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的表面电镀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 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的纳米复合电镀新方法;属于磁性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钕铁硼铁氧体作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良好的机械 加工特性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在自动化、计算机、家电、通讯等诸多领域得到 广泛的应用。但钕铁硼材料化学稳定性差,在使用环境中容易发生氧化,而且 在湿热条件下发生严重的电化学腐蚀,恶化了磁性能,大大影响了其使用寿命。 目前,解决钕铁硼永磁体腐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磁体表面沉积一层防 腐蚀层,主要有电镀、化学镀等表面处理工艺;由于化学镀存在着使用周期 短、价格昂贵及大量的污水处理导致环境的恶化等缺陷;因此从结合力、耐 蚀性、综合成本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考虑,通常采用电镀工艺。同时由于绝 大多数钕铁硼产品是小工件,因此普遍采用电镀镍铜镍组合工艺或电镀锌等 工艺。在钕铁硼磁体上电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钕铁硼磁体表面粗糙且存在 大量孔隙,在电镀过程中会渗入酸、碱和电镀液,造成基体和镀层的腐蚀; 磁体表面组织不均匀,使电镀时镀层孔隙率增加,降低了镀层的防护性;为 了达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的纳米复合镀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前处理:将钕铁硼铁氧体进行除油、出光、漂洗、活化、再次漂洗处理后放入纳米复合电镀槽中;B、纳米复合电镀:将上述前处理后的钕铁硼铁氧体在纳米复合电镀槽在搅拌中进行含有纳米添加剂的纳米复合电镀镍或纳米复合电镀镍合金或纳米复合电镀锌;其中电镀的条件为:阳极:含镍或锌金属板;阴极:钕铁硼铁氧体;PH值:4.0~6.0;电流密度:1~6A/dm↑[2];温度:10℃~70℃。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的纳米复合镀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前处理将钕铁硼铁氧体进行除油、出光、漂洗、活化、再次漂洗处理后放入纳米复合电镀槽中;B、纳米复合电镀将上述前处理后的钕铁硼铁氧体在纳米复合电镀槽在搅拌中进行含有纳米添加剂的纳米复合电镀镍或纳米复合电镀镍合金或纳米复合电镀锌;其中电镀的条件为阳极含镍或锌金属板;阴极钕铁硼铁氧体;PH值4.0~6.0;电流密度1~6A/dm2;温度10℃~7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的纳米复合镀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所述的出光处理是采用浓度为3% 10%的稀硝酸 处理50 200秒。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的纳米复合镀 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所述的活化处理是采用浓度为2% 10%的稀 硫酸活化处理10 50秒。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的纳米复合镀新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纳米复合电镀槽中所用的水为电导率小于10us/cm 的纯水。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的纳米复合镀新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搅拌过程采用空气搅拌或空气搅拌和滚筒滚动搅 拌。6、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钕铁硼铁氧体防腐的纳米复 合镀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纳米复合电镀镍工艺是先进行纳米复合电镀半光亮镍工艺再进行电镀光亮镍或纳米复合电镀光亮镍;其中所述的纳米复合电镀半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红,朱旭霞,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