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100),由两用以包覆环形铁芯的绝缘罩(110、120)及起始线头定位块(130)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作为两单独构件的绝缘罩(110、120)和起始线头定位块(130),其起始线头定位块(130)可拆卸配置于绝缘罩(110)的外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起始线头定位块与绝缘罩为可拆卸式设计的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具有环形线圈的电气结构,诸如变压器或电感器,其中线圈的匝数往往高达千位数,而在自动绕线机尚未问市以前,此种线圈的绕线作业皆需要花费一天左右的工时(人工)才能完成一件,因此严重影响生产的效率,更限制了产业的进步,直至后来一种自动绕线机的开发问市才稍微改善了此一缺失;而环形线圈在绕制漆包线之前必需包覆一层绝缘材,早期以缠绕胶带作为绝缘材料,如今则以大量生产的绝缘罩取代。此种绝缘罩为二只对称并可包覆环形铁芯的环状物,但是经实际使用发现线圈的起始线头在抽头时并无定位,后续叠加的匝线将会陆续的压覆于起始线头的一部分线身,终至造成多点重复及偏移的现象,而易造成短路发生危险并且影响其使用寿命。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先前提出一种“环形线圈辅助绕线器”(台湾公告第213760号),其主要在绝缘罩平行于环形铁芯的轴线方向上,向外凸出有一与绝缘罩一体成形出线定位块,此出线定位块,可作为线圈起始线头的定位组件以及自动绕线机的跳线基准。因此,线圈起始线头在固定于出线定位块后,将被准确的定位于线圈上的某定点,而不致在后续的绕线作业中被带离定点,有助线圈品质的提升及稳定。另外,绕线机在每绕完一环并再回到此出线定位块处时,此出线定位块的脊线更可引导漆包线滑越起始线头,而不致有匝线压覆于起始线头的缺点,亦可省除断续停机以人工引导越线的工时浪费。然而,上述设计在使用上仍稍有缺陷,即为了方便大量出货,绝缘罩上的出线定位块其高度皆设计为相同,但因产品的不同的使用需求,线圈绕设绝缘罩上的高度皆不同,在理想状态下,出线定位块的高度通常定在绕线作业后恰与匝线等高,如上述,若当匝线的高度低于出线定位块时,通常会利用人工将外露于匝线的出线定位块剪去,使匝线能与出线定位块切齐,而此裁剪的过程中,不但非常耗费工时,且容易误将匝线剪断或不慎造成匝线脱漆,进而影响产品的电气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种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其目的在于解决在绕线作业完成后,可依据匝线高度是否低于起始线头定位块的高度,而选择性地将起始线头定位块由绝缘罩上移除,以避免过去当匝线高度低于起始线头定位块的高度时,需将外露于匝线的起始线头定位块剪去,而误将匝线剪断或不慎造成匝线脱漆等的缺失。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主要由两用以包覆一环形铁芯的绝缘罩以及一起始线头定位块所构成,其主要通过将绝缘罩与起始线头定位块分别设计为单独构件,且将起始线头定位块以可拆卸的型态配置于其中一绝缘罩的外表面上,而可选择性地将起始线头定位块由绝缘罩上移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的组合图。图3-1~3-3为本专利技术在绕线过程的作动示意图。图4~8为本专利技术多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如附图1、2所示)的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100,主要由两绝缘罩110、120及起始线头定位块130所构成。此两绝缘罩110、120用以包覆一环形铁芯(图未示),以提供铁芯与漆包线10(可见于后续图示)间的绝缘效果;起始线头定位块130与两绝缘罩110、120在制作时设计为单独构件,且此起始线头定位块130并以可拆卸的型态配置于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上。而此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外型无须去局限,可为片状、圆柱状、锥状或条柱状等。以本实施例而言,达到上述起始线头定位块130以可拆卸的型态配置于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上的设计,在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凹陷有一嵌槽112,以供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下端嵌入。在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组装于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后,即可进行绕线的作业,首先通过自动绕线机(图未示出)抽出线头且如附图3-1一般,由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100的下方向上穿绕一圈之后,把多余的线头固定于起始线头定位块130上以形成一段起始线头11,此时便已完成起始线头11的定位动作,接着开动自动绕线机,以将漆包线10缠绕于两绝缘罩110、120上,直到漆包线10逐渐地绕满一环(即如附图3-2所示)之际,后续由自动绕线机出线的漆包线10,在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100再略微旋转一点旋转角的刹那,漆包线10将会从起始线头定位块130边缘的脊线130a上滑过而落到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另一边(如附图3-3所示),因此由前述的说明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起始线头定位块130同样可作为线圈起始线的定位组件以及自动绕线时跳线的基准,而维持过去产品的优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绕线作业完成后,可依据匝线高度是否低于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高度,而选择性地将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由绝缘罩110上移除。较详细的说,依据产品(如变压器或电感器)的需求或特性,当匝线高度低于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高度时,可进一步将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由绝缘罩110上移除,如此一来,即可避免过去当匝线高度低于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高度时,需将外露于匝线的起始线头定位块130剪去,而耗费工时且容易误将匝线剪断或不慎造成匝线脱漆,进而影响产品的电气特性。而当匝线高度恰等于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高度时,则可省去移除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步骤。然而,达到上述起始线头定位块130以可拆卸的型态配置于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上的设计,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而可采取其它的实施型态。首先(如附图4所示),可在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上至少有一对上凸相互平行的肋条113,且该对肋条113之间所形成的嵌置空间,则可提供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下端嵌入而固定,当然,熟悉该项技术人员,亦可配合起始线头定位块130下端的外型而配置多对肋条113,而与起始线头定位块130达到机械性的干涉即可。参阅附图5,亦可在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上的上凸有一凸块114,而起始线头定位块130之下端凹陷有一与此凸块114外型相对应的嵌槽131,以提供绝缘罩110上的凸块114嵌入而固定。当然,亦可如附图6所示,在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下端上凸有一凸块132,而在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具有一与此凸块132外型相对应的嵌槽115,以提供起始线头定位块130下端的凸块132嵌入而固定。此外,亦可如附图7所示,在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上凸设有一嵌接座116,且此嵌接座116上上凸有一凸块116a,而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下端具有一与此凸块116a外型相对应的嵌槽133,以提供嵌接座116的凸块116a嵌入而固定。另外,亦可如附图8,在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下端上凸有一凸块134,而在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上凸设有一嵌接座116,且此嵌接座116上凹陷有一嵌槽116b,以提供起始线头定位块130下端的凸块134嵌入而固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藉由将起始线头定位块与绝缘罩设计为可拆卸式的型态,除可作为线圈起始线的定位组件以及自动绕线时跳线的基准,而维持过去的优点外,在绕线作业完成后,当匝线高度低于起始线头定位块之高度时,可进一步将起始线头定位块由绝缘罩上移除,以避免过去当匝线高度低于起始线头定位块之高度时,需将外露于匝线的起始线头定位块剪去,而耗费工时且容易误将匝线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100),由两用以包覆环形铁芯的绝缘罩(110、120)及起始线头定位块(130)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作为两单独构件的绝缘罩(110、120)和起始线头定位块(130),其起始线头定位块(130)可拆卸配置于绝缘罩(110)的外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100),其特征在于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凹陷有供起始线头定位块(130)下端嵌入的嵌槽(1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100),其特征在于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上至少有一对上凸且相互平行的肋条(113),且在该对肋条(113)之间形成供起始线头定位块(130)的下端嵌入的嵌置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线圈辅助绕线架(100),其特征在于绝缘罩(110)的外表面(111)上有一上凸的凸块(114),而起始线头定位块(130)下端凹陷有一与凸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曾瑞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