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一体化汽车轮毂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49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机电一体化汽车轮毂加工设备,包括轮毂本体、支架、驱动装置、固定装置和打磨装置,架体包括底座、安装座和支架板,驱动装置包括轴杆和私服电机,固定装置包括定位盘和固定盘,打磨装置包括座板、升降座、打磨座和打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固定装置进行轮毂本体的固定,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轮毂本体转动,在此过程中,通过打磨机构中的打磨座对轮圈的外壁进行打磨,通过打磨板对轮圈的侧板内壁以及凸缘位置进行打磨,其打磨板的形状与轮圈的侧板内壁以及凸缘贴合,从而使得凸缘被打磨成需要的形状,并且可以使得凸缘位置具有更好的打磨效果,本装置还可以进行打磨液的供给,可以提高打磨的精度。可以提高打磨的精度。可以提高打磨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一体化汽车轮毂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汽车轮毂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轮毂本体包括U形回转结构的轮圈以及设置在轮圈中心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与轮圈之间圆周均匀固接有扇形的支撑板,安装盘上圆周均匀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轮圈的侧板内壁设有回转结构的凸缘。
[0003]轮毂一般通过铸造法进行生产,铸造后的轮毂本体在脱模后,会形成毛刺,由于奇点效应,毛刺大多出现在轮圈的侧板内壁以及凸缘的铰接位置,而凸缘为轮毂本体与轮胎的胎肩的连接位置,凸缘位置的光滑度直接影响着轮毂本体与轮胎之间安装的气密性,因此,轮毂本体在脱模后,需要对其轮圈的侧板内壁以及凸缘进行着重的打磨。
[0004]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针对轮毂的表面进行打磨,而没有专门针对轮圈侧板内壁及凸缘位置进行打磨的设备。
[0005]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041068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轮毂打磨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轮毂加工
,其可对轮毂径向的各个高度面或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一体化汽车轮毂加工设备,包括轮毂本体(1),所述轮毂本体(1)包括U形回转结构的轮圈(11)以及设置在轮圈(11)中心的安装盘(12),所述安装盘(12)与轮圈(11)之间圆周均匀固接有扇形的支撑板(13),安装盘(12)上圆周均匀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14),轮圈(11)的侧板内壁设有回转结构的凸缘(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驱动装置、固定装置(4)和打磨装置(5);所述架体包括底座(21)、安装座(22)和支架板(23);所述底座(21)的各侧面中部固接有固定座(24),各所述固定座(24)上设有固定螺栓(25),所述底座(21)的左右两侧固接有支撑杆(26),所述安装座(22)通过支撑杆(26)固接在底座(21)的正上方,安装座(22)的中部开设有通槽(27),所述支架板(23)固接在通槽(27)左侧的安装座(22)上表面;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轴杆(31)和伺服电机(32),所述轴杆(31)转动连接在支架板(23)内,轴杆(31)的左端固接有传动轮(33),所述安装座(22)的左侧固接有L形的机架(34),所述伺服电机(32)固定在机架(34)上,伺服电机(32)的输出轴固接有驱动轮(35),所述驱动轮(35)与传动轮(33)通过皮带(36)联动;所述固定装置(4)设置在轴杆(31)的右端,所述轮毂本体(1)通过固定装置(4)固定,轮毂本体(1)固定后的位置与通槽(27)的位置对应;所述打磨装置(5)设置在支架板(23)的右侧上部,打磨装置(5)的位置与轮毂本体(1)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一体化汽车轮毂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定位盘(41)和固定盘(42),所述定位盘(41)固接在轴杆(31)的右端,定位盘(41)的右侧面固接有与固定孔(14)一一对应的固定螺杆(43),各所述固定螺杆(43)上啮合有固定螺母(44),固定盘(42)开设有与固定螺杆(43)对应的插孔(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电一体化汽车轮毂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5)包括座板(51)、升降座(52)、打磨座(53)和打磨板(54);所述座板(51)通过连接板(55)固接在支架板(23)的右侧上部,座板(51)位于轮毂本体(1)的正上方,所述升降座(52)位于座板(51)的正下方,升降座(52)的上表面中心转动连接有升降螺杆(56),所述升降螺杆(56)与座板(51)的中心啮合,升降座(52)的上表面四角处还固接有导向杆(57),所述导向杆(57)与座板(51)滑动连接,各导向杆(57)的顶部固接有限位块(58),所述打磨座(53)通过支杆(59)固接在升降座(52)的下方,打磨座(53)的底面为弧形,所述打磨板(54)对称设置在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军双林平戴俊豪冯军丁奇刘腾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