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装置及电主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主轴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电主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主轴在运行中的冷却效果主要通过对两个方面的控制,一是控制主轴冷却系统提供的介质(如冷却水、油),二是控制主轴冷却系统的冷却结构(如流道结构)。在冷却介质选定后,主轴的冷却结构会直接影响主轴的冷却效果。现有的主轴的冷却结构采用循环的冷却结构对主轴或定子进行降温,只实现了局部冷却,冷却范围小,冷却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及电主轴,用以解决现有的只对主轴或定子进行降温的循环冷却结构,只实现了局部冷却,冷却范围小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的目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包括:
[0006]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有第一冷却通道;
[0007]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冷却组件上,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轴承冷却通道;
[0008]所述第一冷却通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有第一冷却通道;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冷却组件上,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轴承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与轴承冷却通道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形成安装孔;冷却套,所述冷却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形成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冷却套上;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设有沿着所述冷却套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贯通于所述外壳,所述轴承冷却通道设有第二冷却入口和第二冷却出口,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却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若干个沿轴向分布的第一环形通道,任一所述第一环形通道的侧壁设有长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环形通道之间通过所述长槽连通,所述轴承座上还设有具有所述第二冷却入口的第二通道和具有所述第二冷却出口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通道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一环形通道、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环形通道之间的长槽、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形成所述轴承冷却通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距离所述外壳最近的所述第一环形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轴承座上距离所述外壳最远的所述第一环形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6.如权利要求3
‑
5任一所述的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套外表面设有若干个沿自身周向环绕并的第二环形通道,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环形通道呈间距设置,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个具有入口和出口的折返通道,每个折返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对应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环形通道,位于所述轴承座最近和最远的两个所述第二环形通道之间的任一所述第二环形通道与折返通道的入口和另一个折返通道的出口相对设置,使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环形通道相互连通,所述外壳上设有具有第一冷却入口的第四通道和具有第一冷却出口的第五通道,距离所述轴承座最近的所述第二环形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连通,距离所述轴承座最远的第二环形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环形通道、若干个所述折返通道、具有第一冷却入口的第四通道和具有第一冷却出口的第五通道形成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扬,耿继青,何圳涛,陈永龙,汪正学,刘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