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及智能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0138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6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及智能手表,包括底盖和面壳,面壳用于与底盖结合形成智能手表主体结构部分,面壳为中空的环形结构,面壳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表盘区和测温区,面壳上在表盘区和测温区的交界处设有至少一个螺纹柱,螺纹柱抵靠面壳的壳壁;本申请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及智能手表,通过在面壳上在表盘区和测温区的交界处设有至少一个螺纹柱,增强了面壳在该位置的强度;同时底盖与面壳结合时,由于有了螺纹柱的支撑,使底盖的强度也同样增加;螺纹柱直接与壳壁抵靠或通过结构筋连接到壳壁,从而螺纹柱对于面壳的结构增强效果更加明显。果更加明显。果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及智能手表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手表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及智能手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和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和图像等。
[0003]某些智能手表包括有测温功能,而测温功能的组件凸出于圆形的表盘区设置。测温区突出于表盘区,相对于圆形的表盘区域更容易受到外力的作用。若测温区的强度不做相应的增强,则该区域的强度结构或者防水结构都容易被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及智能手表,旨在解决智能手表在测温区的结构强度不佳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包括:
[0006]底盖;
[0007]面壳,用于与所述底盖结合形成智能手表主体结构部分,所述面壳为中空的环形结构,所述面壳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表盘区和测温区,所述面壳上在所述表盘区和所述测温区的交界处设有至少一个螺纹柱,所述螺纹柱抵靠所述面壳的壳壁。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密封圈;
[0009]所述壳壁与所述底盖匹配的壁顶上环设槽外壁和槽内壁,所述槽外壁包围所述槽内壁,所述槽外壁与所述槽内壁之间为第一凹槽,
[0010]所述底盖靠近所述面壳方向的内表面上设有内凸出圈和外凸出圈,所述外凸出圈包围所述内凸出圈,所述外凸出圈与所述内凸出圈之间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槽内壁对应匹配,所述外凸出圈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匹配;
[0011]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槽内壁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覆盖所述螺纹柱靠近所述底盖的自由端,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对应所述螺纹柱的位置上设有通孔。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相互连接为一体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柱的数量为二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表盘区对应的壳壁与所述测温区对应的壳壁的两个连接位置处。
[0015]进一步地,所述面壳在所述测温区处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连接到两个所述螺纹柱,所述安装框用于固定测温组件。
[0016]进一步地,所述面壳上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连接于两个所述螺纹柱之间且将所述表盘区与所述测温区分隔,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底盖的自由端与所述螺纹柱靠近所述底盖
的自由端平齐,所述第一密封圈呈8字形,且形状匹配所述槽内壁、所述螺纹柱以及所述隔板三者的自由端形成的整体表面。
[0017]进一步地,所述底盖的内表面上对应所述测温区的位置上设有凸出柱,所述凸出柱用于按压固定位于所述面壳的所述测温区内的测温组件。
[0018]进一步地,所述凸出柱的横截面呈十字形。
[001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上述的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
[0020]本申请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及智能手表,通过在面壳上在表盘区和测温区的交界处设有至少一个螺纹柱,增强了面壳在该位置的强度;同时底盖与面壳结合时,由于有了螺纹柱的支撑,使底盖的强度也同样增加;螺纹柱直接与壳壁抵靠或通过结构筋连接到壳壁,从而螺纹柱对于面壳的结构增强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的底盖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的面壳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的面壳与第一密封圈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的面壳、底盖与第一密封圈的组装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的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的面壳、底盖、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的组装示意图。
[0027]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30]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31]参照图1

6,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包括:
[0032]底盖100;
[0033]面壳200,用于与所述底盖100结合形成智能手表主体结构部分,所述面壳200为中空的环形结构,所述面壳200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表盘区和测温区,所述面壳200上在所述表盘区和所述测温区的交界处设有至少一个螺纹柱220,所述螺纹柱220抵靠所述面壳200的壳壁210。
[0034]由于测温区突出于表盘区,不像传统手表的圆形结构受力均匀,在使用上述包括测温区的智能手表的时候,在表盘区和测温区处受到的弯折力较大。无论测温区的底盖100或是测温区的面壳200都较容易被破坏,而通过在所述面壳200上在所述表盘区和测温区的交界处设有至少一个螺纹柱220,增强了面壳200在该位置的强度。
[0035]同时底盖100与面壳200结合时,由于有了螺纹柱220的支撑,使底盖100的强度也同样增加。螺纹柱220直接与壳壁210抵靠或通过结构筋连接到壳壁210,从而螺纹柱220对于面壳200的结构增强效果更加明显。
[0036]参照图1

4,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密封圈300;
[0037]所述壳壁210与所述底盖100匹配的壁顶上环设槽外壁212和槽内壁213,所述槽外壁212包围所述槽内壁213,所述槽外壁212与所述槽内壁213之间为第一凹槽211,
[0038]所述底盖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面壳,用于与所述底盖结合形成智能手表主体结构部分,所述面壳为中空的环形结构,所述面壳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表盘区和测温区,所述面壳上在所述表盘区和所述测温区的交界处设有至少一个螺纹柱,所述螺纹柱抵靠所述面壳的壳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壳壁与所述底盖匹配的壁顶上环设槽外壁和槽内壁,所述槽外壁包围所述槽内壁,所述槽外壁与所述槽内壁之间为第一凹槽,所述底盖靠近所述面壳方向的内表面上设有内凸出圈和外凸出圈,所述外凸出圈包围所述内凸出圈,所述外凸出圈与所述内凸出圈之间为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槽内壁对应匹配,所述外凸出圈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匹配;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槽内壁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覆盖所述螺纹柱靠近所述底盖的自由端,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对应所述螺纹柱的位置上设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手表测温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