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07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包括外壳,其安装于钢轨两侧轨腰上,其与钢轨轨腰表面形状配合,外侧面与钢轨轨底齐平,外壳内部限定出一个安装空间,其两端均为敞口,两端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盖;弹性体为圆柱形,其轴线与钢轨长度方向平行布置,其具有两个,每一个弹性体的一端均可拆卸于端盖内侧壁上;质量块安装于安装空间内、且其两端与两个弹性体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其中质量块与外壳之间预留的间隙大于等于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橡胶的减切性能,使钢轨吸振器产品的刚度降低,采用装配式可更换部件,快速调节谐振频率,降低材料浪费,吸振性能更好,适用范围更广;弹性体与质量块均位于外壳内部,延长了使用年限。延长了使用年限。延长了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减振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通车里程的快速增长、线网的加密,运量也直线上升,乘客对运营品质的要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逐渐提高。而随着线路服役时间的不断增长,轨道状态会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磨损,当钢轨产生短波波磨时,在列车高速运行下,会对钢轨产生极其剧烈的振动冲击,这种冲击的频率固定,强度大,从而辐射出极为强烈的轮轨噪声,大大降低了乘车舒适性。为解决上述问题,钢轨阻尼吸振器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采用谐振的方式改善轮轨相互作用,同时增大钢轨纵向衰减率,有利于减缓钢轨短波波磨的发生。
[0003]现有技术中钢轨吸振器产品的安装位置一般位于钢轨轨腰处,安装空间极为有限。现有钢轨吸振器产品在结构上一般采用橡胶包裹质量块的方式,橡胶是一种各向同性的材料(橡胶一般都是非晶体结构,即使具有结晶性的橡胶,其结晶也相对很低,因此橡胶材料一般是各项同性的),根据各向同性材料的力学原理(G=E/[2(1+v)])其弹性模量一般是剪切模量的3倍以上,以板式橡胶支座为例,其压缩弹性模量一般为6MPa,剪切弹性模量约为1.5MPa。因此,当采用橡胶的压缩性能作为钢轨吸振器的弹性时,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无法增加橡胶材料尺寸,使得其刚度难以降低,相应钢轨吸振器产品的谐振频率难以做到更低,现有钢轨吸振器产品的谐振频率一般为250Hz以上。
[0004]而现有技术仅能调节钢轨截面内的垂向与横向两个方向的振动频率,但实际现场线路状态,轮轨相互作用复杂,特别是当车辆轮缘状态差异较大时,列车通过钢轨吸振器安装断面时,钢轨振动主频方向千差万别,现有的钢轨吸振器产品无法适应这种振动主频方向的变化,使得吸振效果参差不齐。
[0005]现有钢轨吸振器产品一旦生产制作完成,其固有振动特性即形成,无法进行任何参数调节,此时,若钢轨波磨形态(波长)或车辆运行图发生调整导致车速变化,使得特征频率(车速/波长)发生改变,该吸振器产品就会失去对该特征频率的振动衰减效果,甚至造成振动的放大。只能更换为全新设计的钢轨吸振器产品,来适应特征频率的变化,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0006]同时现有钢轨吸振器产品的弹性材料外露,在露天条件下使用时,受到高温、寒冷、雨雪、日晒等恶劣环境的影响,极发生老化变性,失去原设计弹性,产品整体耐久性降低,寿命缩短,失去吸振作用,甚至放大钢轨振动。
[0007]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提供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9]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解决现有钢轨阻尼吸振器存在的不足。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包括:
[0011]外壳,其安装于钢轨两侧轨腰上,其与钢轨轨腰表面形状配合,其外侧面与钢轨轨底齐平,外壳内部限定出一个安装空间,其两端均为敞口,两端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盖;
[0012]弹性体,弹性体为圆柱形,其轴线与钢轨长度方向平行布置,其具有两个,每一个弹性体的一端均可拆卸于端盖内侧壁上;
[0013]质量块,质量块安装于安装空间内、且其两端与两个弹性体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其中质量块与外壳之间预留的间隙大于等于5mm。
[001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利用弹性体的减切性能,使钢轨吸振器产品的弹性刚度降低,从而降低钢轨吸振器的固有频率,(根据f=v/λ,式中f为钢轨振动频率,v为车辆行驶速度,λ为钢轨波磨波长),能够适用于车速较低和较长波长的钢轨波磨地段;采用圆柱形弹性体,并与质量块相连,由于弹性体横截面为圆形,所以弹性体在其横截面平面内各个方向的剪切刚度均一致,使得钢轨吸振器在钢轨截面内各个方向的谐振频率均相同,因此,可调节任意方向钢轨振动主频,很好的适应了不同车辆轮缘造成的钢轨振动主频方向的差异,实现360度全覆盖,提高了吸振效果;
[0015]将钢轨阻尼吸振器各组成部分可拆卸连接,采用装配式结构进行组装制作,能够最大限度解决现有技术(产品)对特征频率(车速/波长)的变化适应性较差的问题,若波磨形态或车辆运行速度变生变化,将原钢轨阻尼吸振器中的弹性元件取出进行更换,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材料浪费,减少了重新设计和生产的环节,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应对上述变化。
[0016]将弹性体包裹于壳体内部,提高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有效延缓老化速度,延长了吸振器的使用寿命。质量块与外壳之间预留的间隙大于等于5mm,以便质量块进行谐振调频。
[0017]进一步地,端盖和外壳采用螺栓连接。外壳端部设置有螺栓孔,端盖上对应螺栓孔位置设置有光孔或螺栓孔,然后通过螺栓插入固定。
[0018]进一步地,端盖和外壳采用搭扣连接;安装拆卸更方便。
[0019]进一步地,外壳顶部和侧部均设置有搭扣安装位置;端盖上对应搭扣安装位置设置有连接件,搭扣底部安装于搭扣安装位置上,搭扣的挂环扣接于连接件上,搭扣采用减振自锁搭扣。由此,搭扣内设有自锁装置,防止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发生振动松脱情况。
[0020]进一步地,连接件为延伸出端盖边缘的凸块,凸块和端盖一体设置,保证连接强度。
[0021]进一步地,外壳和端盖靠近轨腰的安装侧采用插接方式连接。
[0022]外壳远离与轨腰相贴合侧的一侧设置多个小凹槽,端盖的相应部位设置与小凹槽匹配的凸起。安装时,先将端盖上的凸起插入到主体外壳的凹槽中,然后,将外壳上的搭扣环抱住端盖上的凸起,再将搭扣压板压紧即可。
[0023]进一步地,端盖内侧壁和质量块端部均设置有槽口相对的安装槽,弹性体两端嵌入安装槽内;方便根据使用情况更换弹性体。
[0024]进一步地,安装槽为内嵌式,或为凸出端盖内侧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凹槽,凸出质量块端部所在平面形成的凹槽。
[0025]进一步地,弹性体两端均具有与其一体连接的嵌入端,嵌入端与安装槽过盈配合,保证弹性体与安装槽完全贴合。
[0026]进一步地,安装槽内表面为锥形筒结构,嵌入端外表面具有与安装槽相吻合的锥形结构,嵌入端与安装槽通过锥形结构进行压紧自锁式连接。
[0027]进一步地,安装槽内表面为圆柱筒形结构,嵌入端外表面具有与安装槽相吻合的圆柱形结构。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各向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其安装于钢轨(G)两侧轨腰上,其与所述钢轨(G)轨腰表面形状配合,其外侧面与所述钢轨(G)轨底齐平,所述外壳(100)内部限定出一个安装空间,其两端均为敞口,两端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盖(400);弹性体(200),所述弹性体(200)为圆柱形,其轴线与所述钢轨(G)长度方向平行布置,其具有两个,每一个所述弹性体(200)的一端均可拆卸于所述端盖(400)内侧壁上;质量块(300),所述质量块(300)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其两端与两个所述弹性体(200)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质量块(300)与所述外壳(100)之间预留的间隙大于等于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00)和所述外壳(100)采用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00)和所述外壳(100)采用搭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各向同频钢轨阻尼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顶部和侧部均设置有搭扣安装位置(101);所述端盖(400)上对应所述搭扣安装位置(101)设置有连接件,搭扣底部安装于所述搭扣安装位置(101)上,搭扣的挂环扣接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搭扣采用减振自锁搭扣。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路王文斌王小锁周安国张胜龙吴宗臻罗鹏张荣花王天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