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装置和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34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2:13
在锻造装置和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中,防止锻造空间的温度和锻造原材料的温度降低,高效地维持上模和下模的温度的均匀性,提高锻造的作业效率。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锻造装置和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中,在成为一体形成的壳体主体的投入口被门关闭的状态的壳体的内部,利用加热机构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加热,使上模和下模在其相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且使加热机构相对于相对地移动的上模和下模中的至少一者在相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由此,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对锻造原材料施加锻造。而且,在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中,由该锻造原材料制造锻造产品。该锻造原材料制造锻造产品。该锻造原材料制造锻造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锻造装置和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使用加热机构进行加热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对锻造原材料进行锻造的锻造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由在加热的上模和下模之间进行锻造的锻造原材料制造锻造产品的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适用于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航空器发动机等的涡轮盘、涡轮叶片等中,使用Ni(镍)基超耐热合金等Ni基合金、Ti(钛)基合金等。然而,由于Ni基超耐热合金等Ni基合金、Ti基合金等是难加工性材料,因此,在其塑性加工中,使用恒温锻造、热模锻造等热锻。而且,作为热锻技术,提出了各种锻造装置和锻造方法。
[0003]作为这样的热锻技术的一例,可举出如下的锻造装置,该锻造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它们彼此相对;加热机构,其具有在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的相对方向上被分割的上侧加热部和下侧加热部,且该加热机构配置在上模和下模的周围;以及上侧外框和下侧外框,其构成为分别安装上侧加热部和下侧加热部,且在上模和下模的相对方向上被分割,上模和下模构成为能够在沿相对方向分离的开放状态和沿相对方向抵接的关闭状态之间移动,以能够对锻造原材料进行锻造,上侧加热部和下侧加热部构成为能够分别与上侧外框和下侧外框一起,切换为沿相对方向分离的开放状态和沿相对方向抵接的关闭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930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br/>[0008]例如,在锻造原材料使用Ni基合金、Ti基合金等而构成的情况下,为了使通过对该锻造原材料施加热锻而制造的锻造产品具有足够的质量,优选的是,在约800℃~约1200℃的高温气氛中进行热锻。因此,期望使锻造装置的内部温度即锻造空间的温度维持为这样的高温,而且,也期望在这样的气氛下,适当地维持进行热锻的锻造原材料的温度。除此以外,还期望均匀地保持上模和下模的温度。
[0009]然而,在上述热锻技术的一例中,在向锻造装置的内部即锻造空间投入锻造原材料时,除了上模和下模成为开放状态以外,上侧外框和下侧外框与加热机构的上侧加热部和下侧加热部一起成为在相对方向上分离的开放状态。在这样的上侧外框和下侧外框的开放状态下,整个锻造空间暴露于外部空气,因此,有可能使锻造空间的温度和锻造原材料的温度降低,并且有可能使上模和下模的温度不均匀。
[0010]此外,在上侧外框和下侧外框的开放状态下,上模和下模也暴露于外部空气,因此,典型的是金属制的上模和下模变得易于氧化。而且,在锻造空间的温度降低的情况下,
需要用于使锻造空间的温度上升的加热作业,特别是,会花费用于加热作业的时间。而且,若频繁地进行该加热作业,则上模和下模的温度的增减也会频繁地产生。这样的上模和下模的氧化以及上模和下模的温度频繁的增减容易使上模和下模劣化,因此,使上模和下模的更换周期变短。进而,有可能使锻造的作业效率降低。
[0011]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期望在锻造装置和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中,防止锻造空间的温度和锻造原材料的温度的降低,高效地维持上模和下模的温度的均匀性,提高锻造的作业效率。进而,期望在锻造装置和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中,高效地制造具有足够质量的锻造产品。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技术方案的锻造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其与所述上模相对;加热机构,其构成为能够对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进行加热;以及壳体,在其内部配置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以及所述加热机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彼此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相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以能够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对锻造原材料进行锻造,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门,该壳体主体以包围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以及所述加热机构的方式一体形成,且具有以能够使所述锻造原材料穿过的方式开口的投入口,该门构成为能够开闭所述壳体主体的投入口,所述加热机构配置为与所述上模的外周侧面和所述下模的外周侧面局部地或整体地相对,所述加热机构构成为相对于相对地移动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相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
[001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技术方案的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于由在上模和下模之间被施加锻造的锻造原材料制造锻造产品,所述上模和下模在壳体的内部彼此相对,其中,该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包括:投入工序,在该投入工序中,自所述壳体所具有的一体形成的壳体主体的投入口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投入所述锻造原材料;以及锻造工序,在该锻造工序中,在处于所述壳体主体的投入口被门关闭的状态下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利用配置为与所述上模的外周侧面和所述下模的外周侧面局部地或整体地相对的加热机构对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进行加热,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在其相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且使所述加热机构相对于相对地移动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相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由此,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对所述锻造原材料施加所述锻造。
[001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6]在一技术方案的锻造装置和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中,能够防止锻造空间的温度和锻造原材料的温度降低,能够高效地维持上模和下模的温度的均匀性,能够提高锻造的作业效率。进而,在一技术方案的锻造装置和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中,能够高效地制造具有足够质量的锻造产品。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以打开上模和下模且打开门的状态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锻造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2是以打开上模和下模、省略气体供给机构且沿着图1的X

X线剖切的状态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锻造装置的剖视图。
[0019]图3是以打开上模和下模、关闭门、省略气体供给机构且沿着图1的Y

Y线剖切的状
态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锻造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4是以关闭上模和下模、关闭门、省略气体供给机构且沿着图1的Y

Y线剖切的状态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锻造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5是以打开上模和下模、未设置气体供给机构且沿着图1的X

X线剖切的状态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锻造装置的上模和下模以及气体供给机构的剖视图。
[0022]图6是以打开上模和下模、设置气体供给机构且沿着图1的X

X线剖切的状态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锻造装置的上模和下模以及气体供给机构的剖视图。
[0023]图7是以设置气体供给机构且沿着图5的Z

Z线剖切的状态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锻造装置的下模以及气体供给机构的供给管的剖视图。
[0024]图8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对一实施方式的锻造装置和锻造产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锻造装置和制造方法中,进行热锻。该热锻包括将用于锻造的上模和下模的温度设为与锻造原材料实质相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锻造装置,其包括:上模;下模,其与所述上模相对;加热机构,其构成为能够对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进行加热;以及壳体,在其内部配置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以及所述加热机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彼此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相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以能够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对锻造原材料进行锻造,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门,该壳体主体以包围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以及所述加热机构的方式一体形成,且具有以能够使所述锻造原材料穿过的方式开口的投入口,该门构成为能够开闭所述壳体主体的投入口,所述加热机构配置为与所述上模的外周侧面和所述下模的外周侧面局部地或整体地相对,所述加热机构构成为相对于相对地移动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相对方向上相对地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装置,其中,所述加热机构成为以下结构:以维持使所述加热机构的相对方向上的基准位置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间的相对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在所述相对方向上一致的状态的方式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装置,其中,所述加热机构具有上侧加热部和在所述相对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上侧加热部而言位于下模侧的下侧加热部,所述上侧加热部和所述下侧加热部分别构成为能够彼此独立地调节所述上侧加热部和所述下侧加热部的加热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装置,其中,该锻造装置包括气体供给机构,该气体供给机构构成为能够向所述壳体的内部供给非活性气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锻造装置,其中,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各自具有模腔部,该模腔部形成为在以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彼此对合的方式关闭的状态下成为对所述锻造原材料进行锻造的空间,所述气体供给机构构成为在关闭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状态下能够向所述上模的模腔部和所述下模的模腔部供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正一松井孝宪藤田悦夫福山建史铃木翔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