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80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该方案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钢箱梁、调节钢筒、双拼工字钢、格构式支架及预埋钢板;所述调节钢筒顶部通过钢筒支撑板支撑钢箱梁,且所述调节钢筒底部与双拼工字钢固连,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钢筒高度可实现对钢箱梁的高程调节;所述双拼工字钢抵接于格构式支架顶部;所述格构式支架底部与预埋钢板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预埋钢板设于混凝土基础内;所述格构式支架底部的左右两侧设均有布囊袋,每个所述布囊袋内均填充满细砂,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车辆直接撞击临时钢管支架体系,临时钢管支架体系施工速度快,钢箱梁高程调节误差小,临时钢管支架体系安全,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箱梁桥抗弯抗扭刚度大、自重轻、工期短,近年来随着高架桥、高速匝道桥、立交桥建设的需要,钢箱梁主梁结构已被广泛采用。考虑到对桥梁下部道路交通影响小、施工工期短、施工组织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以及桥墩布置合理性,此时跨越能力强、加工速度快、安装养护方便、轻巧美观的钢箱梁往往成为首选。
[0003]但是目前的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0004](1)、临时支架体系由于焊接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0005](2)、行车道两侧的临时支架体系受车辆影响大,常发生撞击现象,安全隐患严重;
[0006](3)、横梁顶部的钢箱梁高程不能精确调整,工作误差性大;
[0007](4)、临时支架体系拆除时,由于脚部需设置倾倒限位装置,施工不方便,严重影响支架拆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9]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钢箱梁、调节钢筒、双拼工字钢、格构式支架及预埋钢板;所述调节钢筒顶部通过钢筒支撑板支撑钢箱梁,且所述调节钢筒底部与双拼工字钢固连,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钢筒高度可实现对钢箱梁的高程调节;所述双拼工字钢抵接于格构式支架顶部;所述格构式支架底部与预埋钢板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预埋钢板设于混凝土基础内;所述格构式支架底部的左右两侧设均有布囊袋,每个所述布囊袋内均填充满细砂。
[0010]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通过位于行车道两侧的布囊袋可有效地防止车辆撞击导致本格构式支架受到损伤,还可以有效地保护车辆安全,布囊袋可吸收冲击力,减少安全隐患;相比现有技术,本结构的焊接处较少,主要分为多段式结构,每段之间均不是焊接固定,而是可拆卸固定,因此在施工时焊接工作量小,施工效率高,可显著提升工程进度,尤其是拆除后可重复利用,节省成本;钢箱梁高程可实现调节,配合现有的测量工具可实现精确调整,使得钢箱梁的误差可以做到最低;格构式支架拆除时,可通过单独拆掉一排连接件,从而借助工地上常见的电葫芦或者吊机完成拆除操作,相比现有技术无需单独设置倾倒限位装置,施工方便,拆除效率高。
[001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调节钢筒四周设有多个钢筒斜撑,每个钢筒斜撑底部与双拼工字钢固连,且每个所述调节钢筒顶部均固连有一钢筒支撑板,所述调节钢筒通过把手柄调节钢筒支撑板的升降。此设置可显著提升调节钢筒的支撑强度,对于钢箱梁具有很好地支撑效果,结构简单,通过把手柄可方便地实现钢箱梁的高程调节,其中把手柄驱动钢筒支
撑板的结构为常规技术手段,这里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赘述。
[0012]进一步地,所述布囊袋与格构式支架底部左右两侧的混凝土基础之间设有整体式劲性工字钢架,所述整体式劲性工字钢架与布囊袋抵接,且与混凝土基础之间设有间隙。此设置,通过整体式劲性工字钢架可对布囊袋进行有效支撑,且整体式劲性工字钢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防止布囊袋直接撞击到混凝土基础和格构式支架底部上,因此可有效地保护格构式支架,也能够通过布囊袋对车辆进行保护,减少安全隐患。
[0013]进一步地,所述格构式支架底部设有多个底座钢板,每个所述底座钢板分别与预埋钢板通过高强螺栓固定。此设置,先加工好格构式支架的主体部分再将底座钢板与格构式支架焊接固定,不仅方便运输,也方便组装,同时也方便后期拆卸。
[0014]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混凝土基础底部铺设有水泥垫层。此设置,可显著提升混凝土基础与地面的固定强度,防止地面松软导致混凝土基础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0015]进一步地,所述格构式支架包括支架钢管、横撑及斜撑,所述支架钢管底部设有与底座钢板固连的钢管扩大端,且所述支架钢管顶部固连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双拼工字钢底部抵接,所述横撑固连于两个相邻支架钢管之间,所述斜撑设于相邻两个横撑之间并形成X形,且所述斜撑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支架钢管固连。此设置,可显著提升格构式支架的结构强度,尤其是横向和竖向承载能力,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001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底部四周设有多个加强肋板。此设置,可显著提升支撑板的强度。
[0017]一种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安装步骤:
[0018]S1:施工准备,其中施工准备至少包括对施工地点进行测量标记并加工好相关零件;
[0019]S2:开挖基坑并夯实地基;
[0020]S3:垫层及混凝土基础施工,在夯实后的地基上浇筑一层不小于20cm厚水泥垫层并进行硬化处理,在水泥垫层上浇筑混凝土基础,浇筑过程中预埋预埋钢板;
[0021]S4:安装格构式支架,将支架钢管焊接底座钢板并通过高强螺栓与预埋钢板固定;
[0022]S5:在支架钢管上焊接横撑、斜撑形成临时钢管支架体系;
[0023]S6:在支架钢顶部焊接支撑板并安装双拼工字钢;
[0024]S7:在双拼工字钢上安装调节钢筒并通过把手柄调节钢筒支撑板的高度,并在双拼工字钢两端标记多个监测点,此监测点用于临时钢管支架体系的沉降监测;
[0025]S8:安装整体式劲性冲砂囊袋防撞体系;
[0026]S9:吊装钢箱梁,并复测监测点,若监测点偏差大于预设值则重新对格构式支架各个连接部位进行固定加强,若监测点偏差小于预设值则继续执行;
[0027]S10:在临时钢管支架体系沉降稳定后利用调节钢筒调节钢箱梁标高至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钢箱梁对接缝的焊接;
[0028]S11:手工调节把手柄使钢箱梁缓慢下降,直至钢箱梁落在桥墩支座焊接垫板上使其全部荷载转化为桥墩自身承受,卸载完成;
[0029]S12:拆除双拼工字钢;
[0030]S13:拆除临时钢管支架体系。
[0031]进一步地,其中拆除双拼工字钢包括以下步骤:
[0032]S121:当钢筒支撑板脱离钢箱梁后,拆除调节钢筒;
[0033]S122:在双拼工字钢两端系上钢丝绳,钢丝绳与卷扬机相连;
[0034]S123:启动动卷扬机拉紧钢丝绳,采用气割切开双拼工字钢与支撑板的焊接点;
[0035]S124:通过卷扬机将双拼工字钢吊落至地面。
[0036]上述步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采用预制装配式快连基础临时钢管支架体系,支架钢管底部通过高强螺栓与基础连接,无需焊接,施工速度快,支架钢管底部设置扩大端,稳定性好;本技术临时钢管支架体系底部设置整体式劲性冲砂囊袋防撞体系,可以有效的避免车辆直接撞击临时钢管支架体系,安全性能好;临时钢管支架体系顶部设置可调式调节钢筒,可以精确的调整钢箱梁的高程,误差小;临时钢管支架体系拆除时,充分利用钢管底部的高强螺栓作为倾倒限位装置,可操作性强,临时支架体系倾倒时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钢箱梁、调节钢筒、双拼工字钢、格构式支架及预埋钢板;所述调节钢筒顶部通过钢筒支撑板支撑钢箱梁,且所述调节钢筒底部与双拼工字钢固连,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钢筒高度可实现对钢箱梁的高程调节;所述双拼工字钢抵接于格构式支架顶部;所述格构式支架底部与预埋钢板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预埋钢板设于混凝土基础内;所述格构式支架底部的左右两侧设均有布囊袋,每个所述布囊袋内均填充满细砂;所述双拼工字钢两端均设有多个监测点,所述监测点用于临时钢管支架体系的沉降监测;每个所述调节钢筒四周设有多个钢筒斜撑,每个钢筒斜撑底部与双拼工字钢固连,且每个所述调节钢筒顶部均固连有一钢筒支撑板,所述调节钢筒通过把手柄调节钢筒支撑板的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囊袋与格构式支架底部左右两侧的混凝土基础之间设有整体式劲性工字钢架,所述整体式劲性工字钢架与布囊袋抵接,且与混凝土基础之间设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武曾礼程虎朱明双张芷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