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32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21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印刷机墨槽,涉及印刷机的技术领域。一种印刷机墨槽,包括印刷机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墨辊和安装在机架上的顶部开口的槽体,所述槽体设置在墨辊的下方,所述槽体两侧的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槽体的第一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槽体开口的盖板,所述槽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盖板的锁定件,所述盖板远离与第一侧壁相连的一侧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上墨空间,所述墨辊设置在上墨空间内。通过设置有盖板,使得墨槽的开口被最大程度封闭,减少了印刷机在使用过程中墨汁飞溅和墨汁挥发。溅和墨汁挥发。溅和墨汁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墨槽


[0001]本申请涉及印刷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墨槽。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机上一般会设置有槽体、墨辊和印辊,槽体内添加印刷油墨,墨辊在转动过程中将槽体内的印刷油墨转至相抵接的印辊上,再由印辊进行纸张的印刷。
[0003]目前大多槽体都采用顶部敞口的设置,墨辊则由槽体的敞口一侧与槽体内的墨汁进行接触。但由于印刷油墨一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敞口设置的槽体很容易导致墨汁挥发至外界。且墨辊在转动过程中也会致使一部分的墨汁溅射到外界,从而使墨汁造成浪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避免墨汁挥发或溅射到外界,本申请提供一种印刷机墨槽。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印刷机墨槽,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印刷机墨槽,包括印刷机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墨辊和安装在机架上的顶部开口的槽体,所述槽体设置在墨辊的下方,所述槽体两侧的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槽体的第一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槽体开口的盖板,所述槽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盖板的锁定件,所述盖板远离与第一侧壁相连的一侧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上墨空间,所述墨辊设置在上墨空间内。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时用本印刷机进行印刷时,将墨汁装填至槽体内,再将盖板盖上。使盖板与支撑部相抵触,再通过连接件将盖板和支撑板之间进行锁定。开启印刷机后,墨辊在上墨空间内进行转动,并将槽体内的墨汁粘至墨辊的表面用于后续的印刷。通过设置有盖板,一方面提升了槽体的密封性,减小了槽体内的墨汁挥发到外界造成污染;另一方面,盖板也避免了墨辊在转动过程中造成墨汁飞溅到外部,造成浪费和污染。
[0008]可选的,所述盖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支撑部的顶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槽相卡接,所述锁定件包括球形锁定块和锁定弹簧,所述固定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锁定槽的槽底,所述锁定弹簧的另一端与锁定块固定相连,所述锁定块与锁定槽滑动相连,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锁定块与限位槽相卡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板与支撑部想抵接时,固定块插入固定槽内。在固定块的作用下,弧形块压缩锁定弹簧并滑入锁定槽内。当固定块滑动至限位槽与锁定槽相对应时,锁定块在锁定弹簧的作用下被抵至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相卡接。使得盖板转动至与支撑部相抵接时的锁定,提升了盖板的稳定性。
[0010]可选的,所述盖板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一层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沿阻隔板的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盖板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槽壁上沿盖板的宽度方向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支撑块与连接
槽滑动相连,所述卡接块与卡接槽相卡接,所述阻隔板背离盖板一侧涂覆有防止油墨粘连的阻隔层。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块和卡接块伸入连接槽内,再滑动阻隔板,使卡接块与卡接槽相卡接。由于阻隔板背离盖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止油墨粘连的阻隔层,当墨辊在转动过程中导致油墨飞溅至阻隔板上时,涂层可以避免油墨粘连。当需要更换或清洗阻隔板时,可将阻隔板由盖板上直接拆卸,提升了盖板整体的清洁度。
[0012]可选的,所述机架设有槽体的一侧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沿机架的高度方向垂直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所述槽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上开设有驱动孔,所述滑动轴与驱动孔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槽体升降的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活塞杆与槽体的底壁相抵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启液压机后,槽体在液压机的作用下沿滑动轴进行滑动,从而调节槽体在机架上的高度。槽体的高度可以调节,一方面可以调节墨辊和槽体的相对位置,进一步提升槽体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当槽体内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可以将槽体下降,提升了工作人员进行维修时的操作空间。
[0014]可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固定连接在槽体的两端,所述第一驱动块上开设有第一驱动槽,所述第二驱动块上开设有第二驱动槽,所述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通孔,同侧两个所述通孔内穿设有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穿过通孔的一端与锁定螺母螺纹相连,所述锁定螺母将两块连接板相抵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槽体进行更换或拆卸维修时,将锁定螺母从锁定螺栓上拧下,使第二驱动块和第一驱动块分开。再将槽体由机架上取下,实现了槽体在机架上的可拆卸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槽体的两端还设置有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固定安装槽体外侧壁上的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吸风端上固定连接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远离与吸风机相连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槽体的两端,所述吸风机的吹风端上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远离与吸风机相连的一端连接有空气净化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印刷机在使用过程中依然会有少量的油墨挥发,并从上墨空间处渗出。此时打开吸风机,在吸风机的作用下,少量油墨被吸风管吸收并由出风管输送至空气净化器内。减小了油墨挥发造成的环境污染。
[0018]可选的,所述槽体内沿槽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墨仓,所述槽体两端的内侧壁上沿槽体的高度方向开设有燕尾槽,所述墨仓两端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与燕尾槽滑动相连,所述槽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墨仓高度的弹性控制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墨仓滑动安装在槽体内后,由于槽体的底部设置有控制墨仓高度的弹性控制件,从而保证墨辊始终与墨汁接触,避免墨辊上未粘连有墨汁,对印刷造成影响。
[0020]可选的,所述弹性控制件包括沿燕尾槽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燕尾槽内的控制弹簧,所述控制弹簧远离槽体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燕尾部,所述燕尾部与燕尾块相抵接,所述燕尾槽远离槽体槽底的一端还设有避免墨仓脱落的限位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墨仓内的油墨量较多时,控制弹簧会在墨仓的重力作
用下收缩。当墨仓内的油墨量较多时,弹性控制件则会舒张。从而保证墨仓内的墨汁始终与墨辊相接触,避免墨辊上未粘连有墨汁。
[0022]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槽体两端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燕尾槽的顶端,所述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槽体两端的顶壁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固定螺栓穿过限位孔的一端与螺纹槽螺纹相连。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槽体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转动限位块时限位块与固定槽相卡接,再通过固定螺栓将限位块固定在固定槽内。使得墨仓在槽体内的行动范围被固定,避免墨仓由燕尾槽上方脱离。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5]1.通过设置有盖板和阻隔板对槽体进行封闭,可以避免油墨挥发或者飞溅到外部,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0026]2.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墨槽,包括印刷机机架(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墨辊(3)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顶部开口的槽体(2),所述槽体(2)设置在墨辊(3)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两侧的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所述槽体(2)的第一侧壁(21)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封闭槽体(2)开口的盖板(6),所述槽体(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部(23),所述支撑部(23)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盖板(6)的锁定件,所述盖板(6)远离与第一侧壁(21)相连的一侧与第二侧壁(22)之间形成有上墨空间,所述墨辊(3)设置在上墨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1),所述支撑部(23)的顶壁上开设有固定槽(231),所述固定块(61)与固定槽(231)相卡接,所述锁定件包括球形锁定块(632)和锁定弹簧(631),所述固定槽(231)的槽壁上开设有锁定槽(63),所述锁定弹簧(6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锁定槽(63)的槽底,所述锁定弹簧(631)的另一端与锁定块(632)固定相连,所述锁定块(632)与锁定槽(63)滑动相连,所述固定块(61)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62),所述锁定块(632)与限位槽(62)相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的内侧壁上还设有一层阻隔板(64),所述阻隔板(6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块(643),所述支撑块(643)上沿阻隔板(64)的宽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卡接块(644),所述盖板(6)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连接槽(641),所述连接槽(641)的槽壁上沿盖板(6)的宽度方向开设有卡接槽(642),所述支撑块(643)与连接槽(641)滑动相连,所述卡接块(644)与卡接槽(642)相卡接,所述阻隔板(64)背离盖板(6)一侧设置有防止油墨粘连的阻隔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设有墨辊(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两端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垂直固定连接有滑动轴(92),所述槽体(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部(5),所述驱动部(5)上开设有驱动孔(53),所述滑动轴(92)与驱动孔(53)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板(9)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槽体(2)升降的液压机(91),所述液压机(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黎平王先锋吕胜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明日软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