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拥堵检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交通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拥堵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道路拥堵已成为城市交通治理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通常是根据路段拥堵时间的长短,来确定路段是否为常发拥堵路段,并由交通管理部门对常发拥堵路段进行拥堵治理。借助导航设备、导航应用等可以对日益拥堵的交通现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为用户规划一条前往目的地路程最短的路线;第二种是:结合当前的交通拥堵状况,为用户规划一条前往目的地耗时最短的路线。然而,第一种方案中只是给出了路程最短的路线,并没有考虑各个路段的实际拥堵状况以及下一个时间段的拥堵状况,很可能出现路程最短但耗时并不是最短的情况;第二种方案虽然是结合当前的交通拥堵状况规划出了一条耗时最短的路线,但是由于交通拥堵状况是会实时变化的,很可能规划的路线上的路段在下一个时间段就变为拥堵了,从而导致规划的路线并不一定是耗时最短的路线。可见,上述解决方案均无法对路段拥堵状况进行准确地预测,导致难以规划出快捷的驾驶路线。r/>[0003]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拥堵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拥堵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一个速度阈值s以及一个评分的阈值α;获取某一时段经过某路段的机动车数量及相应机动车的速度;步骤二,基于某个时间段内经过该路段机动车的速度计算路段对应的评分值;在时间段(t,t+Δt)内经过路段r
i
的机动车数量为n,其中有k量机动车的速度小于速度阈值s;步骤三,在获得路段r
i
在时间段(t,t+Δt)内的评分之后,将评分值与评分阈值进行比较,判断路段发生拥堵的可能性;步骤四,通过图模型将路段信息组织起来,对道路网络进行描述;步骤五,通过异构信息网络聚类算法对步骤四中描述的网络中的表示道路的顶点进行聚类;步骤六,拥堵发现,当同一个簇中的某条道路发生了拥堵,那么同一个簇中的其他道路在未来也有发生拥堵的可能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拥堵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在该时段中路段r
i
的拥堵评分的计算模型为:3.如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拥堵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计算的拥堵评分与预设的评分阈值进行比较,预测路段发生拥堵的可能性包括:若评分值大于或等于评分阈值,说明路段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慢速行驶的机动车过多,有发生拥堵的可能性;若评分值小于评分阈值则说明路段的绝大部分机动车都是以正常的速度在行驶,发生拥堵的可能性较小。4.如权利要求1所述道路拥堵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图模型的顶点集合为RC={S1,S2,
…
,S
n
,T1,T2,...,T
m
},其中集合RC中的元素S1,...,S
n
被用于表示不同的道路,每条道路都应当包含全局唯一的编号值r
i
;元素T1,...,T
m
被用于表示不同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的长度均为Δt。5.如权利要求4所述道路拥堵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