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及其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58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靠近背光源设置,所述扩散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涂层,该涂层对应LED位置改善光的扩散性。该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及其背光模组,通过在扩散板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涂层,调节扩散板对光线的扩散性,从而实现高均匀度的出光效果,解决了超薄背光模组下对高透光均匀性的要求,从而满足电子显示屏市场对直下型LED背光模组的高要求使用需求。背光模组的高要求使用需求。背光模组的高要求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及其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属于背光模组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及其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显示屏市场对高辉度、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及局部背光调节要求的日益提高,可满足上述高要求的直下 LED背光模组需求越来越迫切。
[0003]目前,因直下LED的光学特性,LED中心的辉度最高,然后随着倾斜角度辉度递减,这样就出现如下弊端:
[0004](1)LED的正上方亮度最高,会在显示区出现灯眼,而 LED周边的亮度相对较暗,即背光显示出现亮暗不均问题,参阅附图1;
[0005](2)如果要改善这种亮暗不均,就需要使LED的光充分传导到发光面上,这就要求扩散等导光膜材与LED之间有一个不小的间隙,从而要求加大背光模组整体厚度,与目前市场对电子显示产品超薄的要求相违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及其背光模组,无需增大背光模组厚度,仅通过改变扩散板的结构设置,就能有效提升背光源亮度的均匀度,满足电子显示屏市场对直下型LED背光模组的高要求。
[0007]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靠近背光源设置,所述扩散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可控制光线扩散性的涂层,该涂层的厚度随其对应位置到对应背光源的最近的发光源的距离成正比分布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扩散板的第一侧面上设有所述涂层。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涂层为油墨通过印刷而成。
[00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背光模组,包括LED基板、设于所述LED基板上的若干LED发光源、反射纸、扩散板和光学纸,所述扩散板为以上所述的扩散板。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下框和上框,所述LED基板、反射纸、扩散板和光学纸依次层叠后固定于所述下框和上框内。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发光源呈阵列分布于所述LED基板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及其背光模组,通过在扩散板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涂层,控制光的通过率,从而实现高均匀度的出光效果,解决了超薄背光模组下对高透光均匀性的要求,从而满足电子显示屏市场对直下型LED背光模组的高要求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的背光模组发光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所述扩散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发光示意图。
[0021]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22]1——扩散板;
ꢀꢀꢀꢀꢀꢀꢀꢀꢀꢀꢀꢀꢀꢀ
11——第一侧面;
[0023]12——第二侧面;
ꢀꢀꢀꢀꢀꢀꢀꢀꢀꢀꢀ
13——涂层;
[0024]2——背光源;
ꢀꢀꢀꢀꢀꢀꢀꢀꢀꢀꢀꢀꢀꢀ
21——LED基板;
[0025]22——LED发光源;
ꢀꢀꢀꢀꢀꢀꢀꢀꢀꢀ
4——反射纸;
[0026]5——光学纸;
ꢀꢀꢀꢀꢀꢀꢀꢀꢀꢀꢀꢀꢀꢀ
6——下框;
[0027]7——上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9]参阅图2

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其中,所述第一侧面11靠近背光源2设置,所述扩散板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涂层13,该涂层的厚度随其对应位置到对应背光源2的最近的发光源的距离成正比分布,即越靠近发光源的位置的扩散板上的涂层较厚,而远离对应发光源的位置的扩散板上的涂层较薄。
[0030]作为本技术的优先试试方式,所述扩散板的第一侧面 11上设有所述涂层13,所述涂层优选为黑色或灰色油墨通过印刷而成,对于涂层的颜色或设置在扩散板上的方式,只要是能够达到本技术所述的效果即可,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
[0031]参阅图5

6,为采用上述扩散板1的一种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背光模组,包括LED基板21和设于所述LED基板上的若干LED发光源22形成的背光源2,以及反射纸4、扩散板1、光学纸5、下框6和上框7,所述LED基板21、反射纸 4、扩散板1和光学纸5依次层叠后固定于所述下框和上框内。所述LED发光(22呈阵列分布于所述LED基板21上。
[0032]参阅图7,为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扩散板制作的背光模组使用状态时的发光示意图,由于该背光模组的扩散板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涂层结构设置,使得对应LED发光源22位置的扩散板厚度较厚,形成低透光区,而远离LED发光源22 的扩散板的油墨厚度较薄,形成高透光区,从而对应发光强度比较强的地方即LED发光源中心位置,更多的光散射,提高光的散射性,而对应发光强度最弱的地方,扩散板的油墨厚度也对应较薄,更少的光散射,减弱光的散热性,从而产生均匀性非常好的发光效果。
[0033]由此可见,该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及其背光模组,通过在扩散板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涂层,调节扩散板对光线的扩散性,从而实现高均匀度的出光效果,解决了超薄背光模组下对高透光均匀性的要求,从而满足电子显示屏市场对直下型LED背光模组
的高要求使用需求。
[0034]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其中,所述第一侧面(11)靠近背光源(2)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可控制光线扩散性的涂层(13),该涂层的厚度随其对应位置到对应背光源(2)的最近的发光源的距离成正比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第一侧面(11)上设有所述涂层(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型背光源用高均匀度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油墨通过印刷而成。4.一种直下型背光源用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勝
申请(专利权)人: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