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93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第一端子2的露出部2b在集电体4的圆环宽度范围内连接,所以,不需要现有集电体34的引出部34b的形成空间,可提供小型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各种电子仪器等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现有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如图7、图8所示,由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的基板31具有圆形基部31a、矩形引出部31b和设在基部31a中央部的孔31c。若干个端子32、33由金属材料制成,该端子32、33埋设在基板31的引出部31b内,一端部32a、33a从引出部31b的侧部向外方伸出,另一端部32b、33b露出于基板31的表面。含有银等良导电材料的第一集电体34形成在基板31的表面,具有设在孔31c周围的圆环部34a、从该圆环部34a引出到引出部31b的引出部34b,引出部34b与一个端子32的另一端部32b连接。由银等良导电材料构成的第二集电体35形成在基板31的表面,具有设在圆环部34a外周部的圆弧部35a、从该圆弧部35a一直引出到引出部31b的引出部35b,引出部35b与另一个端子32的另一端部32b连接。第一电阻体36形成在基板31的表面,具有形成在圆弧部35a外周的马蹄型电阻部36a、从该电阻部36a的两端直线状地引出到引出部31b的引出部36b,引出部36b与端子33的另一端部33b连接。第二电阻体37形成在基板31的表面,具有形成在第一电阻体36的电阻部36a外周的马蹄型电阻部37a、从该电阻部37a的两端直线状地引出到引出部31b的引出部37b,引出部37b与端子33的另一端部33b连接。第一和第二电阻部36a和37a在一端部连接。由绝缘材料构成的捏手部38呈圆盘状,在其中央设有孔38a,在捏手部38的下部,固定着两个滑动子39、40。一个滑动子39在第一集电体34和第一电阻体36的电阻部36a上滑动,另一个滑动子40在第二集电体35和第二电阻体37的电阻部37a上滑动。轴部41穿过捏手部38的孔38a和基板31的孔31c,将捏手部38可旋转地安装在基板31上。旋转捏手部38时,滑动子39、40旋转,滑动子39在第一集电体34和第一电阻体36上滑动,在端子32与33之间使电阻值可变。滑动子40在第二集电体35和第二电阻体37上滑动,在端子32与33之间使电阻值可变。这样,使两个相连的电阻体可变。现有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由于集电体34设有从圆环部34a引出到基板31的引出部31b的引出部34b,所以,需要有设置引出部34b的空间,导致大型化,不能实现小型化。另外,由于在集电体34上有引出部34b,所以,使电阻体36的两端部接近时,引出部34b成为障碍,这样,存在着电阻体36的有效角度变小的问题。另外,电阻体36设有从电阻部36a的两端直线状地引出到引出部31b的引出部36b,要将该引出部36b与端子33的另一端部33b连接,所以,引出部36b的空间很大,不能实现小型化。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作为第一个解决方案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备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基板、埋设在前述基板内并从基板侧面导出的金属制第一端子、形成在前述基板表面的圆环状集电体、形成在前述基板表面的电阻体、在该电阻体和前述集电体上滑动的滑动子;在前述第一端子上,在圆环状集电体的宽度范围内设置露出于基板表面的露出部,在该露出部与前述集电体连接。作为第二解决方案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前述滑动子在前述集电体上的滑动,是在除了第一端子的露出部以外的范围内进行。作为第三解决方案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在前述集电体的外周圆弧状地形成前述电阻体,使电阻体的两端部相互接近,另外,在基板的表面,形成沿电阻体外形弯曲的含银等的引出部,将该引出部的端部与电阻体的端部连接。作为第四解决方案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前述第一端子的露出部,夹着基板上的孔形成在与电阻体的端部相反的位置,第二端子埋设在基板内,在该第二端子上设置露出于基板表面的露出部,在该露出部与前述引出部连接。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图1是本专利技术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正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侧面图。图3是图1中沿3-3线的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旋转型可变电阻器中的基板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7是现有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现有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中的基板的平面图。下面,参照图1至图4说明本专利技术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构造。由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的基板1,具有设在中央部的孔1a和设在外表面的凸部1b。若干个端子2、3由金属材料制成,该端子2、3埋设在基板1内,一端部从基板1的侧面部伸出到外方,形成端子部2a、3a。另一端部露出于基板1的表面,形成为露出部2b、3b。把含银等良导电材料的膏烧制得到的集电体4,形成在基板1的表面,呈圆环状地设在孔1a的周围,在该圆环宽度A的范围内,与端子2的露出部2b连接。电阻体5形成在基板1的表面,呈圆弧状地设在圆环状集电体4的外周,其两端部5a以相互接近的状态配置着。将含银等良导电材料的膏烧制得到的引出部6,形成在基板1的表面,具有弯曲部6a、端部6b和连接部6c。弯曲部6a沿着电阻体5的外形弯曲。端部6b与电阻体5的端部5a的下部连接。连接部6c与端子3的露出部3b连接。在夹着孔1a与电阻体5的端部5a相反的位置,形成第一端子2的露出部2b。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轴部7呈筒状,在其中央设有孔7a,在轴部7上固定着滑动子8,该滑动子8由金属板构成,具有接片8a、8b。轴部7可旋转地嵌入基板1的孔1a,滑动子8的一个接片8a在集电体4上滑动,另一个接片8b在电阻体5上滑动。接片8a在除了露出部2b的集电体4上、即在滑动轨迹S1的范围内滑动,接片8b在滑动轨迹S2的范围内在电阻体5上滑动。合成树脂成型品构成的盖9呈杯状,用铆钉固定等适当方式安装在基板1上,覆盖住滑动子8,电阻体5和集电体4。具有该构造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将基板1的凸部1b、第一及第二端子2、3的端子部2a、3a载置在印刷基板(图未示)上,面装在印刷基板上。该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操作是,旋转轴部7时,滑动子8旋转,接片8a以滑动轨迹S1的范围在集电体4上滑动,接片8b以滑动轨迹S2的范围在电阻体5上滑动,在端子2与3之间进行电阻值的改变。该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的制造方法如图5所示,冲切由金属板制成的环箍材料F,把端子2和端子3形成为连接在环箍材料F上的状态。端子2具有端子部2a和弯折形成的露出部2b,端子3具有端子部3a和弯折形成的露出部3b。接着如图6所示,通过合成树脂基板1的成形埋设端子2、3,使端子部2a、3a向外方伸出,使露出部2b、3b从表面露出。然后,用印刷等将集电体4、电阻体5形成在基板1的表面,即制成旋转型可变电阻器。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由于第一端子2的露出部2b在集电体4的圆环状宽度范围内连接,所以,不需要现有集电体34的引出部34b的形成空间,从而可有效利用基板1面,可提供小型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由于不需要现有的引出部34b,所以,可加大电阻体5的有效角度,能提供可变范围大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由于滑动子8在集电体4上的滑动是在除了第一端子2的露出部2b的范围内进行,所以,滑动子8的磨耗少,可提供寿命长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由于使电阻体5的两端部5a接近,所以,可加大电阻体5的有效角度,能提供可变范围大的旋转型可变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备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基板、埋设在前述基板内并从基板侧面导出的金属制第一端子、形成在前述基板表面的圆环状集电体、形成在前述基板表面的电阻体、在该电阻体和前述集电体上滑动的滑动子;在前述第一端子上,在圆环状集电体的宽度范围内设置露出于基板表面的露出部,在该露出部与前述集电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11-2 311722/19981.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备有由合成树脂构成的基板、埋设在前述基板内并从基板侧面导出的金属制第一端子、形成在前述基板表面的圆环状集电体、形成在前述基板表面的电阻体、在该电阻体和前述集电体上滑动的滑动子;在前述第一端子上,在圆环状集电体的宽度范围内设置露出于基板表面的露出部,在该露出部与前述集电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可变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滑动子在前述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昌广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