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245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包括缸套本体,缸套本体内设置有套口;该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通过设置高导热体贯穿各功能层,利用石墨的高导热性能将各功能层上温度快速吸收并传给散热圈,散热圈利用碳钎维的高导热性能将高导热体传递的热量快速散出,并通过环形散热槽增加散热面积,可以达到快速散热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耐高温层初步增强缸套的耐高温性能,防止缸套受高温变形,再由第二耐高温层进一步增强缸套的耐高温性能,通过第一加强层利用马氏体时效钢的高强度初步增强缸套的强度,再由第二加强层利用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高强度进一步增强缸套的强度,可以达到既提高缸套的强度又耐高温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


[0001]本技术涉及缸套
,具体为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发动机的爆压和功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大功率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多,为了保证发动机气缸中各个系统能够可靠、协调的工作运行,需要对发动机的气缸组进行散热。现有技术中,缸套的散热性能不佳,无法及时把过多的热量散出,导致热量的淤积而损耗缸套的使用寿命,并且现有的缸套既强度不够又不耐高温,容易因为持续工作产生的高温而变形,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4]1、现有技术存在缸套的散热性能不佳,无法及时把过多的热量散出,导致热量的淤积而损耗缸套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2、现有技术存在缸套既强度不够又不耐高温,容易因为持续工作产生的高温而变形,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以达到散热良好、高强度、耐高温的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包括缸套本体,所述缸套本体内设置有套口,所述缸套本体外壁设置有环形散热槽,所述缸套本体内壁设置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外壁设置有第一耐高温层,所述第一耐高温层外壁设置有第二耐高温层,所述第二耐高温层外壁设置有第一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外壁设置有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二加强层与耐磨涂层之间贯穿设置有高导热体,所述高导热体靠近第二加强层的一端第二加强层内设置有散热圈。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涂层的外径尺寸与第一耐高温层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耐磨涂层与第一耐高温层固定连接,所述耐磨涂层为碳化硅材料制成。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耐高温层的外径尺寸与第二耐高温层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耐高温层与第二耐高温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耐高温层为耐高温铁基合金制成。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耐高温层的外径尺寸与第一加强层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耐高温层与第一加强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耐高温层为耐高温镍基合金材料制成。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加强层的外径尺寸与第二加强层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加强层与第二加强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层为马氏体时效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加强层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导热体与第二加强层固定连接,所述高
导热体与第一加强层固定连接,所述高导热体与第二耐高温层固定连接,所述高导热体与第一耐高温层固定连接,所述高导热体与耐磨涂层固定连接,所述高导热体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高导热体为石墨材料制成,所述高导热体垂直耐磨涂层外壁分布。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圈与高导热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圈与第二加强层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圈与环形散热槽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圈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散热圈为环形,所述散热圈为碳钎维材料制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通过设置高导热体贯穿第一耐高温层、第二耐高温层、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利用石墨的高导热性能将耐磨涂层、第一耐高温层、第二耐高温层、第一加强层、第二加强层上温度快速吸收并传给散热圈,防止温度传递过于缓慢导致热量淤积的发生,散热圈利用碳钎维的高导热性能将高导热体传递的热量快速散出,并通过环形散热槽增加散热面积,可以达到快速散热的作用;
[0016]2、该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通过设置第一耐高温层初步增强缸套的耐高温性能,防止缸套受高温变形,再由第二耐高温层进一步增强缸套的耐高温性能,防止缸套受高温变形,通过第一加强层利用马氏体时效钢的高强度初步增强缸套的强度,再由第二加强层利用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高强度进一步增强缸套的强度,可以达到既提高缸套的强度又耐高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纵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缸套本体;2、套口;3、环形散热槽;4、耐磨涂层;5、第一耐高温层;6、第二耐高温层;7、第一加强层;8、第二加强层;9、高导热体;10、散热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实施方案中: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包括缸套本体1,缸套本体1内设置有套口2,缸套本体1外壁设置有环形散热槽3,缸套本体1内壁设置有耐磨涂层4,耐磨涂层4外壁设置有第一耐高温层5,第一耐高温层5外壁设置有第二耐高温层6,第二耐高温层6外壁设置有第一加强层7,第一加强层7外壁设置有第二加强层8,第二加强层8与耐磨涂层4之间贯穿设置有高导热体9,高导热体9靠近第二加强层8的一端第二加强层8内设置有散热圈10。
[0025]本实施例中,耐磨涂层4的外径尺寸与第一耐高温层5的内径尺寸相匹配,耐磨涂层4与第一耐高温层5固定连接,耐磨涂层4为碳化硅材料制成,耐磨涂层4防止缸套内壁被磨损;第一耐高温层5的外径尺寸与第二耐高温层6的内径尺寸相匹配,第一耐高温层5与第二耐高温层6固定连接,第一耐高温层5为耐高温铁基合金制成,第一耐高温层5初步增强缸套耐高温能力;第二耐高温层6的外径尺寸与第一加强层7的内径尺寸相匹配,第二耐高温层6与第一加强层7固定连接,第二耐高温层6为耐高温镍基合金材料制成,第二耐高温层6进一步增强缸套耐高温能力;第一加强层7的外径尺寸与第二加强层8的内径尺寸相匹配,第一加强层7与第二加强层8固定连接,第一加强层7为马氏体时效钢材料制成,第二加强层8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第一加强层7初步增强缸套的强度,第二加强层8进一步增强缸套的强度;高导热体9与第二加强层8固定连接,高导热体9与第一加强层7固定连接,高导热体9与第二耐高温层6固定连接,高导热体9与第一耐高温层5固定连接,高导热体9与耐磨涂层4固定连接,高导热体9的数量为若干个,高导热体9为石墨材料制成,高导热体9垂直耐磨涂层4外壁分布,高导热体9将缸套内部的热量快速传出;散热圈10与高导热体9固定连接,散热圈10与第二加强层8固定连接,散热圈10与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套本体(1),所述缸套本体(1)内设置有套口(2),所述缸套本体(1)外壁设置有环形散热槽(3),所述缸套本体(1)内壁设置有耐磨涂层(4),所述耐磨涂层(4)外壁设置有第一耐高温层(5),所述第一耐高温层(5)外壁设置有第二耐高温层(6),所述第二耐高温层(6)外壁设置有第一加强层(7),所述第一加强层(7)外壁设置有第二加强层(8),所述第二加强层(8)与耐磨涂层(4)之间贯穿设置有高导热体(9),所述高导热体(9)靠近第二加强层(8)的一端第二加强层(8)内设置有散热圈(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4)的外径尺寸与第一耐高温层(5)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耐磨涂层(4)与第一耐高温层(5)固定连接,所述耐磨涂层(4)为碳化硅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高温层(5)的外径尺寸与第二耐高温层(6)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耐高温层(5)与第二耐高温层(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耐高温层(5)为耐高温铁基合金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有效散热的高强度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高温层(6)的外径尺寸与第一加强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存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隆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