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953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包括缸体;该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通过设置阻流塞阻止上冷却室内的冷却液体流向下冷却室,使缸套上部冷却更持久,通过通流道使上冷却室内冷却液体流向下冷却室,再由呈八字分布的阻流体受到液体向下的冲击,使得八字分布的阻流体相互靠拢,减小液体流通面积,降低冷却液体流向下冷却室的速度,使得冷却液体可以在上冷却室内冷却更久,可以达到提高缸套上部冷却效果的作用,通过设置散热槽增大缸套的散热面积,初步提高散热效率,再由散热体利用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快速吸收缸套上的热量,并与冷却液体进行热交换,加速散热,进一步提高了缸套的散热效率,可以达到提高散热效率的作用。效率的作用。效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缸套冷却
,具体为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发动机的爆压和功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大功率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多,为了保证发动机气缸中各个系统能够可靠、协调的工作运行,需要对发动机的气缸组进行冷却处理,尤其是对缸套中上部进行冷却处理。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动机缸内燃烧的起始位置为活塞上止点附近,使得缸套上部需要更多的冷却水。然而,缸套和缸体之间形成的环缸水套大多数是上下通道截面积一致,并且由于进出水口形状和位置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冷却水在腔体的中部和下部分配的冷却液过多,而不能对腔体中上部的密封结构、缸体与缸套进行有效冷却,并且缸套的导热系数并不高,无法快速将热量散出,容易造成热量淤积。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4]1、现有技术存在冷却水在腔体的中部和下部分配的冷却液过多,而不能对腔体中上部的缸体与缸套进行有效冷却的问题;
[0005]2、现有技术存在缸套的导热系数并不高,无法快速将热量散出,容易造成热量淤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以达到提高缸套上部的冷却效果、提高缸套的散热效率的目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若干缸套,所述缸套与缸体之间设置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两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冷却室与进液口相邻的两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冷却室内上方设置有上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内下方设置有下冷却室,所述上冷却室与进液口之间设置有进液管,所述下冷却室与出液口之间设置有出液管,所述缸套侧壁设置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设置有散热体,所述上冷却室与下冷却室之间设置有阻流塞,所述阻流塞上贯穿设置有通流道,所述通流道内设置有阻流体。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液口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进液口平行分布于冷却室两侧,所述进液管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进液管对称分布于上冷却室两侧,所述进液管与进液口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与上冷却室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与进液口、上冷却室相互贯通,所述上冷却室的内径尺寸与缸套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上冷却室与缸套套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出液口平行分布于冷却室两侧,所述出液管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出液管对称分布于下冷却室两侧,所述出液管与出液口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与下冷却室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与出液口、下冷
却室相互贯通,所述下冷却室的内径尺寸与缸套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下冷却室与缸套套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槽与缸套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槽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散热槽为环形,所述散热槽的内径尺寸小于缸套的外径尺寸大于缸套的内径尺寸,所述散热槽的外径尺寸与缸套的外径尺寸相同。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体与散热槽固定连接,所述散热体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散热体为环形,所述散热体的内径尺寸与散热槽的内径尺寸相同,所述所述散热体的外径尺寸大于散热槽的外径尺寸,所述散热体为石墨烯材料制成。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流塞的内径尺寸与缸套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阻流塞与缸套套接,所述阻流塞为导热橡胶材料制成。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流道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通流道垂直阻流塞分布,所述通流道与阻流体弹性连接,所述阻流体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阻流体在通流道内呈八字分布,所述上冷却室与下冷却室通过通流道与阻流体相贯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通过设置该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通过设置阻流塞阻止上冷却室内的冷却液体流向下冷却室,使缸套上部冷却更持久,通过通流道使上冷却室内冷却液体流向下冷却室,再由呈八字分布的阻流体受到液体向下的冲击,使得八字分布的阻流体相互靠拢,减小液体流通面积,降低冷却液体流向下冷却室的速度,使得冷却液体可以在上冷却室内冷却更久,可以达到提高缸套上部冷却效果的作用;
[0016]2、该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通过设置散热槽增大缸套的散热面积,初步提高散热效率,再由散热体利用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快速吸收缸套上的热量,并与冷却液体进行热交换,加速散热,进一步提高了缸套的散热效率,可以达到提高散热效率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缸体;2、缸套;3、冷却室;4、进液口;5、出液口;6、上冷却室;7、下冷却室;8、进液管;9、出液管;10、散热槽;11、散热体;12、阻流塞;13、通流道;14、阻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包括缸体1,缸体1上设置有若干缸套2,缸套2与缸体1之间设置有冷却室3,冷却室3两侧设置有进液口4,冷却室
3与进液口4相邻的两侧设置有出液口5,冷却室3内上方设置有上冷却室6,冷却室3内下方设置有下冷却室7,上冷却室6与进液口4之间设置有进液管8,下冷却室7与出液口5之间设置有出液管9,缸套2侧壁设置有散热槽10,散热槽10内设置有散热体11,上冷却室6与下冷却室7之间设置有阻流塞12,阻流塞12上贯穿设置有通流道13,通流道13内设置有阻流体14。
[0024]本实施例中,进液口4的数量为若干个,进液口4平行分布于冷却室3两侧,进液管8的数量为若干个,进液管8对称分布于上冷却室6两侧,进液管8与进液口4固定连接,进液管8与上冷却室6固定连接,进液管8与进液口4、上冷却室6相互贯通,上冷却室6的内径尺寸与缸套2的外径尺寸相匹配,上冷却室6与缸套2套接,冷却液体的进入途径;出液口5的数量为若干个,出液口5平行分布于冷却室3两侧,出液管9的数量为若干个,出液管9对称分布于下冷却室7两侧,出液管9与出液口5固定连接,出液管9与下冷却室7固定连接,出液管9与出液口5、下冷却室7相互贯通,下冷却室7的内径尺寸与缸套2的外径尺寸相匹配,下冷却室7与缸套2套接,冷却液体的流出途径;散热槽10与缸套2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上设置有若干缸套(2),所述缸套(2)与缸体(1)之间设置有冷却室(3),所述冷却室(3)两侧设置有进液口(4),所述冷却室(3)与进液口(4)相邻的两侧设置有出液口(5),所述冷却室(3)内上方设置有上冷却室(6),所述冷却室(3)内下方设置有下冷却室(7),所述上冷却室(6)与进液口(4)之间设置有进液管(8),所述下冷却室(7)与出液口(5)之间设置有出液管(9),所述缸套(2)侧壁设置有散热槽(10),所述散热槽(10)内设置有散热体(11),所述上冷却室(6)与下冷却室(7)之间设置有阻流塞(12),所述阻流塞(12)上贯穿设置有通流道(13),所述通流道(13)内设置有阻流体(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4)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进液口(4)平行分布于冷却室(3)两侧,所述进液管(8)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进液管(8)对称分布于上冷却室(6)两侧,所述进液管(8)与进液口(4)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8)与上冷却室(6)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8)与进液口(4)、上冷却室(6)相互贯通,所述上冷却室(6)的内径尺寸与缸套(2)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上冷却室(6)与缸套(2)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分流的缸套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5)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出液口(5)平行分布于冷却室(3)两侧,所述出液管(9)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出液管(9)对称分布于下冷却室(7)两侧,所述出液管(9)与出液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隆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