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公路用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66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护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区公路用防护栏,包括竖直设置且等间距分布的柱体以及设置于柱体上的护栏本体,护栏本体包括外侧护栏以及内侧护栏,外侧护栏一端面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条形插接部,内侧护栏一端面有正对于条形插接部且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条形插槽,条形插接部部分设置于条形插槽内,条形插槽底部与条形插接部端部之间还具有缓冲间隙,缓冲间隙内还设置有弹性部件;外侧护栏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导向组件,在外侧护栏的外壁受撞击后,用于使撞击物发生偏移。当车辆失去平衡撞向防护栏时,为能够对车辆进行缓冲,对此在外侧护栏上设置有导向组件,通过导向组件使得车辆发生偏移,避免车辆冲向山沟。避免车辆冲向山沟。避免车辆冲向山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区公路用防护栏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护栏
,尤其涉及一种山区公路用防护栏。

技术介绍

[0002]道路防护栏是指建设于道路两边的金属防护架,用于隔离和防止物体发生碰撞进入到道路中造成意外,对于山区道路而言,一般多是盘山公路,内侧靠山体而外侧是悬崖,非常危险,因此防护栏是非常必要的。
[0003]公开号为CN20961982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防护栏,当车辆意外碰触到本防护栏时,首先碰触到滚筒,当车辆继续运行时,滚筒被车辆带动为转动状态,而此时中间窄部处于弯曲状态,以此来补偿滚筒的转动量,滚筒转动时与车辆发生滚动摩擦,这就避免了车辆的擦伤,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发现虽然滚筒能够卸去一部分撞击力,但剩下的部分还是会作用到护栏上,经过多次小幅度撞击或一次大幅度撞击后,还是容易造成防护栏弯曲或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强度的,且不易损坏的山区公路用防护栏。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山区公路用防护栏,包括竖直设置且等间距分布的柱体以及设置于柱体上的护栏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包括外侧护栏以及内侧护栏,所述外侧护栏正对于内侧护栏的一端面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条形插接部,所述条形插接部有多个,且沿竖直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内侧护栏正对于外侧护栏的一端面有正对于条形插接部且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条形插槽,所述条形插接部部分设置于条形插槽内,所述条形插槽底部与所述条形插接部端部之间还具有缓冲间隙,在所述外侧护栏的外壁受撞击外力后,所述条形插接部向所述条形插槽底部移动,使缓冲间隙逐渐减小,所述缓冲间隙内还设置有在所述外侧护栏的外壁失去撞击外力后,用于使条形插接部复位的弹性部件;所述外侧护栏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导向组件,在外侧护栏的外壁受撞击后,用于使撞击物发生偏移。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山区公路的防护,本技术的护栏本体包括外侧护栏以及内侧护栏,当车辆失去平衡撞向防护栏时,为能够对车辆进行缓冲,对此在外侧护栏上设置有导向组件,通过导向组件使得车辆发生偏移,避免车辆冲向山沟;当然,在车辆撞向防护栏后,为使得防护栏也具有缓冲效果,降低受损程度,对此在外侧护栏上设置有条形插接部,内侧护栏上设置有条形插槽,并且条形插接部部分嵌入到条形插槽内,并在条形插槽内设置有弹性部件,当外侧护栏受到外力后,会使得外侧护栏向内侧护栏靠近,并且通过条形插接部去挤压弹性部件,通过弹性部件来达到缓冲的目的,当外侧护栏所受到的外力消失后,外侧护栏又会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进行反弹、复位,从而达到为外侧护栏的卸力,提高了外侧护栏是使用寿命。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条形橡胶底座,所述条形橡胶底座设置于所述缓冲间隙内,所述缓冲间隙内还设置有一端抵紧于条形插接部,另一端抵紧于条形橡胶底座的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有若干个,且沿所述缓冲间隙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一缓冲弹簧来作为弹性部件,不仅方便安装,而且缓冲效果好,经济实用,对于条形橡胶底座而言,则是用于装配第一缓冲弹簧。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形橡胶底座正对于条形插接部的一端还设置有若干导向杆,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条形插接部的端部还开设有供导向杆的另一端部嵌入的导向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避免第一缓冲弹簧受力后发生弯折,导致错位,为此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缓冲弹簧进行限位的导向杆,在导向杆的作用下,可使得第一缓冲弹簧只能沿其长度方向进行伸缩。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座以及导向滚柱,所述导向座两个分为一组,所述导向座有多组,且沿外侧护栏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每组所述导向座上下设置,所述导向滚柱滚动设置于每组导向座之间,且每组导向座上分布有三个导向滚柱。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导向组件而言,本技术设置有导向座以及导向滚柱,将每组导向座等距的分布在外侧护栏上,从而在车辆作用到外侧护栏上的同时,也能够使得车辆也作用在导向组件上进行缓冲;在每组导向座上设置三个导向滚柱,通过三个导向滚柱来对车辆进行导向,使车辆滑向另一组导向座的导向滚柱上或滑向路中间,不仅稳固,而且当受损严重时,也方便更换,即对每组导向座进行跟换即可。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座上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有三个且等间距分布,所述安装槽内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用于连接导向滚柱的轴承座,安装槽内还设置有一端设置于轴承座上,另一端设置于安装槽侧壁的伸缩导杆,所述伸缩导杆有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伸缩导杆上还套设有一端抵紧于所述轴承座侧壁,另一端抵紧于安装槽侧壁的第二缓冲弹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发现,在车辆撞击过来时,车辆与导向座上的导向滚柱是硬性接触,虽然导向滚柱在转动时,能够使车辆发生偏移,但导向滚柱在受到较大外力后,容易发生断裂,因此本技术在导向座上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在安装槽内设置有伸缩杆,以及套设于伸缩杆上的第二缓冲弹簧,当车辆撞向导向滚柱后,导向滚柱在一瞬间会沿着受力方向移动,随后再进行滚动,该滚动会驱使车辆发生偏移;在失去外力后,在第二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又会使得导向滚柱复位,进而有效的减缓了导向滚柱的受力情况,避免其断裂。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的护栏本体包括外侧护栏以及内侧护栏,当车辆失去平衡撞向防护栏时,为能够对车辆进行缓冲,对此在外侧护栏上设置有导向组件,通过导向组件使得车辆发生偏移,避免车辆冲向山沟;
[0017]当然,在车辆撞向防护栏后,为使得防护栏也具有缓冲效果,降低受损程度,对此在外侧护栏上设置有条形插接部,内侧护栏上设置有条形插槽,并且条形插接部部分嵌入到条形插槽内,并在条形插槽内设置有弹性部件,当外侧护栏受到外力后,会使得外侧护栏
向内侧护栏靠近,并且通过条形插接部去挤压弹性部件,通过弹性部件来达到缓冲的目的,当外侧护栏所受到的外力消失后,外侧护栏又会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进行反弹、复位,从而达到为外侧护栏的卸力,提高了外侧护栏是使用寿命。
[0018]2、为避免第一缓冲弹簧受力后发生弯折,导致错位,为此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缓冲弹簧进行限位的导向杆,在导向杆的作用下,可使得第一缓冲弹簧只能沿其长度方向进行伸缩。
[0019]3、本技术在导向座上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在安装槽内设置有伸缩杆,以及套设于伸缩杆上的第二缓冲弹簧,当车辆撞向导向滚柱后,导向滚柱在一瞬间会沿着受力方向移动,随后再进行滚动,该滚动会驱使车辆发生偏移;在失去外力后,在第二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又会使得导向滚柱复位,进而有效的减缓了导向滚柱的受力情况,避免其断裂。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区公路用防护栏,包括竖直设置且等间距分布的柱体(1)以及设置于柱体(1)上的护栏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2)包括外侧护栏(21)以及内侧护栏(22),所述外侧护栏(21)正对于内侧护栏(22)的一端面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条形插接部(211),所述条形插接部(211)有多个,且沿竖直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内侧护栏(22)正对于外侧护栏(21)的一端面有正对于条形插接部(211)且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条形插槽(221),所述条形插接部(211)部分设置于条形插槽(221)内,所述条形插槽(221)底部与所述条形插接部(211)端部之间还具有缓冲间隙(23),在所述外侧护栏(21)的外壁受撞击外力后,所述条形插接部(211)向所述条形插槽(221)底部移动,使缓冲间隙(23)逐渐减小,所述缓冲间隙(23)内还设置有在所述外侧护栏(21)的外壁失去撞击外力后,用于使条形插接部(211)复位的弹性部件(24);所述外侧护栏(2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导向组件(3),在外侧护栏(21)的外壁受撞击后,用于使撞击物发生偏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公路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24)包括条形橡胶底座(241),所述条形橡胶底座(241)设置于所述缓冲间隙(23)内,所述缓冲间隙(23)内还设置有一端抵紧于条形插接部(211),另一端抵紧于条形橡胶底座(241)的第一缓冲弹簧(242),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42)有若干个,且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雪峰叶位民缪小金方伟徐建晨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科峰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