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刚专利>正文

无励磁笼形分接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84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变压器的无励磁笼形分接开关,它是由操动机构1、定位装置2、法兰盘3、绝缘体4、动触头5、静触头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开关静触头6的绝缘体4为一整体圆筒式结构,开关主轴11位于绝缘体4中心,其上固定有动触头5,动触头5与静触头6按相接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励磁笼形分接开关。市场上典型无励磁笼形分接开关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由操动机构1、定位装置2、法兰盘3、绝缘杆10及触头12、13等组成,其绝缘杆10由若干条状绝缘件构成,分布于法兰盘3周边,法兰盘中间设置有绝缘轴11,轴上固设有夹片式动触头12,与绝缘杆10上设置的静触头13相接合,为提高开关笼体刚度,经常在各杆间设置有加强筋14。尽管如此,开关刚度,各杆分布位置与精度仍不高。同时开关各动、静触头等带电位件全裸露,电场效应大,使开关占用变压器有效位置增加,不利于变压器体积小型化及成本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刚性更好、可靠性高、更利于变压器节材设计的无励磁笼形分接开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它是由操动机构1、定位装置2、法兰盘3、绝缘体4、动触头5、静触头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开关静触头6的绝缘体4为一整体圆筒式结构,开关主轴11位于绝缘体4中心,其上固定有动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按相接合;上述方案中,各静触头6间及静触头6对法兰盘3间设置有油隙7、8;动触头5还可为圆弧状,静触头为圆柱状。根据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特征在于固定开关静触头6的绝缘体4为一整体圆筒式结构,开关主轴11位于绝缘体4中心,其上固定有动触头5,动触头5与静触头6按相接合,各静触头6间及静触头6对安装法兰盘3间设置有缝隙7、8;开关动触头5为圆弧状,静触头6为圆柱状。固定开关静触头6的绝缘体4为一整体圆筒式结构,并在其上多处开有缝隙7,开关主轴11位于筒中心,其上固定有动触头5。整体筒子制造简单,强度、刚性好,且有电场隔离效果,使其占用变压器内部空间减小,内外电场干扰减小。由于整体性可能会降低开关各部位绝缘水平及不利于体积小型化,因而在对地、相间及触头间据实际需要设置了不同油隙7、8,增大爬距以提高其主、纵绝缘水平及利于油循环以便散热。其开关动触头5可为夹片式、对顶式及滚动式,为滚动式触头时,动触头5为圆环状或圆柱状,静触头6则为圆弧柱状或非圆柱状,以可靠实现点接触或线接触。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现市场产品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E-E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图2的B-B视图。图5为图2的C-C视图。图6为图2的D-D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3~6所示,为一三相5档无励磁笼形分接开关图示。具有操动机构(手轮)1,定位装置2安装于法兰盘3上,法兰盘3下联绝缘筒4,法兰盘3中部穿装有转轴11,轴上联有动触头5,与固定于绝缘筒4内壁上的静触头6相应配置,三相动触头5在轴11上可不在同一侧布置,而采用对应位置,使轴11受总弯曲力部分抵消,以减少轴11的弯曲。图示为正反180℃交错布置方式,也可三层120℃立体交叉布置及其它方式。绝缘筒4上各相间、对地部位、相邻触头间设置有油隙8、7,以增大爬距,提高绝缘水平及利于体积小型化。静触头6上设置的接线端子15于筒外,利于引线联接,筒外还可增设隔离筒16或其它隔离绝缘,以降低紧固螺母等开关上带电体对周边的电场影响。该开关手轮1转动时各相动触头5同步转动,达到换档调压目的。如手轮被电动机构取代则开关就成为电动开关。上述结构特别适用于配套在大中型变压器上,用于制造高电压、大电流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压器的无励磁笼形分接开关,它是由操动机构1、定位装置2、法兰盘3、绝缘体4、动触头5、静触头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固定开关静触头6的绝缘体4为一整体圆筒式结构,开关主轴11位于绝缘体4中心,其上固定有动触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刘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