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油阻尼器及使用其控制便盖开关的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9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检测,例如,便座和便盖等的开关位置的旋转式油阻尼器。这种旋转式油阻尼器比以往使用磁铁的、具有检测位置功能的检测器精度更高。这种阻尼器是在外壳C内装入能相对于该外壳C作相对转动的枢轴部件4的旋转式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C或者枢轴部件4这两者中的任何一方设有光检测器15,在另一方设有遮光部分9。而且,根据外壳与枢轴部件的相对转动位置,开放或者遮挡光检测器的光检测通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于检测,例如,便座和便盖等的开关位置的旋转式油阻尼器。以上所说的以往的旋转式油阻尼器,由于利用了永久磁铁的磁性,在把永久磁铁安装在枢轴部件上的时候,存在着对安装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的问题。其原因是,因为永久磁铁磁力的变化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如果安装的误差很大,磁性检测器的检测精度就不稳定,根据情况的不同,也有检测不出位置来的情况。此外,永久磁铁的磁力温度梯度很大,使其在温度升高时磁力变弱。因此,随着温度条件的变化,检测出磁性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检测的精度很不稳定。再有,由于永久磁铁是非常脆的,稍微有一点振动和冲击等等,就很容易破碎。如果在组装作业中永久磁铁破裂了,就不能得到检测精度,必须对其进行更换。此外,不仅要更换,根据不同情况,甚至连组装作业也有必须返工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旋转式油阻尼器是一种在外壳内装入能与该外壳相对旋转的枢轴部件的阻尼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油阻尼器,其构成的特征是,在外壳或者枢轴部件这两者中的任何一方设有光检测器,而在另一方设有遮光部分,根据外壳与枢轴部件的相对转动位置,开放或者遮挡光检测器的光检测通道。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一侧的与枢轴部件的端面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支承部件,在上述枢轴部件与支承部件相对的表面中的任何一方,设置光检测器,在另一方设置遮光部分。此外,当把遮光部分设置在支承部件一方时,可将该遮光部分与支承部件做成一个整体。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根据开关光检测器的检测光通道的开关信号,来控制其它的电气系统。此外,所谓其它的电气系统,例如,在便器的情况下,是为加热便座用的加热器等等。附图说明图11是表示遮光部分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关键部分的立体图;图12(a)表示开放检测光通道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b)表示其断面图;图13(a)表示遮挡检测光通道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3(b)表示其断面图;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断面图;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断面图;图16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断面图;图17是侧视图;图18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断面图;图19是侧视图。图20是将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油阻尼器应用在便器上的示意图,图20(A)是正视图,(B)是俯视图。把枢轴部件4装入这样的外壳主体1中,上述枢轴部件4从前端开始,依次形成轴部4a、旋转部分4b和支承部分4c。而且,支承部分4c插入上述轴承孔3并能自由旋转,而轴部4a则穿过在盖子2上形成的轴承孔5,且其前端凸出在外壳主体1的外部。即,上述枢轴部件4支承在盖子2一侧的轴承孔5与外壳主体1一侧的轴承孔3之间并能自由旋转。另外,图中的标号6~8分别为密封部件,其中,标号6是外壳主体1与盖子2之间的密封部件,标号7是轴承孔5与轴部4a之间的密封部件,标号8是轴承孔3与支承部分4c之间的密封部件。如上所述,装入外壳主体1内的枢轴部件4,其插入轴承孔3内的轴端面,露出在外壳主体1的外部,并且在该轴端面上设有遮光部分9。如图2所示,该遮光部分9由筒状凸部9a构成,并且在该筒状凸部9a的一部分上形成缺口部分9b。而且,该筒状凸部9a更加突出在上述轴承孔3的外侧。在该第一实施例中,把上述遮光部分9与枢轴部件4做成了一个整体,当然也可以分别做成两个单独的零件。此外,在外壳主体1的轴承孔3一侧,设有将开口形状做成圆形的凹部10,在该凹部10的内圆周上形成了台阶部分11。此外,圆形的印刷电路板12嵌入该凹部10内,并且把这块印刷电路板12压入到与上述台阶部分11接触的位置。此外,图中的标号13是在上述凹部10内部形成的防转凸部,将其嵌入在印刷电路板12上形成的防转凹部(图中未示出)内,具有能确定印刷电路板12的位置,防止它转动的功能。此外,标号14是为挡住印刷电路板12用的轴。如上所述,在印刷电路板12的内侧,即,在与支承部分4c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光检测器15。这个光检测器15由一对互相相对的极片15a、15b构成,从一侧的极片15a发出的光由另一侧的极片15b来接受。而且,这一对极片15a与15b之间相对的间隔,与上述遮光部分9的筒状凸部9a的转动轨迹相对应。因此,当枢轴部件4旋转,筒状凸部9a转动时,该凸部9a便进入两块极片15a、15b之间。换言之,当缺口部分9b的位置处于两块极片15a、15b之间时,由于两块极片15a、15b之间的光检测通道是开放的,所以光能在其间通过。另一方面,当筒状凸部9a的位置处于这两块极片15a、15b之间时,由于该筒状凸部9a遮挡了两块极片15a、15b之间的光检测通道,所以光就不能在其间通过。这样,随着枢轴部件4旋转位置的变化,光就能在光检测器15的两块极片15a、15b之间或者通过,或者被遮挡。究竟是在光通过时停止检测,还是在光被遮挡时停止检测,则由印刷电路板12的电路设计来决定。例如,图4(I)~(IV)是表示便器的便盖16的开关状态的,图5(a)~(d)表示便盖16打开时,筒状凸部9a位于两块极片15a、15b之间成为检测接通的情况,图6(a)~(d)表示便盖16打开时,缺口部分9b位于两块极片15a、15b之间成为检测断开的情况。即,在图5(a)~(d)的运动过程中,在便盖16关闭为0度时,缺口部分9b位于两块极片15a、15b之间,光检测器15的检测光通道是开放的,所以,保持检测断开的状态。然后,例如,当便盖16打开到θII度时,筒状凸部9a便进入两块极片15a、15b之间,遮挡了光检测器15的光检测通道,于是光检测器便处于检测的接通状态。即使便盖16打开到θIII度以上的状态,仍保持检测接通的状态。另一方面,当从便盖16打开的状态到将其关闭,例如,使便盖16转动到θI度的位置时,缺口部分9b便位于两块极片15a、15b之间,再次开放光检测通道,使检测处于断开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图6(a)~(d)的运动过程中,在便盖16关闭为0度时,筒状凸部9a进入两块极片15a、15b之间,光检测器15的检测光通道被遮挡,所以,保持着检测接通的状态。然后,例如,当便盖16打开到θII度时,筒状凸部9a从两块极片15a、15b之间退出,而缺口部分9b位于其间,上述光检测通道开放,检测处于断开状态。然后,即使便盖16打开到θIII度的状态,仍保持检测断开的状态。另一方面,当从便盖16的打开状态到将其关闭,使便盖16转动到θI度的位置时,筒状凸部9a便进入两块极片15a、15b之间,再次遮挡光检测通道,使检测处于接通状态。总之,在光检测器15的两块极片15a、15b之间的光检测通道被遮挡时,检测是断开还是接通,要根据该旋转式油阻尼器的用途和印刷电路板12的电路设计来确定,在技术上并没有应当限定于哪一种的必然性。另外,如图20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油阻尼器40根据开关光检测器的光检测通道的接通或断开的信号控制其它的电气系统。例如,在便器16b的便座16a用电热加温的情况下,当人坐在便座16a上时,接通电路使便座16a加温,当人离开便座16a时就切断电源。这样,由于人离开便座16a时切断了电源,就能够节电。而且,在图5的方式中,可以把电路设计成在检测处于断开的状态下,便座16a的加热器接通,而在检测处于接通的状态下,便座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油阻尼器,它在外壳内装入能相对于该外壳作相对转动的枢轴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外壳或者枢轴部件这两者中的任何一方设有光检测器,在另一方设有遮光部分,根据外壳与枢轴部件的相对转动位置,开放或者遮挡光检测器的光检测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织田信寿
申请(专利权)人:拓基轴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