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68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桥墩、桥梁、桥面,所述桥面包括基层、灰土层、混凝土层,所述桥面设有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管、套接于加热管的保温管、置于加热管与保温管之间的保温棉,所述桥面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加热管固连,导热管的另一端置于混凝土层中,所述保温管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插接柱,所述基层设有与插接柱对应的插接槽,所述桥面的两侧设有太阳能板发电装置,所述桥梁与桥面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提供一种具有路面加热功能、节约能源、减震稳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梁结构。梁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但是现有桥梁的桥面容易在雨雪、霜冻天气产生结冰,使地面打滑,大大降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路面加热功能、节约能源、减震稳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包括桥墩、桥梁、桥面,所述桥面包括基层、灰土层、混凝土层,所述桥面设有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加热管、套接于加热管的保温管、置于加热管与保温管之间的保温棉,所述桥面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加热管固连,导热管的另一端置于混凝土层中,所述保温管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插接柱,所述基层设有与插接柱对应的插接槽,所述桥面的两侧设有太阳能板发电装置,所述桥梁与桥面之间设有减震机构。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桥面通过基层、灰土层、混凝土层之间分层便于将加热结构安装固定,且保证路面铺设完成后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加热结构包括加热管、套接于加热管的保温管、置于加热管与保温管之间的保温棉,加热结构通过加热管进行加热,通过导热管与加热管固连将加热管的热量传递到混凝土层表面,提高路面的温度,避免结冰,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通过保温管、保温棉对加热管散发的热量进行保温,提高对加热管热量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能源的节约利用,通过插接柱插接于插接槽中便于加热结构的安装固定,使加热结构安装更加方便快速,通过太阳能板发电装置吸收太阳能从而转化为电能,进一步将电能传输到加热管上进行加热,有效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通过减震机构降低车辆行驶使桥面与桥梁之间的震动传递,使桥面与桥梁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桥面设有与桥梁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置于桥梁两侧对称分布的阻尼器、置于安装槽中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触于与桥梁固连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与桥面固连的第二支撑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桥梁置于安装槽中,通过阻尼器、第一弹簧对桥面震动多次吸收削弱,降低桥面震动传递到桥梁与桥墩,通过第一弹簧均匀置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使受力平衡,有效提高第一弹簧使用时震动能量的均匀吸收。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管设有置于混凝土层中的导热片,导热片与导热管轴线相同。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管设置有置于混凝土层中的导热片,导热片与导热管轴线相同,通过导热片提高导热管对混凝土层的加热面积,有效提高导热管的利用率,且保证导热管的导热均匀,提高对路面的加热效果,进一步防止路面结冰,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柱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钉,所述插接柱与插接槽之间设有填充间隙,填充间隙填充有灌注材料。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柱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加强钉,插接柱与插接槽之间设置有填充间隙,填充间隙填充有灌注材料,通过灌注材料填充入填充间隙中,灌注材料选用混凝土,凝固后将插接柱固定,通过加强钉进一步提高固定后的结构稳固性,使加热结构安装更加稳定。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管的外壁面设有连接座,相邻保温管之间的连接座通过连接筋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管的外壁面设置有连接座,相邻保温管之间的连接座通过连接筋连接,连接座与保温管一体连接,连接筋将相邻保温管的连接座连接使保温管安装更加稳固,降低桥面使用时震动对加热结构的影响。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插接于第一弹簧的伸缩杆。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插接于第一弹簧的伸缩杆,通过伸缩杆使第一弹簧安装方便稳固,且保证第一弹簧稳定吸收震动能量,进一步提高减震机构的抗震性。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加热结构、加热管、导热管对混凝土层表面加热,防止桥面结冰,提高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能,通过导热片进一步提高导热管的导热范围,提高导热管的导热性能,保温管、保温棉降低热量散发损失,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0018]2、通过插接柱、插接槽提高对加热结构的安装便捷性,通过加强钉、灌注材料将保温管固定,进一步提高加热结构安装稳定性。
[0019]3、通过减震机构、阻尼器、第一弹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将桥面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震动吸收削弱,有效提高抗震性能,进一步降低震动传递到桥梁、桥墩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桥梁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实施例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桥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加热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附图标记,1、桥墩;2、桥梁;3、桥面;31、安装槽;32、基层;321、插接槽;322、填充间隙;33、灰土层;34、混凝土层;4、减震机构;41、阻尼器;42、第一弹簧;421、第一支撑板;422、第二支撑板;423、伸缩杆;5、加热结构;51、导热管;511、导热片;52、插接柱;521、加强
钉;53、加热管;54、保温管;55、保温棉;56、连接座;57、连接筋;6、太阳能板发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包括桥墩1、桥梁2、桥面3,桥面3通过基层32、灰土层33、混凝土层34之间分层便于将加热结构5安装固定,且保证路面铺设完成后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加热结构5包括加热管53、套接于加热管53的保温管54、置于加热管53与保温管54之间的保温棉55,加热结构5通过加热管53进行加热,通过导热管51与加热管53固连将加热管53的热量传递到混凝土层34表面,提高路面的温度,避免结冰,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通过保温管54、保温棉55对加热管53散发的热量进行保温,提高对加热管53热量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能源的节约利用,通过插接柱52插接于插接槽321中便于加热结构5的安装固定,使加热结构5安装更加方便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包括桥墩(1)、桥梁(2)、桥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3)包括基层(32)、灰土层(33)、混凝土层(34),所述桥面(3)设有加热结构(5),所述加热结构(5)包括加热管(53)、套接于加热管(53)的保温管(54)、置于加热管(53)与保温管(54)之间的保温棉(55),所述桥面(3)设有导热管(51),所述导热管(51)的一端与加热管(53)固连,导热管(51)的另一端置于混凝土层(34)中,所述保温管(54)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插接柱(52),所述基层(32)设有与插接柱(52)对应的插接槽(321),所述桥面(3)的两侧设有太阳能板发电装置(6),所述桥梁(2)与桥面(3)之间设有减震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3)设有与桥梁(2)对应的安装槽(31),所述减震机构(4)包括置于桥梁(2)两侧对称分布的阻尼器(41)、置于安装槽(31)中的第一弹簧(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小金徐丹锋郑美松刘晓伟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科峰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