302),所述第一模具(1)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105),所述安装板(105)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架(4),且支撑架(4)位于第一模具(1)的下方;所述第一模具(1)的内侧开设有引导槽(103),所述第一模具(1)的内侧开设有嵌入槽(104),且嵌入槽(104)位于引导槽(103)的内侧,所述引导槽(103)的内侧嵌合安装有引导杆(602),所述引导杆(60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模具(6),所述第二模具(6)的一侧安装有插入杆(603),且插入杆(603)位于引导杆(602)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用的防烫伤家电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6)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604),且第二安装槽(604)位于插入杆(603)的内侧,第二安装槽(604)的内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模形板(5),且第二模形板(5)与第一模形板(2)相对,第二安装槽(604)的正面和背面安装有嵌合块(605),嵌合块(605)的内侧开设有插入孔(606),第二模具(6)远离第一模具(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荔金跃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跃均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