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稳定塑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786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稳定塑粉,所述塑粉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物质:聚氯乙烯树脂80-100份、聚乙酸乙烯酯10-15份,纳米二氧化钛5-8份、纳米氧化锌3-6份、抗氧剂3-5份、抗老化剂1-3份和增稠剂2-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稳定塑粉,通过抗氧剂和抗老化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塑粉的抗老化性能,保证了塑粉的质量,且塑粉在研磨过程中添加了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能够进入到软化的塑粉的浅层部分,通过纳米氧化锌能够提高塑粉的抗静电能力,通过纳米二氧化钛能够提高塑粉的抗紫外线能力,在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添加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改善塑粉的性能。的改善塑粉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稳定塑粉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粉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稳定塑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喷塑是将塑料粉末喷涂在零件上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它是利用静电发生器使塑料粉末带电,吸附在铁板或其它产品的表面,然后经过180-220℃的烘烤,使粉末熔化黏附在金属或其它物件的表面,喷塑产品多用于户内使用的箱体,漆膜呈现平光或哑光效果。是利用电晕放电现象使粉末涂料吸附在工件上的。其过程是这样的:粉末涂料由供粉系统借压缩空气气体送入喷枪,在喷枪前端加有高压静电发生器产生的高压,由于电晕放电,在其附近产生密集的电荷,粉末由枪嘴喷出时,形成带电涂料粒子,它受静电力的作用,被吸到与其极性相反的工件上去,随着喷上的粉末增多,电荷积聚也越多,当达到一定厚度时,由于产生静电排斥作用,便不继续吸附,从而使整个工件获得一定厚度的粉末涂层,然后经过加热使粉末熔融、流平、固化,即在工件表面形成坚硬的涂膜。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喷塑粉末良莠不齐,有的塑粉不稳定,容易发老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0004]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稳定塑粉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稳定塑粉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一种新型稳定塑粉,所述塑粉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物质:聚氯乙烯树脂80-100份、聚乙酸乙烯酯10-15份,纳米二氧化钛5-8份、纳米氧化锌3-6份、抗氧剂3-5份、抗老化剂1-3份和增稠剂2-3份。
[0007]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包括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且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2-4):1。
[0008]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0-40nm,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80-120nm。
[0009]优选的,所述抗老化剂为仲芳胺、叔胺类酚类抗老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和受阻酚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的,所述增稠剂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优选的,一种新型稳定塑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抗氧剂、抗老化剂和增稠剂加热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料,再将所述混合物料通过模具挤出成型制得塑料胚体;S2、通过粉研磨机对塑料胚体进行研磨,研磨过程中加入所述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研磨完毕后经过过筛处理得到新型稳定塑粉。
[0012]优选的,所述S1中,加热的温度为180-260℃,搅拌的转速为400-600rpm,搅拌时间
为30-45min。
[0013]优选的,所述S2中,研磨的时间为2h-4h,研磨的温度为110-140℃,过筛处理中,筛网的目数为100目-200目。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稳定塑粉,通过抗氧剂和抗老化剂能够有效的提高塑粉的抗老化性能,保证了塑粉的质量,且塑粉在研磨过程中添加了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能够进入到软化的塑粉的浅层部分,通过纳米氧化锌能够提高塑粉的抗静电能力,通过纳米二氧化钛能够提高塑粉的抗紫外线能力,在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添加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改善塑粉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16]实施例1中,一种新型稳定塑粉,所述塑粉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物质:聚氯乙烯树脂80份、聚乙酸乙烯酯10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纳米氧化锌3份、抗氧剂3份、抗老化剂1份和增稠剂2份。
[0017]进一步的,纳米二氧化钛包括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且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2:1。
[0018]进一步的,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0-40nm,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80-120nm。
[0019]进一步的,抗老化剂为仲芳胺、叔胺类酚类抗老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和受阻酚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进一步的,增稠剂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进一步的,一种新型稳定塑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抗氧剂、抗老化剂和增稠剂加热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料,再将所述混合物料通过模具挤出成型制得塑料胚体;S2、通过粉研磨机对塑料胚体进行研磨,研磨过程中加入所述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研磨完毕后经过过筛处理得到新型稳定塑粉。
[0022]进一步的,S1中,加热的温度为180℃,搅拌的转速为4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
[0023]进一步的,S2中,研磨的时间为2h,研磨的温度为110℃,过筛处理中,筛网的目数为100目。
[0024]实施例2中,一种新型稳定塑粉,所述塑粉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物质:聚氯乙烯树脂100份、聚乙酸乙烯酯15份,纳米二氧化钛8份、纳米氧化锌6份、抗氧剂5份、抗老化剂3份和增稠剂3份。
[0025]进一步的,纳米二氧化钛包括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且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4:1。
[0026]进一步的,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0-40nm,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80-120nm。
[0027]进一步的,抗老化剂为仲芳胺、叔胺类酚类抗老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和受阻酚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进一步的,增稠剂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进一步的,一种新型稳定塑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抗氧剂、抗老化剂和增稠剂加热搅拌混合制得混合物料,再将所述混合物料通过模具挤出成型制得塑料胚体;S2、通过粉研磨机对塑料胚体进行研磨,研磨过程中加入所述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研磨完毕后经过过筛处理得到新型稳定塑粉。
[0030]进一步的,S1中,加热的温度为260℃,搅拌的转速为600rpm,搅拌时间为45min。
[0031]进一步的,S2中,研磨的时间为2h-4h,研磨的温度为140℃,过筛处理中,筛网的目数为200目。
[0032]实施例3中,一种新型稳定塑粉,所述塑粉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物质:聚氯乙烯树脂90份、聚乙酸乙烯酯12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纳米氧化锌4份、抗氧剂4份、抗老化剂2份和增稠剂2份。
[0033]进一步的,纳米二氧化钛包括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且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3:1。
[0034]进一步的,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0-40nm,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80-120n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稳定塑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塑粉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物质:聚氯乙烯树脂80-100份、聚乙酸乙烯酯10-15份,纳米二氧化钛5-8份、纳米氧化锌3-6份、抗氧剂3-5份、抗老化剂1-3份和增稠剂2-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稳定塑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包括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且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和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2-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稳定塑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0-40nm,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80-12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稳定塑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老化剂为仲芳胺、叔胺类酚类抗老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和受阻酚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稳定塑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甲基纤维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劲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双阳塑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