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91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套圈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包括输送带、压铸工位、机械加工工位和喷漆工位;所述喷漆工位上设有喷漆装置;所述喷漆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盖板和喷漆单元;所述支撑板对称固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盖板固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喷漆单元包括气缸、一号推杆、一号推板、矩形块、储漆箱、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气缸对称固接在盖板的顶部;所述一号推杆固接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矩形块固接在支撑板的内侧壁;所述一号推板通过弹簧固接在矩形块的顶部,且所述一号推板与支撑板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便于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喷漆。便于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喷漆。便于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喷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套圈生产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用于与轴承装配构成传动组件。
[0003]现有的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中,当对轴承套圈完成机械加工后,无法保证其具有防腐蚀的效果,导致轴承套圈在使用过程中生锈,进而降低了产品的品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中,当对轴承套圈完成机械加工后,无法保证其具有防腐蚀的效果,导致轴承套圈在使用过程中生锈,进而降低了产品的品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包括输送带、压铸工位、机械加工工位和喷漆工位;所述喷漆工位上设有喷漆装置;所述喷漆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盖板和喷漆单元;所述支撑板对称固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盖板固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喷漆单元包括气缸、一号推杆、一号推板、矩形块、储漆箱、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气缸对称固接在盖板的顶部;所述一号推杆固接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矩形块固接在支撑板的内侧壁;所述一号推板通过弹簧固接在矩形块的顶部,且所述一号推板与支撑板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储漆箱固接在一号推板的顶部,且所述储漆箱的一侧与压力泵连接;所述直管固接在储漆箱的底部,且与储漆箱连通;所述雾化喷头固接在直管的底端,且与直管呈连通状态;工作时,启动气缸,使得气缸推动一号推杆向下运动,进而使得一号推板向下运动,与此同时,启动压力泵,使得储漆箱内的油漆通过直管流入雾化喷头,再从雾化喷头喷出,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喷漆,进而使得轴承套圈具有防腐蚀的效果,设置两个气缸的作用是为了使得一号推板受力均匀,进而使得一号推板可以处于水平状态,从而有利于对轴承套圈的喷漆。
[0006]进一步,所述矩形块的顶部固接有导柱;所述导柱贯穿一号推板且与一号推板滑动连接;所述导柱的外侧壁固接有弹性布;工作时,当气缸推动一号推杆和一号推板向下运动时,将使得一号推板沿着导柱向下滑动,可以提高一号推板的移动方向的准确性,进而使得一号推板处于平稳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均匀喷漆,弹性布可以防止灰尘贴附在导柱上,进而使得一号推板更加平稳的滑动,从而便于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喷漆。
[0007]进一步,所述支撑板的侧壁固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固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端部套接有轴承套圈;工作时,当雾化喷头位于轴承套圈的顶部时,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进而使得转轴带动直杆转动,于是直杆带动轴
承套圈转动,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全方位喷漆,对轴承套圈外表面的喷漆效果好。
[0008]进一步,所述直杆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直杆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空腔连通;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所述一号滑块的底端固接有二号推杆;所述二号推杆的端部固接有二号推板,且所述二号推板与空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推板的侧壁对称铰接有连杆;所述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二号滑块;所述二号滑块的侧壁固接有橡胶层;工作时,当轴承套圈套在直杆的端部后,向前推动一号滑块,使得一号滑块推动二号推杆向前滑动,进而使得二号推板在空腔的内部滑动,于是连杆受到挤压,将会推动二号滑块在通孔内滑动,使得二号滑块侧壁上的橡胶层压紧在轴承套圈的内侧壁上,进而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固定,避免发生在直杆的转动过程中,轴承套圈产生掉落的现象,从而便于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喷漆。
[0009]进一步,所述一号滑块的顶端固接有一号板;所述直杆的顶部固接有二号板;所述一号板的侧壁固接有插杆;所述二号板的侧壁开设有一号孔;所述插杆与一号孔呈滑动配合状态;所述二号板的顶部开设有二号孔,且所述二号孔与一号孔连通;所述插杆的顶部开设有三号孔,且所述三号孔与二号孔的直径相同;所述二号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T形杆;所述一号孔的底端滑动连接有直角形杆;所述直角形杆的一端设置在二号孔内;工作时,当二号滑块向前移动一端距离后,将使得一号板侧壁上的插杆插入一号孔,进而使得插杆挤压直角形杆,使得直角形杆的一端离开二号孔,于是二号孔内的T形杆将向下滑动,并且插入三号孔中,实现对插杆位置的限定,避免了插杆、一号板和一号滑块产生回退的现象,进而使得二号滑块可以卡紧轴承套圈,从而便于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喷漆。
[0010]进一步,所述底座的顶部还固接有壳体;所述直杆贯穿壳体的侧壁;所述壳体的一侧通过磁铁固接有挡板;工作时,由于在喷漆过程中,油漆将向外扩散,容易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而壳体的作用就是阻挡油漆大量散入空气中,而挡板的可拆卸设置,使得轴承套圈的安装和拆卸也变得方便。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通过气缸、一号推杆、一号推板、矩形块、储漆箱、直管和雾化喷头的配合使用,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喷漆,进而使得轴承套圈具有防腐蚀的效果。
[001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通过空腔、通孔、滑槽、一号滑块、二号推杆、二号推板、连杆、二号滑块和橡胶层的配合使用,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固定,避免发生在直杆的转动过程中,轴承套圈产生掉落的现象,从而便于实现对轴承套圈的喷漆。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喷漆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喷漆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壳体的立体图;图5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3中C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7中D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输送带;2、压铸工位;3、机械加工工位;4、喷漆工位;41、底座;42、支撑板;43、盖板;44、喷漆单元;441、气缸;442、一号推杆;443、一号推板;444、矩形块;445、储漆箱;446、直管;447、雾化喷头;51、导柱;52、弹性布;61、电机;62、转轴;63、直杆;64、轴承套圈;71、空腔;72、通孔;73、滑槽;74、一号滑块;75、二号推杆;76、二号推板;77、连杆;78、二号滑块;79、橡胶层;81、一号板;82、二号板;83、插杆;84、一号孔;85、二号孔;86、三号孔;87、T形杆;88、直角形杆;91、壳体;92、磁铁;9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6]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包括输送带1、压铸工位2、机械加工工位3和喷漆工位4;所述喷漆工位4上设有喷漆装置;所述喷漆装置包括底座41、支撑板42、盖板43和喷漆单元44;所述支撑板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1)、压铸工位(2)、机械加工工位(3)和喷漆工位(4);所述喷漆工位(4)上设有喷漆装置;所述喷漆装置包括底座(41)、支撑板(42)、盖板(43)和喷漆单元(44);所述支撑板(42)对称固接在底座(41)的顶部;所述盖板(43)固接在支撑板(42)的顶部;所述喷漆单元(44)包括气缸(441)、一号推杆(442)、一号推板(443)、矩形块(444)、储漆箱(445)、直管(446)和雾化喷头(447);所述气缸(441)对称固接在盖板(43)的顶部;所述一号推杆(442)固接在气缸(441)的输出端;所述矩形块(444)固接在支撑板(42)的内侧壁;所述一号推板(443)通过弹簧固接在矩形块(444)的顶部,且所述一号推板(443)与支撑板(4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储漆箱(445)固接在一号推板(443)的顶部,且所述储漆箱(445)的一侧与压力泵连接;所述直管(446)固接在储漆箱(445)的底部,且与储漆箱(445)连通;所述雾化喷头(447)固接在直管(446)的底端,且与直管(446)呈连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444)的顶部固接有导柱(51);所述导柱(51)贯穿一号推板(443)且与一号推板(443)滑动连接;所述导柱(51)的外侧壁固接有弹性布(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自动化复合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2)的侧壁固接有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固接有转轴(62);所述转轴(62)的端部固接有直杆(63);所述直杆(63)的端部套接有轴承套圈(64)。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桢明倪林方进杨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远大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