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超声流化作用下的液体弹珠表面改性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体超声流化作用下的液体弹珠表面改性装置及方法,属于液体弹珠包覆及表面改性
技术介绍
[0002]水滴或以水为主体的液滴与微米或纳米级的疏水颗粒接触后,颗粒会转移至液滴表面,形成液体弹珠。液体弹珠不会润湿亲水基底,甚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液体弹珠在微量流体传输及微型反应器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具有相当大的科研价值。
[0003]液体弹珠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将疏水粉末均匀撒在基底上,然后利用注射器将液滴滴在粉末上,晃动基底,使粉末中的微/纳米颗粒与液滴接触并转移至液滴表面,当液滴被完全包裹后就成为液体弹殊。法国学者Pascale Aussillous和David Qu
é
r
é
提出了一种液体弹珠制备方法(Nature,2001,411:924
‑
927),他们首先在基底表面均匀地铺展一层超疏水微颗粒,然后用微量移液枪在超疏水层上滴加少量液体,再将基底略微倾斜,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超声流化作用下的液体弹珠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进料滴管(1)、防尘盖(7)、第一腔体(2)、液滴中央聚集管(3)、第二腔体(4)及微波强化通道(6);其中:所述防尘盖(7)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2)的上方,所述防尘盖(7)上设置有进粉口(8)和出气微孔(9);所述进料滴管(1)通过铁夹(10)夹持并穿过所述防尘盖(7)连通至所述液滴中央聚集管(3);所述液滴中央聚集管(3)位于所述第一腔体(2)的内部;所述液滴中央聚集管(3)的上端连接至所述防尘盖(7),下端由所述第二腔体(4)的底部支撑;所述第一腔体(2)的内壁附着有电极片(21),所述电极片(21)能够与所述第一腔体(2)内的所述液滴中央聚集管(3)之间形成电场;所述第二腔体(4)与所述第一腔体(2)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腔体(4)通过凹球阀门(5)连接至所述微波强化通道(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超声流化作用下的液体弹珠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4)的侧壁间隔设置有进气段(41)及超声发射段(42),所述进气段(41)设置有进气微孔(411),并通过进气管路(412)以及进气阀门(413)调节气流速度,所述进气段(41)的内侧设置有“L”型电极板(43);所述超声发射段(42)的外侧粘贴有第一超声波换能器(421)、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22)、第三超声波换能器(423);所述进气管路(412)的内径为8mm~12mm,并采用PVC材质;所述进气微孔(411)的直径为1mm~2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粉体超声流化作用下的液体弹珠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波换能器(421)、所述第二超声波换能器(422)、所述第三超声波换能器(423)发射的超声波在所述第二腔体(4)内形成声场,所述超声发射段(42)采用金属材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粉体超声流化作用下的液体弹珠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7)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2)上端,所述防尘盖(7)上的出气微孔(9)中设置有孔径远小于粉体直径的滤网;所述防尘盖(7)采用绝缘材质;所述进料滴管(1)的上端与微通道注射泵相连,所述进料滴管(1)的内径为0.3mm~0.8mm,并采用绝缘材质。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粉体超声流化作用下的液体弹珠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中央聚集管(3)成倒锥型结构,其管壁均匀分布“扩
‑
缩
‑
扩”结构的孔道,所述液滴中央聚集管(3)的上端焊有导线,所述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并且所述液滴中央聚集管(3)采用可导电金属材质。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粉体超声流化作用下的液体弹珠表面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球阀门(5)结构为:左阀门(51)和右阀门(52)配合而成,所述右阀门(52)的右端焊接调节手柄(53);所述左阀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然,俞建峰,彭成韬,熊大双,皮伟,刘智毅,苑熙,化春键,蒋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