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98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2
一种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包括一个断路器,断路器具有合闸线圈、分闸线圈、储能电机及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断路器辅助常开开关、合闸按钮及分闸按钮,储能电机具有储能常开限位开关和储能常闭限位开关;合闸按钮、合闸线圈、储能常开限位开关及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与中间继电器串联形成合闸回路;中间继电器具有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和第二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分闸按钮及分闸线圈串联形成分闸回路;第二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储能电机及储能常闭限位开关串联形成储能回路;中间继电器并联于合闸线圈与储能常开限位开关的串联电路两端,且中间继电器的一端经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至储能回路。器常开触点连接至储能回路。器常开触点连接至储能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行业的配电柜设备中,框架式低压断路器和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合闸操作往往都需要先利用电机储能,然后再进行合闸,而储能和合闸在二次控制回路中分为两个部分单独进行,操作人员需要进行两次操作才能将断路器合闸。有些虽然可以让断路器得电即自动储能,但这种情况将断路器长期置于储能状态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使其能够通过一次操作来完成储能、合闸操作。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其包括一个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具有合闸线圈、分闸线圈、储能电机及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断路器辅助常开开关、合闸按钮及分闸按钮,所述储能电机具有一个储能常开限位开关和一个储能常闭限位开关;
[0005]所述合闸按钮、所述合闸线圈、所述储能常开限位开关及所述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与一中间继电器串联形成合闸回路;所述中间继电器具有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和第二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
[0006]所述分闸按钮及所述分闸线圈串联形成分闸回路;
[0007]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所述储能电机及所述储能常闭限位开关串联形成储能回路;
[0008]所述中间继电器并联于所述合闸线圈与所述储能常开限位开关的串联电路两端,且所述中间继电器的一端经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至所述储能回路;
[0009]所述合闸回路、所述分闸回路及所述储能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一回路控制电源的两端。
[0010]优选地,所述回路控制电源的一端连接有熔断器。
[0011]本技术的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其能够通过一次操作来完成储能、合闸操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处于初始状态的系统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处于储能状态的系统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处于待分闸状态的系统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L、N:控制回路电源;
[0017]HQ:合闸线圈;SB1:合闸按钮;
[0018]TQ:分闸线圈;SB2:分闸按钮;
[0019]DL1: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DL2:断路器辅助常开开关;
[0020]M:储能电机;S1:储能常开限位开关;S3:储能常闭限位开关;
[0021]KA:中间继电器;
[0022]KA1: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
[0023]KA2:第二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
[0024]QF1:熔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
[0029]本技术的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其利用了断路器的现有结构,例如VS1型高压断路器。上述断路器具有合闸线圈HQ、分闸线圈TQ、储能电机M及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 DL1、断路器辅助常开开关DL2、合闸按钮SB1及分闸按钮SB2。其中,储能电机M具有一个储能常开限位开关S1和一个储能常闭限位开关S3。
[0030]其中,合闸按钮SB1、合闸线圈HQ、储能常开限位开关S1及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DL1与一中间继电器KA串联形成合闸回路。分闸按钮SB2及分闸线圈TQ串联形成分闸回路。
[0031]中间继电器KA具有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A1、和第二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A2。第二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A2、储能电机M及储能常闭限位开关S3串联形成储能回路。中间继电器KA并联于合闸线圈HQ与储能常开限位开关S1的串联电路两端,且中间继电器 KA的一端经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A1连接至储能回路,从而形成电源自锁电路。
[0032]上述的合闸回路、分闸回路及储能回路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一回路控制电源LN的两端。
[0033]本技术的具体控制原理如下:
[0034]首先,断路器处于初始的分闸、未储能状态,如图1所示。
[0035]当按下合闸按钮SB1进行合闸时,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得电闭合,其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A1、第二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A2闭合接通,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即可实现电源自锁保持吸合工作状态。由此,储能电机M得电工作进行储能,其状态如图2所示。
[0036]储能完成后,限位开关S3自动断开,电机M失电停止工作,限位开关S1闭合。这使得合闸线圈HQ得电,断路器自行合闸,合闸后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DL1断开(断路器辅助常开开关DL2 同步闭合)以避免合闸线圈HQ长期处于充电状态,同时中间继电器KA亦失电,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A1、第二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A2即又断开,储能电机M的能量随后消失,其位置开关S3、S1分别回到原来的闭合、分开状态,其状态如图3 所示。
[0037]其中,当按下分闸按钮SB2时,由于断路器辅助常开开关 DL2处于闭合状态,分闸线圈得电,断路器即进行正常分闸动作,其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DL1、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DL2随即返回原状,整个电路又都恢复到图1所示初始状态,可以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合闸、分闸操作。
[0038]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9]本技术中其他未详述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00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储能合闸一体化联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具有合闸线圈(HQ)、分闸线圈(TQ)、储能电机(M)及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DL1)、断路器辅助常开开关(DL2)、合闸按钮(SB1)及分闸按钮(SB2),所述储能电机(M)具有一个储能常开限位开关(S1)和一个储能常闭限位开关(S3);所述合闸按钮(SB1)、所述合闸线圈(HQ)、所述储能常开限位开关(S1)及所述断路器辅助常闭开关(DL1)与一中间继电器(KA)串联形成合闸回路;所述中间继电器(KA)具有第一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A1)和第二中间继电器常开触点(KA2);所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依恒
申请(专利权)人:宇恒电气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