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417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包括连铸平台、大包长水口和操作面板,所述中包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主下水口和备用下水口,所述结晶器的下侧设置有钢液通道,所述钢液通道底部的上侧设置有钢坯切割设备和热金属检测器。该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一般品种钢不进行热装轧制,需要进行堆垛、检查、钢坯修磨等工序,在钢坯堆垛过程中,人工对定尺长度的钢坯进行切割400mm废坯,剩余钢坯仍然是定尺长度为正品钢坯,在少量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了品种钢生产更换主下水口时钢坯接口位置、钢坯定尺长度之间、钢坯最小切割量之间的关系最优化,保证了最小的钢坯废品量,更换主下水口钢坯切废量由原来的至少3m减少到400mm。少到400mm。少到40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钢铁工业相关
,具体为一种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钢铁业飞速的发展,市场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很多钢铁企业纷纷谋求转型升级,钢铁产品从过去的单一化、低端化向高端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普钢企业向优钢企业发展,优钢企业向特钢企业发展,相应的,炼钢连铸的生产由过去的大批量、单一产品向小批量、个性化产品方向发展,很多钢厂的连铸不再以普钢为主,而是以品种钢为主,在连铸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下水口装置。
[0003]现有的下水口装置一般不设有备用下水口,当主下水口出现故障时会影响连铸操作,每次更换下水口需要截断钢液,更换下水口时间30秒到100秒不等,重新开浇的钢液和原来的钢液存在温度差,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就是钢坯接口,钢坯接口及附近存在铸造缺陷,在轧制过程中会造成产品质量缺陷,必须进行切除,钢坯接口切废量太多,最少切除量为3m,最大切除量为(0.75L+400mm)长,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下水口装置一般不设有备用下水口,当主下水口出现故障时会影响连铸操作,每次更换下水口需要截断钢液,更换下水口时间30秒到100秒不等,重新开浇的钢液和原来的钢液存在温度差,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就是钢坯接口,钢坯接口及附近存在铸造缺陷,在轧制过程中会造成产品质量缺陷,必须进行切除,钢坯接口切废量太多,最少切除量为3m,最大切除量为(0.75L+400mm)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包括连铸平台、大包长水口和操作面板,
[0006]所述连铸平台的顶部固定有中包,且中包的顶部固定有大包,同时大包的底部内设置有引流砂;
[0007]所述大包长水口贯穿中包的顶部与引流砂相贯通,且大包长水口的后侧固定有吹氩管,所述中包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主下水口和备用下水口,且主下水口的底部和备用下水口的底部均与结晶器相贯通,同时结晶器固定在连铸平台上,所述结晶器的下侧设置有钢液通道,且钢液通道开设在连铸平台的内部,所述钢液通道底部的上侧设置有钢坯切割设备和热金属检测器,且钢坯切割设备和热金属检测器均固定在连铸平台的内部,同时钢坯切割设备位于热金属检测器的右侧。
[0008]优选的,所述吹氩管的下侧设置有安装长水口机械手,且安装长水口机械手的后端固定在中包上,同时安装长水口机械手的前端与大包长水口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主下水口和备用下水口均等距离分布在中包上。
[0010]优选的,所述结晶器等距离分布在连铸平台上,且结晶器与主下水口上下一一对
应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操作面板固定在连铸平台的顶部,且操作面板位于中包的左侧,同时操作面板与结晶器左右一一对应设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
[0013](1)搭配使用钢坯切割设备、热金属检测器和操作面板可实现钢坯接口位置的自动定位切割,不需要人工跟踪,操作工可更好的更换主下水口或者备用下水口,当有主下水口出现故障时可临时使用对应的备用下水口,使得整个操作更加连续;
[0014](2)一般品种钢不进行热装轧制,需要进行堆垛、检查、钢坯修磨等工序,在钢坯堆垛过程中,人工对定尺长度的钢坯进行切割400mm废坯,剩余钢坯仍然是定尺长度为正品钢坯,在少量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了品种钢生产更换主下水口时钢坯接口位置、钢坯定尺长度之间、钢坯最小切割量之间的关系最优化,保证了最小的钢坯废品量,更换主下水口钢坯切废量由原来的至少3m减少到400mm。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包、大包、引流砂、大包长水口、吹氩管、安装长水口机械手、主下水口和结晶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包、主下水口和备用下水口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连铸平台,2、中包,3、大包,4、引流砂,5、大包长水口,6、吹氩管,7、安装长水口机械手,8、主下水口,9、备用下水口,10、结晶器,11、钢液通道,12、钢坯切割设备,13、热金属检测器,14、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根据图1和图2所示,连铸平台1的顶部固定有中包2,且中包2的顶部固定有大包3,同时大包3的底部内设置有引流砂4,大包长水口5贯穿中包2的顶部与引流砂4相贯通,且大包长水口5的后侧固定有吹氩管6,吹氩管6的下侧设置有安装长水口机械手7,且安装长水口机械手7的后端固定在中包2上,同时安装长水口机械手7的前端与大包长水口5相连接,打开大包长水口5后,钢液可从大包3流到中包2内,以便完成后续的操作,安装长水口机械手7可用来安装大包长水口5的,中包2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主下水口8和备用下水口9,且主下水口8的底部和备用下水口9的底部均与结晶器10相贯通,同时结晶器10固定在连铸平台1上,主下水口8和备用下水口9均等距离分布在中包2上,同时使用多个主下水口8可使该装置的工作效率更高,当有主下水口8出现故障时可临时使用对应的备用下水口9,使得操作更加连续。
[0021]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结晶器10的下侧设置有钢液通道11,且钢液通道11开设
在连铸平台1的内部,结晶器10等距离分布在连铸平台1上,且结晶器10与主下水口8上下一一对应设置,结晶器10可加快钢坯的成型速度,钢液通道11底部的上侧设置有钢坯切割设备12和热金属检测器13,且钢坯切割设备12和热金属检测器13均固定在连铸平台1的内部,同时钢坯切割设备12位于热金属检测器13的右侧,操作面板14固定在连铸平台1的顶部,且操作面板14位于中包2的左侧,同时操作面板14与结晶器10左右一一对应设置,操作面板14上共设置一个“准备更换”按钮和一个“更换完毕”按钮,中间设置一个声光报警器,将热金属检测器信号、面板按钮信号、报警信号均接入连铸主控室之后可通过编程实现动作控制。
[0022]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时,首先将钢液通到大包3内,钢液通过大包长水口5流到中包2内,安装长水口机械手7是用来安装大包长水口5的,引流砂4可减少钢液污染,吹氩管6可使钢液脱气,且可去除非金属夹杂物,打开主下水口8后,钢液流到结晶器10内并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连铸用备用下水口装置,包括连铸平台(1)、大包长水口(5)和操作面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平台(1)的顶部固定有中包(2),且中包(2)的顶部固定有大包(3),同时大包(3)的底部内设置有引流砂(4);所述大包长水口(5)贯穿中包(2)的顶部与引流砂(4)相贯通,且大包长水口(5)的后侧固定有吹氩管(6),所述中包(2)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主下水口(8)和备用下水口(9),且主下水口(8)的底部和备用下水口(9)的底部均与结晶器(10)相贯通,同时结晶器(10)固定在连铸平台(1)上,所述结晶器(10)的下侧设置有钢液通道(11),且钢液通道(11)开设在连铸平台(1)的内部,所述钢液通道(11)底部的上侧设置有钢坯切割设备(12)和热金属检测器(13),且钢坯切割设备(12)和热金属检测器(13)均固定在连铸平台(1)的内部,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安陶东亮侯栋牛晓翠宋健丁建国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