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线圈SMD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848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感线圈SMD化结构,其包括:一磁芯外罩,该磁芯外罩设有一中空部;至少两个以上的端子片,该端子片设置于磁芯外罩的罩边缘,端子片还设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与线圈的出线端相抵触但不相勾绕;一线圈,该线圈设有一贯穿部,该线圈两端各设有出线端;一磁芯棒,该磁芯棒设置于线圈的贯穿部中,并与线圈同时设置于磁芯外罩的中空部中;通过该端子片的延伸部与该线圈的出线端相抵触,且该端子片可使电感直接固设于基板上,这样可使原本为DIP(Dual in-line package双排标准封装)件的电感能简单、快速的转变为SMD件的电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SMD (Surface Mounted Devices)化结构,特别 涉及的是一种电感线圏的SMD化结构。
技术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专利公开证书第M269555号的专利 一种大储能 电感线圏结构的改进,请参阅图l所示,主要是一螺旋线圏13,该螺旋线圈13设 有一中空部; 一等均压成型磁芯棒12,设置于螺旋线圈13的中空部,与螺旋线 圏13组合形成开》兹路电感本体; 一等均压成型磁芯外罩ll,其内部为一呈两端 中空开放状15的中空部,与开磁路电感本体相套合为一闭磁路电感线圈。一般大储能电感线圏的结构,虽然可应用于大储能的电感电路,但却须以 人工插件方式组装,且基板须预留透孔供插件,导致浪费工时。请再参阅图2所示,将等均压成型磁芯外罩11一侧设为封闭状16,可美化外 观,然而基板仍须预留透孔供线端14固定,从而加大了基板电路设计的难度, 导致浪费工时及提高成本。请参阅图3所示,再者有人将电感SMD化,但是线圏13的两出线端14须缠绕 于端子片18,从而增加制造的工时及成本。因此,如何将上述等缺点加以摒除,并提供一种可使线圏的线端SMD化,是 本技术专利技术人所想要解决的技术困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感线圈SMD化结构,克服已有技术须以 人工方式插件组装导致浪费工时又成本较高的缺点。本技术是一种电感线圏SMD化结构,其包括 一磁芯外罩,该磁芯外罩 设有一中空部;至少两个以上的端子片,该端子片设置于磁芯外罩的罩边缘, 该端子片又设有延伸部,延伸部设于磁芯外罩的内壁,延伸部与线圏的出线端相抵触但不相勾绕; 一线圏,该圏设有一贯穿郜,线圏两端各设有出线端;一 磁芯棒,该磁芯棒设置于线圏的贯穿部中,并与线圏同时设置于磁芯外罩的中 空部中;通过端子片的延伸部与线圏的出线端相抵触,且端子片可使电感直接 固定于基4反上,这样把原本为DIP(Dual in -line package双排标准封装)件 的电感能简单、快速的转变为SMD件的电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技术能使原本为DIP件的电感快速 转变为SMD件的电感,且出线端与端子片抵触容易,线端不用勾绕于端子片,从 而使组装快速,达到了节省工时、降低成本的功效。附图说明图l为先前技术的分解示意图2为先前技术的另 一分解示意图3为先前技术的线端缠绕于端子示意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5为本技术的延伸部与出线端相抵触示意图6为本技术的延伸部延伸设有第一延伸部的立体示意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延伸部与出线端相抵触示意图8为本技术的线图的出线端弹性张放示意图9为本技术的延伸部与出线端形成焊点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等均压成型磁芯外罩;12-等均压成型磁芯棒;13-线 圏;14-线端;15-开放状;16-封闭状;17-铁芯;18-端子片;2-磁芯外 罩;21-中空部;3-端子片;31_延伸部;32-第一延伸部;4-线圈;41-出线端;42-贯穿部;43-弹性张放距离;44-焊点;5 -磁芯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电感线圈SMD化结构,其包括 一磁芯 外罩2,磁芯外罩2设有一中空部21;至少两个以上端子片3,端子片3设置于磁 芯外罩2的罩边缘,端子片3设有延伸部31,延伸部31设置于磁芯外罩2的内壁, 延伸部31与线圈4的出线端41相抵触但不相勾绕。如图5、图6所示,延伸部31的 末端弯折一角度并设有第 一延伸部32,第 一延伸部32也可与线圏4的出线端4l相抵触。 一线圏4,其设有一贯穿部42,线圏4两端各设有出线端41,请配合参阅 图8所示,两出线端41呈八字形往外延伸且两出线端41间具有张放弹性,两出线 端41的弹性张放距离4 3略大于磁芯外罩2的中空部21的内径,通过两出线端41间 所具的张放弹性,当线圏4置入磁芯外罩2的中空部21后,可使出线端41与端子 片3的延伸部31紧紧接触; 一磁芯棒5,磁芯棒5设置于线圏4的贯穿部42中,并 与线圏4同时设置于磁芯外罩2的中空部21中;通过》兹芯棒5设置于线圈4的贯穿 部42中,并与线圈4同时设置于磁芯外罩2的中空部21中,及线圏4的两出线端41 的弹性张放距离4 3大于磁芯外罩2的中空部21的内径,使端子片3的延伸部31与 线圏4的出线端41可直接相抵触不相勾绕,且端子片3可使电感直接固设于基板 上,使原本为DIP(Dual in -line package双排标准封装)件的电感能简单、 快速的转变为SMD件的电感,从而具有SMD件的功效,同时在制造加工时,也较 一般SMD件更简单、快速。请再参阅图6,图7所示,线圈4的出线端41是呈直线状与端子片3的延 伸部31直接抵触,而不需任何弯折,可达到组装快速的目的。请再参阅图9所示,也可使端子片3的延伸部31与线圈4的出线端41相 抵触后设有焊点44,使端子片3的延伸部31与线圈4的出线端41接触更加紧 密。以上说明对本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 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感线圈SMD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磁芯外罩,所述的磁芯外罩设有一中空部; 至少两个以上的端子片,所述的端子片设置于所述的磁芯外罩的罩边缘,所述的端子片还设有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设于所述的磁芯外罩的内壁; 一线圈,所述的线圈设有一贯穿部,所述的线圈两端各设有出线端,所述的出线端与所述的延伸部相抵触但不相勾绕; 一磁芯棒,设置于所述的线圈的贯穿部中,并与所述的线圈同时设置于所述的磁芯外罩的中空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线圈SMD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磁芯外罩,所述的磁芯外罩设有一中空部;至少两个以上的端子片,所述的端子片设置于所述的磁芯外罩的罩边缘,所述的端子片还设有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设于所述的磁芯外罩的内壁;一线圈,所述的线圈设有一贯穿部,所述的线圈两端各设有出线端,所述的出线端与所述的延伸部相抵触但不相勾绕;一磁芯棒,设置于所述的线圈的贯穿部中,并与所述的线圈同时设置于所述的磁芯外罩的中空部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SMD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圏 的两出线端其弹性张放距离大于所述的磁芯外罩的中空部的内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美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