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13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将由疏水性微粒氧化锌所代表的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无机防紫外线剂均匀地在水相中稳定地分散,且即使在具有水相中分散有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的结构的情况下,也会抑制制剂的粘度减少,保存稳定性、使用感以及防紫外线效果优异的化妆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包含(A)具有特定的结构的羧酸改性硅酮、(B)水溶性增粘剂、(C)碱性化合物以及(D)由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无机防紫外线剂的化妆料。特别是用作防晒化妆料。特别是用作防晒化妆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化妆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将由疏水性微粒氧化锌所代表的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无机防紫外线剂均匀地在水相中稳定地分散,且即使在具有水相中分散有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的结构的情况下,也会抑制制剂的粘度减少,保存稳定性、使用感以及防紫外线效果优异的化妆料。

技术介绍

[0002]包含水相作为连续相的化妆料赋予水润、清爽的使用感,因此例如广泛使用于乳液等基础化妆料、底妆化妆料、防晒霜剂、粉底、眼影等彩妆(make up)化妆料。特别是,包含疏水化微粒氧化钛、疏水化微粒氧化锌所代表的无机防紫外线剂的水包油型乳化化妆料,能够设计作为表示隔离紫外线中UV

B波(波长280~315nm)的效果的程度的指标的SPF(=Sun Protection Factor:防晒因子)值高的化妆料,广泛利用于防晒霜剂等防晒化妆料中。
[0003]此外,水包油型乳化化妆料通常存在涂布该化妆料而得到的化妆膜耐水性差的问题,因此以向化妆膜赋予耐水性等为目的,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配合疏水化微粒氧化钛、疏水化微粒氧化锌等疏水性粉体。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为了使疏水性粉体在水相中良好地分散而谋求化妆料的稳定化,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羧酸改性硅酮。
[0004]另一方面,近年来,特别是存在要求防紫外线性高的防晒化妆料的倾向,作为其指标的SPF值依赖于疏水化微粒氧化钛、疏水化微粒氧化锌等无机防紫外线剂的配合量,因此需要向化妆料大量配合这些无机粉体来实现高的SPF值。然而,若特别向水包油型乳化化妆料大量配合这些无机防紫外线剂,则有时损害水包油型乳化化妆料特有的使用感,而成为粉末感、粗糙的原因。因此,出于实现兼顾水包油型乳化化妆料特有的水润、清爽的使用感和高的SPF值,且具备高耐水性的膜性能,特别是改善其防紫外线性(特别是SPF值)的目的,如专利文献3所述,本申请人提出了并用乙烯基系聚合物乳液和羧酸改性硅酮的水包油型乳化化妆料。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专利技术以抑制无机防紫外线剂的配合量为前提,以改善其防紫外线性(特别是SPF值)为技术问题,并非以用于在制剂中增加无机防紫外线剂的配合量的技术解决手段为主要目的。
[0005]然而,在这些文献1~3中,关于源自疏水化微粒氧化钛、疏水化微粒氧化锌等而在水相中存在的水溶性的成分(例如金属阳离子(M
2+
)等)的影响以及对其制剂的影响,没有任何记载或启示。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91423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

203026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愿2018

152804(申请时未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另一方面,关于包含疏水化微粒氧化钛、疏水化微粒氧化锌等无机防紫外线成分,具有在水相中分散有这些无机防紫外线成分的结构的化妆料,本申请人发现了新的技术问题。
[0013]一般而言,以水相作为连续相的化妆料为了实现在涂布于皮肤上时充分的延展、使用感,且抑制作为制剂的各成分的分离而保持均匀的外观,提高储存稳定性,需要使用羧基乙烯基聚合物(以卡波姆(carbomer)等商品名公知)等水溶性增粘剂来调整作为该化妆料的整体粘度。
[0014]在此,如上所述,存在要求防紫外线性高的化妆料的倾向,其中,作为其指标的SPF值依赖于疏水化微粒氧化钛、疏水化微粒氧化锌等无机防紫外线剂的配合量,但本申请人发现,当这些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的水相中的分散量上升时,即使使用水溶性增粘剂,制剂的整体粘度也降低,这些无机防紫外线剂无法进行均匀分散,无法实现所希望的保存稳定性、耐水性、防紫外线性能等。可认为该现象是受水相中的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或源自其中的水溶性成分的影响,但一般而言,即使并用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等水溶性增粘剂,也难以使这些无机防紫外线剂大量稳定地在水相中继续分散,在进行化妆料的配方设计方面成为严重的障碍。
[001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新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水相中的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或源自其中的水溶性成分的影响,即使配合大量的无机防紫外线剂,也不会损害基于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等水溶性增粘剂的增粘效果,因此能在水相中稳定地分散大量的无机防紫外线剂,保存稳定性和化妆料的防紫外线性能高,尽量不损害化妆料的触感、使用感,且膜(化妆膜)的耐水性等优异的化妆料。
[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7]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包含(A)具有特定的链长和侧链改性结构的羧酸改性硅酮、(B)水溶性增粘剂、(C)碱性化合物以及(D)由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无机防紫外线剂,具有成分(D)在水相中分散的结构的化妆料能实现上述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特别是,通过在作为成分(D)含有疏水化微粒氧化锌的化妆料中并用上述成分(A)和成分(B),使无机防紫外线剂在水相中稳定地分散,且不会产生化妆料整体粘度的降低等不良影响,可实现保存稳定性优异、高的防紫外线性能和外观、使用感以及膜(化妆膜)的耐水性等优异的化妆料。
[0018]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化妆料实现:
[0019][1]一种化妆料,其包含:
[0020](A)由下述结构式(1)表示的室温(25℃)下液态的羧酸改性硅酮,
[0021][化学式1][0022][0023](式中,
[0024]Rc表示通式

R1‑
(OR2)p

(O)w

R3‑
COOH所示的含羧基的有机基团(R1表示碳原子数2~22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2~4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R3表示键合键(

)或碳原子数1~22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p表示0~200的数,w表示0或1的数),
[0025]R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22的烷基或烷氧基、或苯基,
[0026]R'为Rc或R,
[0027]a、b各自为正数,a+b为2~20的范围的数,a/b为0.3~3.0的范围);
[0028](B)水溶性增粘剂;
[0029](C)碱性化合物;以及
[0030](D)由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无机防紫外线剂,
[0031]所述化妆料具有成分(D)在水相中分散的结构。
[0032]优选的是,通过以下实现:
[0033][2]根据[1]所述的化妆料,其特征在于,
[0034]作为成分(B)的水溶性增粘剂包含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以上:
[0035](b1)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0036](b2)丙烯酸共聚物聚合物或其盐、
[0037](b3)烷基聚氧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合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化妆料,所述化妆料包含:(A)由下述结构式(1)表示的室温25℃下液态的羧酸改性硅酮,[化学式1]式中,Rc表示通式

R1‑
(OR2)p

(O)w

R3‑
COOH所示的含羧基的有机基团,其中,R1表示碳原子数2~22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R2表示碳原子数2~4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R3表示键合键(

)或碳原子数1~22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p表示0~200的数,w表示0或1的数,R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22的烷基或烷氧基、或苯基,R'为Rc或R,a、b各自为正数,a+b为2~20的范围的数,a/b为0.3~3.0的范围;(B)水溶性增粘剂;(C)碱性化合物;以及(D)由疏水性微粒金属氧化物构成的无机防紫外线剂,所述化妆料具有成分(D)在水相中分散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妆料,其特征在于,作为成分(B)的水溶性增粘剂包含选自以下物质中的一种以上:(b1)羧基乙烯基聚合物、(b2)丙烯酸共聚物聚合物或其盐、(b3)烷基聚氧乙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合物、(b4)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崎康枝菊永小百合潘山成宮野淳堀诚司
申请(专利权)人:陶氏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