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液快速循环流动的热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13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液快速循环流动的热处理池。淬火池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分别设有平行排布的多排斜向喷头,左侧面喷头向右、向前、向上一定角度,喷出的液柱向右、向前、向上偏折;右侧壁上的喷头向右、向前、向上一定角度,喷出的液柱向左、向前、向下偏折;底面上的喷头向左、向前、向上一定角度,喷出的液柱向左、向前、向上偏折。从而带动淬火液冲击淬火工件,同时推动淬火液向出水口方向绕圆形淬火工件做螺旋运动。后端面设有莲蓬喷头,喷出的液柱淬火液冲击淬火工件并推动淬火液向出水口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益好和淬火质量高的优点。量高的优点。量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液快速循环流动的热处理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液快速循环流动的热处理池,属于热处理装备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中,常常采用淬火的方式来提高钢的性能。一般小钢件放入水中就能淬火,大型钢件往往达十几吨或几十吨,在水中冷却瞬间产生很大的汽雾包覆钢件并形成气膜,气膜阻碍钢件与水之间的热交换。为此人们采用多种措施解决上述问题。有的选择无气膜的淬火液,如:油或专用淬火剂,有的选用新的淬火方式,如:喷淬工艺。这些措施解决了气膜问题,但每一种仍存在弊端。油作为淬火液,一是容易燃烧,二是污染环境,三是成本增大,且冷却速度慢;专用淬火剂作为淬火液,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采用喷淬工艺,因淬火池内的喷射头大多设置在左右两侧,只能从两侧向钢件喷淬火液,容易造成冷却不均匀,出现偏淬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淬火工艺和淬火设备作进一步改进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冷却液快速循环流动的热处理池,采用池中斜向设置的喷头喷出高速淬火液,推动钢件表面的淬火液快速流动,达到不产生气膜和高冷速均匀淬火的目的。
[000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冷却液快速循环流动的热处理池,包含:淬火池、循环冷却回路和淬火工件,淬火池设置成长方形槽,由四个侧面和底面构成,四个侧面按其连接顺序为:前端面、右侧面、后端面、左侧面,淬火工件悬挂且浸没在淬火池内的淬火液中;后端面设有进水口,前端面设有出水口;所述循环冷却回路包括管路、水泵、冷却塔和控制阀,循环冷却回路设置在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水泵将出水口流出来的水抽入冷却塔冷却后经管道流入进水口;所述淬火工件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
[0005]所述淬火池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和后端面上分别设有多个喷头,其外端与进水口相连通,内端与淬火池相连通;所述淬火池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上的喷头按淬火池前后方向平行排布,所述淬火池后端面上的喷头排列成莲蓬喷头状;
[0006]所述左侧面上的喷头与左侧面之间设定倾斜角度,喷出的液柱向右、向前、向上偏折后喷在淬火工件左侧的轴线以上部分,淬火液冲击淬火工件并向出水口方向绕淬火工件做螺旋式流动;
[0007]所述右侧面上的喷头与右侧面之间设定倾斜角度,喷出的液柱向左、向前、向下偏折后喷在淬火工件右侧的轴线以下部分,淬火液冲击淬火工件并向出水口方向绕淬火工件做螺旋式流动;
[0008]所述底面上的喷头与底面之间设定倾斜角度,喷出的液柱向左、向前、向上偏折后喷在淬火工件左侧的轴线以下部分,淬火液冲击淬火工件并向出水口方向绕淬火工件做螺旋式流动;
[0009]所述后端面上的喷头与后端面之间垂直设置,喷出的液柱冲击淬火工件向出水口方向流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平行排布的喷头设置成一排、两排或多排。
[0011]进一步地,所述喷头在淬火池内一端设有喷嘴,且喷嘴方向可调节。
[0012]本设计中,左侧面上喷出的液柱向右偏折效果、右侧面上喷出的液柱向左偏折效果、底面上喷出的液柱向上偏折效果及后端面上喷出的液柱向前效果的叠加,对淬火工件提供快速冷却的高速低温淬火液。左侧面上喷出的液柱向前效果、右侧面上喷出的液柱向前效果、底面上喷出的液柱向前效果和后端面上喷出的液柱向前的效果的叠加,使得淬火液池中的淬火液被快速向前推进而进入出水口。左侧面上喷出的液柱向上偏折效果、右侧面上喷出的液柱向下偏折效果、底面上喷出的液柱向左偏折效果的叠加,使得淬火液绕淬火工件旋转。上述三个效果叠加后,淬火液冲击淬火工件并向出水口方向绕淬火工件做螺旋式流动。
[0013]本技术运用喷头斜向设置、淬火液冲击淬火工件、淬火液向出水管道方向绕淬火工件做螺旋式运动。具有成本低、效益好和淬火质量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技术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附图1中A

A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为附图1中B

B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1为淬火池,2为进水口,3为莲蓬喷头,4为圆形淬火工件,5为出水口,6为抽水泵,7为冷却塔; 201为左侧面喷头,202为底面喷头,203为右侧面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附图所示的是本设计的一种实施方式,淬火池1设置为长方槽体,长度方向设置左右两侧面及底面,宽度方向设置前后两端面,圆形淬火工件4悬挂且浸没在淬火池1内腔的淬火液中,后端面上设有的进水口与所有喷头相连通,为所有喷头提供高压高速的淬火液。
[0019]左侧面上设有平行排列的喷头201,喷头201向右、向前、向上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在左侧面上,从喷头201喷出的液柱喷在圆形淬火工件4的轴向中心水平面向上到圆形淬火工件4上边缘的左上部区域内,液柱带动淬火液一边冲击圆形淬火工件4,一边向出水口5运动,同时还推动淬火液绕圆形淬火工件4向上运动。
[0020]右侧面上设有平行排列的喷头203,喷头203向左、向前、向下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在右侧面上,从喷头203的喷出的液柱喷在圆形淬火工件4的轴向中心水平面向下到圆形淬火工件4下边缘的右下部区域内,液柱带动淬火液一边冲击圆形淬火工件4,一边向出水口5运动,同时还推动淬火液绕圆形淬火工件4向下运动。
[0021]底面上设有平行排列的喷头202,喷头202向左、向前、向上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在底面上,从喷头203的喷出的液柱喷在圆形淬火工件4的轴向中心竖直平面向左到圆形淬火工件4左边缘的左下部区域内,液柱带动淬火液一边冲击圆形淬火工件4,一边推动淬火液向出水口5运动,同时还推动淬火液绕圆形淬火工件4向左运动。
[0022]综上,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上斜向设置的喷头201、203、202喷出的水柱带动淬火
液冲击圆形淬火工件4、推动淬火液向出水管道5方向绕圆形淬火工件4做螺旋运动。
[0023]后端面设有的多个喷头排列成莲蓬喷头3,莲蓬喷头3与后端面之间垂直设置,喷出的液柱淬火液冲击圆形淬火工件4,并推动淬火液向出水口5运动。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喷头201、202、203和莲蓬喷头3上设置的喷嘴方向可以根据圆形淬火工件4的大小或淬火池1的尺寸进行调节,以满足喷出的液柱带动淬火液冲击圆形淬火工件4、推动淬火液向出水口5方向绕圆形淬火工件4做螺旋运动。
[0025]出水口5流出的淬火液被抽水泵6抽入冷却塔7,冷却后流入进水口2,实现了淬火液的冷却和循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液快速循环流动的热处理池,包含:淬火池、循环冷却回路和淬火工件,淬火池设置成长方形槽,由四个侧面和底面构成,四个侧面按其连接顺序为:前端面、右侧面、后端面、左侧面,淬火工件悬挂且浸没在淬火池内的淬火液中;后端面设有进水口,前端面设有出水口;所述循环冷却回路包括管路、水泵、冷却塔,循环冷却回路设置在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水泵将出水口流出的水抽入冷却塔冷却后经管道流入进水口;所述淬火工件为圆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左侧面、右侧面、底面和后端面上分别设有多个喷头,其外端与进水口相连通,内端与淬火池相连通;所述淬火池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上的喷头按淬火池前后方向平行排布,所述淬火池后端面上的喷头排列成莲蓬喷头状;所述左侧面上的喷头与左侧面之间设定倾斜角度,喷出的液柱向右、向前、向上偏折后喷在淬火工件左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晖陈柏金张连华陈习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